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人形機器人再秀操作 這次輪到波士頓動力 汽車工廠成首要套用場景

2024-02-06科技

【科創板日報】2月6日訊(編輯 宋子喬) 在走進千家萬戶之前,波士頓動力的人形機器人先給自己在工廠找了一份工作。

在這家機器人先鋒公司最新釋出的短影片中,其人形機器人Atlas抓起了比自己手臂還粗的汽車支柱,搬運到目標位置。該演示不僅體現了Atlas的物體辨識能力,還展現出該機器人較好的運動控制能力。

旁觀者視角

機器人第一視角

Atlas的運動控制能力還不完美,搬運的時候Atlas略顯吃力,還在行走時差點摔倒、嚇到了旁觀的工作人員,但最終還是穩住了。

「人形」是最適合人類社會所有場景的形態,無需改變場景來適應機器。機器人形態的擬人化,是將機器人從工廠制造等場景中擴散開來,延伸到家用、飯店、商場等更多生活場景的關鍵。

在家政員和工廠工人之間,波士頓動力選擇讓它的人形機器人成為後者。從該公司的官網來看,倉庫、工廠、建築工地是主要的套用場景,我們已經見識過Atlas投放在模擬建築工地的機器狗。

在最新的影片下方,該公司的首席戰略官Marc Theermann評論稱,「我們也考慮過讓Atlas做咖啡或者抓起雞蛋,但最終還是決定專註於現實世界中的操作挑戰。」該公司行銷與傳播副總裁Nikolas Noel也表示,Atlas旨在達成:舉起重物、辨識不規則物體、失誤後完美補救,「Atlas應現實世界而生。」

把人形機器人送進汽車工廠的不只有波士頓動力。數天前,Figure將旗下第一代人形機器人送進寶馬工廠,這些機器人最初的任務可能包括一些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比如移動箱子、拾取和放置物品等,在接受了執行特定任務的培訓後,將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融入制造流程,包括車身車間、鈑金和倉庫;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已經展示過在汽車工廠搬運箱、移動金屬棒的影片……

制造汽車的工作非常適合機器人——汽車零件重、人員受傷的可能性高、精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目前,汽車制造和裝配線中已經有大量機器人參與特定工作。更進一步地,車的結構完全是按照人體的活動特點來設計的,普通機器人無法像人一樣自由彎腰、下蹲來執行一些裝配工作,相對而言人形機器人很適用於汽車制造。

據此前環球時報報道,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江磊表示,引入人形機器人對汽車制造影響最大的就是生產節拍,這是評估生產效率的重要指標之一。「可能一開始看上去機器人的效率不如流水線工人,但隨著機器人之間協同性及裝備標準化的提高,再加上機器人可24小時工作,套用人形機器人的企業會更具有利競爭。」江磊還舉例稱,汽車生產和銷售分淡旺季,假設一個總車間共有200名工人,旺季時需要200人滿負荷工作,淡季只需要80人上崗,在這種情況下,配備150名工人和50個人形機器人就會更加合理。

還有一些人形機器人選擇投身倉儲物流行業。如亞馬遜在其倉庫營運中測試的人形雙足機器人Digit,Digit由亞馬遜投資的Agility Robotics設計。Agility Robotics行政總裁達米安•謝爾頓(Damion Shelton)此前告訴彭博社,根據其價格和使用壽命,Digit目前的營運成本約為每小時10至12美元,但該公司預計,隨著產量的增加,成本將降至每小時2至3美元(加上軟件管理費用),大大低於原來的人力成本。

(科創板日報 宋子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