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現在40歲左右的這一代人,大概率要靠機器人養老

2024-05-09科技
一位臥床老人,在機器人的照顧下,生活起居顯得井井有條,相對於養老院毫不遜色,甚至還不用擔心護工的態度,和那些暗藏的潛規則,唯一的要求就是準備好足夠的銀子。
如果人形機器人的研制進展順利,那麽對於目前40歲左右的中年人,大概率會靠機器人在家養老,而不是進養老院。
最近看到一個特斯拉擎天柱機器人的影片,未來將來的感受強烈。人形機器人可能很快就能走進各個行業,其中與普通人關系最近的當屬服務業。
影片中的擎天柱機器人透過學習人類操作人員的動作示範,很快就能像人類一樣從一個容器中取出電池,再放到另一個容器中,並排列整齊,整個動作精準而平穩。
如果將特斯拉汽車看作機器人的話,那麽最新版本的FSD也展示出同樣的能力,越來越像人類老司機的操作,讓機器看起來更接近人類。
更早一些,史丹福大學展示了Mobile Aloha家庭服務機器人。Mobile Aloha不但可以完成絕大多數家務,掃地、澆花、整理床單、洗衣服不在話下,就連炒菜做飯都會,做的還是復雜的中餐,甚至晚上還可以貼心地為人蓋上被子。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這套機器人的軟硬件完全開源,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一個機器人。
這類訊息越來越多,讓我們感受到人形機器人的腳步越來越近了,比以往任何一種器材前進演化得都快。
人們設想著機器人的套用場景,計算著制造它們的成本,權衡著由此帶來的好處和威脅,像每一次大變局來臨之前一樣,在所有人中,中年人對這類訊息尤為敏感。
事業上,他們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最容易受到新生產力的沖擊,機器人對他們的威脅大於受益。
然而在生活上,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顧老人,又要陪伴孩子,是人生中最忙碌的階段,此時他們需要一個具備專業技能、24小時可用、沒有情緒的幫手。人形機器人就成為一個潛在的選擇,隨著研究的進展,這個目標變得越來越現實。
20年後,人形機器人將走進工廠企業和千家萬戶,將兌現馬斯克關於人形機器人數量是電動汽車的數倍的預言。
今天40歲左右的中年人,20年後進入老年階段,他們將根據自身情況訂購一台人形機器人,這台機器人具備他們所需的所有技能。
比如臥床不起的老人,需要機器人具備生活補助熱量力,幫助老人完成吃喝拉撒;偏癱老人,需要具備康復能力的機器人,幫助老人進行功能康復鍛煉;老年癡呆的老人,需要一個專業機器人貼身服務,輔助老人服藥、出行、日常生活;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需要會買菜做飯洗衣服掃地的機器人;那些孤獨寂寞的老人,需要陪伴聊天的機器人。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養老問題終究需要靠技術解決。或許20年後,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家用電器」。
普通消費者能夠做的就是攢錢,去購買更先進的人形機器人,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能力越多,質素越好,價格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