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無人車機器人若失控或被利用,風險巨大」研究院院長的深度解讀

2024-03-30科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AI)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家居助手到自動駕駛,從醫療診斷到金融投資,其影響無處不在。然而,正如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所指出的那樣,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風險。無人機、機器人、腦機介面等技術的失控或被惡意利用,都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首先,讓我們關註無人機的風險。近年來,無人機技術在消費級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也為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手段。無人機可以輕易地飛越私人領地,窺探他人私密,甚至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恐怖襲擊。此外,無人機在航空領域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如與民航飛機發生碰撞等。因此,如何確保無人機的安全可控,防止其被惡意利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其次,機器人的風險也不容忽視。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套用於各個領域。然而,如果機器人失控或被惡意操控,後果將不堪設想。例如,在工業生產中,如果機器人出現故障或受到黑客攻擊,可能導致生產線癱瘓,甚至造成人員傷亡。此外,服務型機器人也可能被用於進行非法活動,如竊取資訊、侵犯他人權益等。因此,如何確保機器人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最後,腦機介面技術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腦機介面技術可以實作人腦與外部器材的直接連線,為殘障人士提供了恢復生活能力的可能性。然而,這項技術也可能引發倫理和法律問題。例如,腦電波的收集和處理可能涉及個人私密和資訊保安問題;同時,如果腦機介面被惡意利用,可能導致人的意誌被操控,甚至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在推動腦機介面技術發展的同時,加強對相關倫理和法律問題的研究和探討。



面對這些風險和挑戰,我們需要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應對。首先,政府應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監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範圍和限制。同時,政府還應加大對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的投入,推動相關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企業和研究機構也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開發和套用人工智能技術時,應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和可控性,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技術失控或被惡意利用。同時,企業和研究機構還應積極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和推廣工作,為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

我們還應加強公眾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認知和教育。讓公眾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的原理和套用場景,提高其對潛在風險的認識和防範意識。同時,我們還應積極倡導人工智能技術的道德和倫理原則,推動其在服務人類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在享受其帶來的便利和效益的同時,我們也應充分認識到其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只有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我們才能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健康發展,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