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AI數據中心高端乙太網路芯片需求回升

2024-09-01科技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編譯自digitimes

乙太網路芯片在雲端AI領域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

博通高級副總裁兼核心交換事業部總經理拉姆·維拉·加(Ram Velaga)表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營運商正在采用大量高端乙太網路芯片,以確保數據中心內所有高端GPU都能連線起來,形成一台龐大的超級電腦,達到更高的整合度,滿足日益增長的AI計算需求。

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VMware Explore 2024 活動上, Velaga表示,網絡化芯片已經成為生成式 AI 硬件系統的核心部份。未來計算將不再取決於單個 GPU 的算力有多高,或者數據中心有多少個 GPU,而是取決於計算工作的分配以及數據的傳輸和交換。

Velaga強調,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先前采用的是InfiniBand網絡連線技術,但就目前情況來看,無論是網絡架構配置的彈性,還是技術規格升級的可延伸性,乙太網路芯片都將是核心技術。

並非所有雲端AI計算場景都需要使用高規格的乙太網路芯片,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基礎設施中,數據交換傳輸需求不是那麽高,因此使用的乙太網路芯片體積較小。

有些客戶出於自身考慮而采用InfiniBand技術,但當計算需求達到一定程度時,GPU在功耗和發熱量方面的物理限制,需要更多的機架來容納如此大量的GPU,而乙太網路是目前最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可讓如此龐大的系統以高度整合的方式執行。

乙太網路芯片在雲端AI領域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不少業內人士指出,美國芯片大廠博通、Marvell Technology等紛紛投入大量資源布局雲端數據中心乙太網路芯片,就是因為預期未來需求將持續增長,甚至超越技術和供給能力的上限。

中國台灣IC設計業者觀察到此一趨勢,逐漸淡化消費性市場的重心,部份業者進行雲端AI相關布局,從最基礎標準的產品線做起,希望累積與技術、伺服器客戶的合作經驗。

Velaga 提到,隨著 GPU 數據中心傳輸頻寬不斷提升,AI 運算需求也水漲船高,他指出,博通正加速研發矽光傳輸技術,不少與網通芯片相關的廠商也積極投入這方面,確保傳輸技術效能能跟上。

乙太網路芯片是一款微小的控制器,把太網媒體接入控制器(MAC)和物理介面收發器(PHY)整合進同一芯片,能去掉許多外接元器件。

這種方案可使MAC和PHY實作很好的匹配,同時還可減小引腳數、縮小芯片面積。單片乙太網路微控制器還降低了功耗,特別是在采用掉電模式的情況下。

VMware 在收購博通後轉向訂閱模式,擴大關鍵合作夥伴關系

在被博通收購後,雲軟件巨頭 VMware 面臨著有關其未來方向的質疑,尤其是其定價結構的變化。

該公司已確認將從授權模式過渡到訂閱模式。此外,VMware 與 Nvidia、Intel 和 AMD 等主要雲服務提供商 (CSP) 和 AI 芯片制造商的緊密合作關系在收購後備受關註,業界擔心收購可能會對這些關系產生影響。

然而,這些擔憂似乎毫無根據,因為 VMware 繼續擴大與這些關鍵行業參與者的合作。例如,在 VMware 的 2023 EXPLORE 大會上,該公司宣布與 Nvidia 建立合作夥伴關系,VMware 將透過該合作夥伴關系在 Nvidia 的硬件系統上提供全面的虛擬化和雲服務。

2024 年,VMware 進一步強調了深化這種關系的計劃,強調盡管擁有博通的網絡芯片技術,但 VMware 的解決方案仍將繼續支持 Nvidia 的介面,例如 NVLink。

VMware 還擴大了與英特爾 Gaudi 2 和 AMD 平台的合作,並在問答環節中重申,該公司過去十年的戰略是與盡可能多的生態系合作夥伴建立關系。這種方法得到了博通的大力支持。

博通此前曾表示,它無意與主要的 AI 芯片制造商直接競爭,而是將專註於互補策略,特別是在 ASIC 領域。盡管 Nvidia 一直致力於實作網絡芯片的自給自足,但這並不妨礙博通和 Nvidia 之間的合作潛力。

博通收購VMware的根本原因,是希望借助VMware在雲端市場的既有優勢,VMware也指出,隨著雲端AI開發越來越復雜,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需要與領先的GPU和CPU廠商進行密切的技術合作,才能提供穩定、高效的雲端虛擬化服務。

鑒於人工智能私有化趨勢日益增長,雲虛擬化平台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從 VMware 和博通的角度來看,與其他芯片制造商保持開放的關系具有顯著的優勢。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