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特斯拉推出新一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 預計成本在2-3萬美元

2024-10-16科技

特斯拉「打工人」Optimus,這回真來了

「我覺得,我們很可能算是地球上最聰明的公司了。」馬斯克曾在一次訪談中這樣說道。

他這話要是擱在幾年前,可能很多人都不信,畢竟特斯拉造車的時候,經常是「漏洞百出」,不是車門關不上,就是玻璃升降有問題,甚至有時候開著開著,車就趴窩了。

但要是放在今天,這話還真有點說服力了。因為特斯拉不光把汽車造得越來越好了,而且還在造火箭、造衛星、造手機、造腦機介面,甚至還要造人形機器人。

就在前幾天,特斯拉在加州舉辦了一場「AI Day」活動,但馬斯克卻把這場活動,命名為「We,Robot」。在活動現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原型機,也正式亮相了。

馬斯克說,Optimus將在未來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產品,其重要性甚至要超過特斯拉的汽車業務。他還預測,未來人形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量,將會達到100億台,而特斯拉的目標,是占據10%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賣出10億台。

這訊息一出,很多人都震驚了。要知道,全球汽車每年的銷量,也就1億多台,特斯拉就算把全世界的汽車都賣了,也賣不到10億台啊。難道說,人形機器人真有那麽大的市場?

其實,人形機器人這個賽道,早已擠滿了各路玩家。

早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率先開啟了人形機器人的研發。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雙腿行走的人形機器人Wabot-1。這台機器人身高2米,體重170公斤,能夠完成一些簡單的搬運工作。

隨後,美國、蘇聯、德國等國家,也都紛紛加入了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大軍。但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一直比較緩慢。

直到近些年,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傳感器等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形機器人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2013年,日本軟銀集團推出了Pepper人形機器人。Pepper身高1.2米,體重28公斤,擁有語音辨識、人臉辨識、情感辨識等功能,能夠與人類進行簡單的互動交流。這款機器人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被廣泛套用於商場、銀行、醫院等場所,為人們提供導航、咨詢、陪伴等服務。

看到人形機器人市場如此火爆,南韓現代、LG等企業,也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機器人產品。這些機器人,有的能夠完成簡單的家務勞動,有的能夠陪伴兒童玩耍,有的則能夠成為老年人的看護助手。

而在國內,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

2015年,優必選科技推出了首款商用服務機器人Alpha 1S。這款機器人身高1.25米,體重20公斤,擁有語音辨識、人臉辨識、手勢辨識等功能,能夠為使用者提供導覽、講解、咨詢等服務。

隨後,科大訊飛、小米、達闥等企業,也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人形機器人產品。這些機器人,有的能夠完成家庭清潔、家庭看護等任務,有的則能夠成為人們的娛樂夥伴、教育助手。

可以說,人形機器人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了。但即便如此,馬斯克還是要堅定地闖入這片紅海,而且還要占據10%的市場份額。他憑什麽敢這麽做呢?

其實,馬斯克之所以敢這麽豪橫,是因為他手裏握著一張王牌,那就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

要知道,自動駕駛技術,可是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之一。因為人形機器人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行走、避障、導航,就需要具備強大的感知能力和決策能力。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正好就能夠為Optimus提供這樣的能力。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依賴於其自主研發的Autopilot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由網絡攝影機、雷達、超聲波傳感器、GPS等硬件,以及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等演算法組成。透過這些硬件和演算法,Autopilot系統就能夠即時感知車輛周圍的環境,並做出相應的決策。

比如,當車輛行駛在道路上時,Autopilot系統就能夠透過網絡攝影機和雷達,即時感知前方的車輛、行人、障礙物等資訊。然後,它再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對這些資訊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做出加速、減速、轉向等決策。

同樣的道理,Optimus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行走、避障、導航,也需要即時感知周圍的環境,並做出相應的決策。而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統,正好就能夠為Optimus提供這樣的能力。

當然,除了自動駕駛技術之外,Optimus還具備很多其他的技術優勢。

比如,Optimus的身體結構,就采用了特斯拉汽車的很多先進技術。比如,它的電池組,就采用了特斯拉汽車的松下電池,能夠提供長時間的續航能力。它的電機和傳動系統,也采用了特斯拉汽車的先進技術,能夠提供強大的動力和靈活的關節運動。

再比如,Optimus的傳感器系統,也非常先進。它全身布滿了各種傳感器,包括網絡攝影機、雷達、超聲波傳感器、力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能夠即時感知Optimus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狀態,從而為Optimus提供精準的感知能力。

而且,Optimus還采用了特斯拉的神經網絡架構,能夠進行深度學習和自我最佳化。這意味著,Optimus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從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效率。

可以說,Optimus就是一個整合了特斯拉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超級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一旦進入市場,將會對現有的機器人產品,造成巨大的沖擊。

那麽,Optimus進入市場之後,將會對哪些行業產生影響呢?

首先,受到沖擊的,肯定是服務機器人行業。

要知道,現在市面上的服務機器人,大多都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比如導覽、講解、咨詢等。而Optimus則不同,它不僅能夠完成這些簡單的任務,還能夠完成一些復雜的任務,比如搬運重物、家庭清潔、家庭看護等。

這就意味著,Optimus一旦進入市場,將會對現有的服務機器人產品,造成巨大的沖擊。因為使用者完全可以用Optimus來替代現有的服務機器人產品,從而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

其次,受到沖擊的,還有工業機器人行業。

要知道,現在市面上的工業機器人,大多都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重復性工作,比如裝配、焊接、噴塗等。而Optimus則不同,它不僅能夠完成這些簡單的工作,還能夠完成一些復雜的工作,比如精密加工、質素檢測等。

這就意味著,Optimus一旦進入工業機器人市場,將會對現有的工業機器人產品,造成巨大的沖擊。因為使用者完全可以用Optimus來替代現有的工業機器人產品,從而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當然,除了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之外,Optimus還有可能會對其他行業產生影響。比如,它有可能會成為老年人的看護助手,陪伴他們度過晚年生活;也有可能會成為兒童的娛樂夥伴,陪伴他們快樂成長;還有可能會成為家庭保姆,幫助人們完成家務勞動。

可以說,Optimus一旦進入市場,將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過,雖然Optimus看起來非常厲害,但它要想真正進入市場,還面臨著很多挑戰。

首先,就是成本問題。要知道,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生產成本,都非常高。因為人形機器人需要整合很多先進的技術和器材,比如電機、傳感器、電池、控制器等。這些器材和技術的成本,都非常高。所以,人形機器人的售價,一般也都非常高。

比如,日本軟銀集團的Pepper機器人,售價就高達2萬美元左右。而特斯拉的Optimus機器人,雖然馬斯克說其成本只有兩三萬美元,但考慮到其先進的技術和器材,其實際成本,可能還要更高。這就意味著,Optimus要想真正進入市場,就需要在降低成本方面下功夫。否則,其高昂的售價,將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其次,就是技術成熟度問題。要知道,人形機器人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涉及到很多先進的技術和器材。這些技術和器材,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研發和測試,才能夠達到成熟和穩定的狀態。而Optimus作為一個剛剛推出的新產品,其技術和器材,可能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這就需要特斯拉在後續的研發和測試中,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最佳化。否則,其技術和器材的問題,將會影響到Optimus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者體驗。

當然,除了成本和技術成熟度之外,Optimus還面臨著很多其他的挑戰。比如,法律法規問題、倫理道德問題、使用者接受度問題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特斯拉在後續的推廣和套用中,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解決。

不過,雖然Optimus面臨著很多挑戰,但我對它還是充滿了期待。因為我覺得,人形機器人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傳感器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形機器人的套用場景和市場需求,將會越來越大。而Optimus作為一個整合了特斯拉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超級機器人,一旦克服各種挑戰,進入市場之後,將會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且,我覺得Optimus還有可能會成為特斯拉未來增長的新引擎。要知道,特斯拉現在的汽車業務,雖然發展得不錯,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了。尤其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智能化的發展,特斯拉的汽車業務,將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和競爭。而Optimus作為一個全新的業務領域,將會為特斯拉帶來新的增長點和有利競爭。

當然,除了Optimus之外,特斯拉還有很多其他的產品和業務,也值得我們關註。比如,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能源儲存業務、太陽能業務等。這些產品和業務,都有可能會成為特斯拉未來增長的新引擎。

其實,說到特斯拉的增長引擎,我覺得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馬斯克的個人魅力。要知道,馬斯克可是一個非常有遠見和執行力的人。他不僅能夠看到未來的趨勢和機遇,還能夠帶領團隊去實作這些機遇。這種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具備的。

比如,當年馬斯克決定要造電動汽車的時候,很多人都嘲笑他是異想天開。因為那個時候,電動汽車的技術還不成熟,市場也不接受。但馬斯克卻堅信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於是他就帶領團隊去研發電動汽車。結果,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追捧,成為了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

同樣的道理,現在馬斯克決定要造人形機器人的時候,也有很多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