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霸占中國市場30年,逼迫中企交巨額服務費,如今這個企業怎樣了?

2024-08-29科技

霸占中國市場30年,逼迫中企交巨額服務費,如今這個企業怎樣了?

甲骨文的"獨角獸"夢醒了

前言:過去30年間,甲骨文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地位,一度稱霸中國企業級軟件市場。但是,這家曾經叱咤風雲的科技巨頭最終還是難逃被國產替代的命運。它在中國市場的壟斷地位逐步被動搖,最終不得不"卷鋪蓋"逃離中國。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家風光一時的公司最終衰落呢?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家"獨角獸"公司的興衰歷程。

自大不自知 終遭唾棄

1989年,甲骨文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憑借其領先的數據庫技術迅速占領了中國的企業級軟件市場。在接下來的20多年裏,它一直保持著7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謂是中國軟件行業的"獨角獸"。

然而,甲骨文的高高在上也引發了眾多中國企業的不滿。公司長期壟斷市場,對產品和服務采取高價策略,很多使用者不得不每年支付數千萬甚至上億元的使用費。更令人不齒的是,甲骨文公開表示"絕不會培養一個中國員工",這種傲慢的態度更是引發了強烈的反對聲。

可以說,正是甲骨文的這種自大與不屑,徹底激怒了中國企業和使用者。在質疑聲和抵制浪潮的推動下,甲骨文在中國的地位開始動搖。

危機四伏 逐步失勢

21世紀初,中國互聯網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一大批國產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以阿裏、騰訊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不僅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還開始涉足數據庫等更廣泛的技術領域。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大力推動資訊科技套用國產化,鼓勵使用自主研發的軟硬件產品。這無疑為國內數據庫廠商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在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中。

在這種強大的市場推動和政策支持下,國產數據庫快速崛起,開始對甲骨文在中國的壟斷地位造成沖擊。而甲骨文自身在新興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也明顯滯後於競爭對手,無法及時應對市場變化。

2010年時,甲骨文在中國關系型數據庫市場的份額還超過50%,但到2020年已下降到20%左右。面對市場份額的持續流失,甲骨文不得不開始調整在華策略,先後進行大規模裁員和關閉研發中心。

可以說,在國產替代的大潮中,甲骨文終於失去了在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從"獨角獸"淪為逐步被邊緣化的企業。

不思進取 只能自食惡果

甲骨文之所以最終淪落到這種地步,除了其傲慢自大的態度引發了廣泛反感外,其創新乏力也是一大關鍵因素。

在人工智能、雲端運算等新興技術領域,甲骨文明顯落後於谷歌、IBM等競爭對手,無法占據先機。即便在傳統數據庫領域,也逐漸遭到來自國內廠商的激烈競爭。

可以說,甲骨文對自身優勢的固守和對市場變化的漠視,最終導致了它在中國市場的失勢。而其在人才培養、本地化等方面的失誤,也進一步加速了這一過程。

盡管近年來甲骨文也在積極進行轉型,但要扭轉頹勢依然任重道遠。面對不斷演化的科技市場,這家曾經的"獨角獸"能否再次開啟逆襲之路,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結語

甲骨文在中國市場的興衰,無疑給企業發展敲響了一記警鐘。

技術創新和戰略前瞻是企業立足之本,但同樣不能忽視對當地市場的深入理解和本地化。

對於任何一家要在全球化格局中謀求發展的企業來說,都需要平衡好自身優勢和當地特點,給予充分尊重和支持。只有做到這一點,企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甲骨文的覆轍無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讓我們希望它能從中汲取智慧,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不斷突破,再次崛起。

重整旗鼓 尋求新生

雖然甲骨文在中國市場遭遇了重創,但這家科技公司並沒有就此放棄。面對國內企業的激烈競爭和市場格局的劇變,它開始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試圖尋求突破。

首先,甲骨文著手調整在華發展策略,主動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希望透過融合本地優勢來彌補自身的不足。例如,它先後與阿裏巴巴、華為等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在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這無疑為甲骨文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帶來了新的契機。

同時,甲骨文也開始加大對中國研發中心的投入,試圖透過本地化創新來提升產品競爭力。他們意識到,要在中國市場立足,單純依靠從美國輸出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緊貼本土需求,不斷推出針對性解決方案。

當然,光有技術創新還不夠,甲骨文也在大力推動企業文化改革,努力改變過去那種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態。他們開始重視與中國員工的溝通,實行人才本地化,讓中國人在公司內部發揮更大作用。這無疑有助於增強與當地市場的融合度。

此外,甲骨文還大幅降低了在華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試圖修復與客戶的關系,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利潤,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務實的經營策略顯然更有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時至今日,甲骨文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開始有所好轉。根據最新數據,其在關系型數據庫領域的份額已經由2020年的20%左右上升到25%左右,雖然還遠未達到當年的巔峰水平,但至少阻止了份額的進一步下滑。

無疑,這家曾經一度壟斷中國市場的科技巨頭,正在艱難地重拾當年的風光。但要完全翻身,還需要它在創新能力、本地化水平、企業文化等方方面持續發力,不斷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需求。

只有這樣,甲骨文才能真正在這片熱土上紮根發展,不再是一個"過客",而是成為與中國企業共創輝煌的合作夥伴。相信只要它能抓住當下的機遇,定能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眾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