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新質生產力觀察與思考|要技術,但不能唯技術論

2024-08-27科技

發展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毫無疑問是核心要素。一項項具有突破性意義的新技術,催生著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推動著生產力不斷實作新的進階。

正是因為不斷擁抱技術、突破技術,華為、海信、京東方、比亞迪等一眾企業站上世界舞台,實作從跟跑向領跑蛻變;正是將技術創新視為關鍵切入點,各地搶灘布局新賽道,實作發展能階躍升。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些地方走了彎路。比如,有的花費數年,開發高端技術產品,卻忽視連線市場與使用者,致使技術「束之高閣」;有的為引進新技術,投入不菲,卻未能真正賦能產業發展;有的專註於「從0到1」,卻忽視從「1到100」所需的制度設計,導致技術轉化率不高……如此種種,都忽視了技術與其他方面因素的關系,甚至走入了「唯技術論」的誤區。

發展新質生產力,追求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創新,這只是起點,不是終點,更非全部。「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創新起主導作用」……深刻把握這些科學論斷,就會清楚,「核心」不等於唯一,「主導」不等於全部。要技術,但不能「唯技術」。

走出「唯技術論」,關鍵在於科技與產業的融合。一項新技術只有催生新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轉化成現實生產力,才能稱得上形成了新質生產力。長期以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度不高是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現實情況看,無論是新技術的誕生,還是其在具體產業上的套用,都需要其他生產要素的配合,以及一整套體制機制的支撐。濱州魏橋紡織,之所以每年能設計開發3000多個新產品,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建立了完善的產學研緊密對接合作機制;濰坊力創科技在電控總成系統、電控液壓系統等領域打破國外壟斷,一個主要原因是企業有持續高研發投入保障機制。可以說,聚焦科技創新這一核心,讓多種要素相輔相成、共同發力,才是向技術要新質生產力的可取之法。

走出「唯技術論」,還要以改革為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有「科技味」,也要有「改革味」。生產力變革,必然伴隨著生產關系的變革。構建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既涉及經濟、社會、思想的變革,又涉及人們生產、生活、思維方式的改變,不是攻克和套用幾項技術就能解決的。唯有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清障除弊、開路架橋。針對束縛新質生產力的堵點和卡點,應建立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規律的新型生產關系,把著力點放在實作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上。

總而言之,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也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讓各類優質生產要素加速集聚。這才是向「新」圖強的制勝之道,才能蘊蓄起高質素發展的強大勢能,實作因「新」而進、因「新」而強。

(大眾新聞記者 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