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獨家對話ABB韓晨:人形機器人短期很難在工業領域快速套用

2024-08-31科技

作者|梁昌均

營運編輯|王一晴

「降低成本就要有規模, 軟件甚至硬件設計都要開源, 就像當年馬斯克開源特斯拉技術,直接引導了中國電動車的發展,人形機器人也要走同樣的路。」

這是在最近的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ABB機器人業務部中國區總裁韓晨與搜狐科技的獨家對話中,對人形機器人作出的發展趨勢判斷。

AI將對機器人帶來變革性影響

目前含AI量不超10%

總部位於瑞士的ABB是電氣與自動化領域的龍頭企業,位居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 作為一家擁有著超過140年歷史的機器人巨頭,如何看待和應對以AI為代表的技術浪潮?

韓晨認為,AI就像當年的電力一樣,推動了工業的發展,它對機器人的影響也將是變革性的。

他表示,從1974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基於電動驅動和微處理器的機器人,ABB機器人業務已經發展了50年,這跟時代的技術浪潮密不可分。

韓晨提到,當時電驅馬達,包括電腦微處理器的發展,催生了ABB第一代機器人。到1994年的時候,ABB推出電腦仿真軟件RobotStudio,也是基於當時軟件發展的情況而推出。

「機器人技術作為一項跨學科的復合技術,機械、電子等相關領域的創新和突破,會共同推動機器人行業的發展。」

對於最近一兩年頗受關註的大模型,韓晨表示,ABB有所涉獵,已有一些和AI技術緊密結合的試點專案,用的比較多的就是自然語言處理和視覺處理。

比如,工業機器人以前要透過技術人員編程,對人的技能要求比較高,現在透過大語言模型生成編程,可以提高編程的效率和可靠性,從而對機器人的設計進行最佳化。

「過去透過傳統手段,我們認為機器人的負載能力是受到制約的。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機器人技術有望實作新的突破。」韓晨說。

同時,機器人有很多機械部件,要按時進行維護,用了大模型之後,可以更好了解器材執行狀況,進行預測性維護。

「但相對於AI的潛力來講,這些套用還是很小的一部份。」韓晨說。

最近十年來,ABB在持續推動AI在機器人領域的套用。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還釋出了新一輪AI戰略,要將AI嵌入全線業務,並正在推進超過100個AI專案。

不過,相較智慧安防、智能汽車等領域, AI在機器人上的滲透進度相對緩慢。

韓晨提到,目前工業機器人的含AI量(業內用此來反映AI在特定領域的融合程度)可能不超過10%,這意味著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他認為,現在做的一些套用都是低垂的果實,可以把已經套用的場景做得更好更快,但從根本上改變機器人業態格局的事情還沒有出現。

「但這在未來有很大可能性,隨著 生成式AI 的進一步發展,基於我們過去50年積累的大量數據,機器人將會出現革命性的發展。」韓晨說。

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和AI相似

開源創新將發揮重要作用

大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熱了人形機器人,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就有27款人形機器人亮相,但基本都還停留在演示階段。

韓晨也感覺到,人形機器人確實是行業熱點,且會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我們長期耕耘工業機器人行業,它跟人形機器人在機械、運動控制等方面的很多技術是相通的,我們有很多這方面的積澱。」

對於人形機器人落地前景,韓晨更看好它在家用領域的套用, 在輔助生活、打理家務,甚至是助老等家政服務方面,未來會有新的突破。

在工業套用領域,韓晨表達了對目前工業機器人及其他技術套用效果的認可。「在短期內,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廣泛套用可能會面臨成本方面的考驗。」

韓晨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受AI推動迎來上升發展期,但它的發展可能和AI相似。「初期經歷高速發展之後,會進入相對冷靜的階段,屆時需要評估其實際產生的價值,可能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和市場適應。」

他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成本問題尤為突出。雖然馬斯克認為特斯拉機器人將來量產之後能降到2萬美金,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實際上,工業機器人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也面臨類似問題,但隨著各類技術發展和規模套用,成本才逐漸邊際性下降。

韓晨認為,現在人形機器人的設計在不同企業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有效應對人形機器人的高成本挑戰,行業內部需要建立和統一標準與規範。

同時,要降低人形機器人的硬件成本,還需要依靠規模效應。「實作規模化生產需要統一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規範管理,當前這方面依然不足。」

他認為,這需要相關方來共同制定標準,引導行業做好生態圈,並且人形機器人要發展起來必然要開源,需要軟件甚至硬件設計等都要開源。

此外,韓晨表示,人形機器人還面臨一個類似哲學層面的問題—— 是否一定要做成人形?

「現在的復合機器人,手臂裝在機械平台上,可以做很多事情,人形是不是必須的?」在韓晨看來,這也許值得商榷。

業內不少大佬,如輝達CEO黃仁勛就看好人形機器人,因為它的形態比較接近人,更容易讓人類接受,也更容易適應人的環境。

「人形機器人的確有這些優勢,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韓晨特別提到了安全性和倫理問題。「這都需要密切關註,並進行深入的基礎研究,對於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