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怕什麽來什麽,富士康突然變臉撤離,我們又勝利了嗎?

2024-07-21科技

確實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現在富士康選擇了撤離!

大家肯定都註意到了這則新聞: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廠正在解散臨時員工,同時鼓勵正式員工休假或辭職,有報道稱一些生產線已經開始拆除。

這條訊息的關註度自然非常高,近期外貿蕭條的話題持續熱議,同時很多電子工廠已經停止招聘,市場的狀況似乎很不樂觀。在這種時刻,富士康如果真的關閉大陸工廠,其影響將是難以預料的。

大家可能會認為富士康只是一家公司,但以鄭州為例,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是由富士康帶動的。富士康在鄭州建立了龐大的下遊供應鏈,一旦撤離,這些供應鏈無疑將遭到廢棄,大量工廠員工也將面臨失業。

此外,如果富士康真的撤離,鄭州的出口額可能會減少超過80%,河南省的出口額也可能降低60%。用「一夜回到解放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因此,當深圳富士康工廠傳出「解散員工」的訊息後,不難理解為什麽這一訊息會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那麽,富士康真的決定撤離了嗎?面對不斷發酵的輿論,富士康很快釋出了一份辟謠聲明,聲稱這些訊息不屬實,深圳工廠營運如常。

然而,在這個「信任危機」的時代,富士康的辟謠聲明並未獲得太多人的信任。我還註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辟謠聲明的評論區,不少自稱是深圳富士康員工的人都在質疑這一辟謠內容。一位網友說:「這絕對是真的,龍華區最近來了很多印度人,都是從印度廠區過來學習管理的。印度廠區正在擴充套件,國內的裁員也在加劇,訂單也在轉移到印度。」

看到如此多與官方辟謠相悖的聲音,足以說明了問題。畢竟,對於這種事,制造假訊息並無任何利益驅動,所以大家心裏應該清楚真相。

透過這件事,我想說明的是:富士康的撤離,究竟是誰的損失?我們真的贏了嗎?許多媒體都在說,富士康的撤離是它自己的損失。還有媒體參照海外報道稱,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生產效率低下,合格率僅有50%。如果真的將工廠遷往印度,損失的顯然是富士康自身。

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確實,印度工人與中國工人在工作態度和精細度上存在差異。比如,有報道指出,在印度的富士康工廠,工人拿到薪金後第二天就不來上班了,選擇去享樂。這種情況在國內極為罕見。此外,國內工人的整體素質和職業素養較高,這也是為什麽大陸的富士康工廠一直口碑良好。

但我們也必須面對現實,好口碑並不意味著富士康會永遠留在大陸。作為一家代工廠,富士康的利潤並不高,因此需要尋找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地區以確保利潤最大化。

近五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而且互聯網上對富士康的負面聲音也在增多,如鄭州疫情期間,不少網民表態要「驅逐」這家不良企業。

在建廠成本上升和公眾輿論壓力的雙重影響下,如果你是郭台銘,你會怎麽選擇?結合目前在深圳富士康工廠發生的情況,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意料之中的事。

從更廣的角度看,富士康不太可能一下子完全撤離大陸工廠,因為印度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承接大陸的產能。因此,這個過程可能是逐步的,但對於仍在富士康工作的朋友們,早做打算是必要的。

至於富士康的撤離誰更吃虧,這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受害的總是最底層的普通工人。隨著大陸富士康工廠產能的減少,工作機會必然減少,再加上當前外貿形勢不佳,我們應該都明白誰會吃虧。

最後,我想說,外資工廠像富士康這樣逐步轉移是未來的趨勢,因為只要國內勞動力成本繼續上升,依賴低成本勞動力的產業終將離開。

因此,我們應該期待國內產業能盡早完成升級,希望華為、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科技巨頭能夠扛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