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人工智能公務員在北京上班,不吃不喝工作24小時!未來找工作更難

2024-08-29科技

在北京,第一位人工智能公務員已經正式上崗。他們的工作特點包括不知疲倦、沒有情緒和偏見。此外,人工智能公務員不需要休息,因此能夠提供全天候的服務。相比於人類公務員在辦理事務時的「門難進、臉難看」的態度,人工智能公務員有望改善這一現象,減少扯皮和推諉。

然而,人工智能公務員的上崗可能會帶來一些挑戰。首先,人工智能的普及可能會導致大量公務員下崗,從而減少國家的稅收支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有益的。然而,人工智能也存在一些技術問題,比如斷電或短路時的應急處理問題。這時,人工處理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就像無人駕駛汽車在遇到復雜路況或突發情況時,仍需人工幹預來解決問題。

在實際套用中,人工智能公務員可以處理許多重復性、程式化的任務,比如老百姓的繳費、掛號、開藥方等,也可以進行一些辦公單位的公文書寫、數據統計和調查報告等工作。然而,最終的稽核和決策仍需要人工來完成。這一點類似於無人駕駛汽車的情況:雖然智能系統可以進行駕駛,但在復雜情況下仍需人工幹預以確保安全。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引發了不少討論,尤其是關於它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有人認為,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完成許多工作,甚至有人提出如果機器人能夠生育,那麽人類的存在意義何在?對於這一觀點,網友們也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一位來自廣西的網友提到,如果醫院能完全由機器人服務,那麽排隊就診的時間可能會大幅縮短,這樣會讓醫生的工作變得更加高效。

另一位來自四川的網友認為,將所有編制內的工作都換成機器人不僅可以節省公務員的薪金,還能釋放更多財政資源用於民生。雲南的網友則擔憂,即便是機器人也需要休息,如果沒有合理安排,機器人也可能面臨過勞死的情況,這樣的現象並不令人鼓舞。

無論是人工智能公務員還是無人駕駛汽車,這些新興科技都面臨著成熟和普及的過程。在當前階段,大多數公務員和普通市民還難以完全接受無人駕駛車輛作為公務用車。雖然科技進步可以提供許多便捷服務,但真正的套用仍需經過實際測試和驗證,才能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許多服務已經透過互聯網技術得到了替代,比如線上購票、購物、繳費等。這些科技進步確實提升了服務效率,但也引發了關於科技是否會搶占人類工作的討論。根據統計,人工智能可能會取代的職業包括客服、文案、平面設計師、會計師、律師、車間工人、行銷人員、教師、交易員和編導等。

隨著虛擬主持人的出現,媒體領域也可能會被智能機器人所改變。這讓人不禁思考,未來賺錢的行業還會有哪些存在呢?社會對人工智能的接受度和其對就業市場的影響,還需要從多個層面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分析。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何曉帶你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