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為何中國瀝青路頻繁返修,日本卻年年如新?是技術不如人嗎?

2024-04-02科技

你是否曾在行駛途中遇到這種情況?一路上時不時就看到幾個工人在馬路上忙活,把一塊塊瀝青鋪上去。走過一段時間,同一條路又得返修,重復著無盡的迴圈。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日本這個同樣使用瀝青路面的國家,你卻很難發現頻繁的維修場景。 即便是在東京等大都市地區,路面的狀態依舊一如既往的平整光滑。

看著兩國在同一件事上的天壤之別,你是否也曾疑惑過:我們的工程技術怎麽就這麽差勁?

其實,兩國在瀝青路修築上的確存在一些不同之處,但這並非完全是因為技術水平的差異。 要真正理解緣由,我們得從瀝青這種材料的特性說起。

瀝青,是由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混合而成的黑褐色高粘度液體。早在15世紀,印加帝國就已經利用天然瀝青鋪設了碎石路。 而在19世紀初,英國人也在格羅斯特郡修建了第一條煤瀝青路。

到了20世紀,隨著工業化行程的推進,瀝青作為路面材料開始被世界各地廣泛采用。 中國也是在1920年代的上海率先引入了這項技術,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瀝青路才逐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那麽,為什麽中國的瀝青路總是"年年修年年爛"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我們國家對於瀝青的需求量一度嚴重不足。

根據中國建築材料科學院的數據,2002年中國有11000多家水泥廠,總產量高達6.5億噸,而同期瀝青的價格則是水泥的4-5倍。 因此,為了節省成本,那個時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約有20%是水泥路面。

用水泥雖然便宜,但它的使用壽命很短,通常只有7-11年就需要大修。而瀝青路雖然前期投資大,但長期使用下來成本反而更低。 因此,近年來中國大規模地鋪設瀝青路面,才讓這個問題凸顯出來。

但單單材料成本的因素,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兩國差距的根源。 事實上,日本在瀝青路的施工工藝和管理方面,是領先於中國的。

日本在瀝青路面的設計中,會精心計算溫度、壓實度等參數,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達到最佳狀態。 與之相比,中國瀝青路面在施工質素把控方面的確還有待提高。

此外,日本對於路面的養護和管理也更加重視。 他們會定期檢查瀝青路面的狀況,及時修復裂縫等小的破損,避免問題進一步擴大。

而我們國內由於管理滯後,常常是等到問題嚴重時才進行大修, 這就導致了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被大大縮短。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隨著國內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瀝青路的質素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材料被套用於路面建設,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我相信,只要在管理和施工把控上再努力一些,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我們完全有機會趕超日本,打造出真正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萬年瀝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