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專訪優必選CBO譚旻:人形機器人主要針對工廠場景20%的工作

2024-09-08科技
9月5日至7日,2024外灘大會在上海黃浦世博園區開幕。大會期間,優必選CBO譚旻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專訪,優必選是港股上市公司「人形機器人第一股」,還在今年8月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首次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工業場景解決方案」。
對於當前火熱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問題,譚旻回答了貝殼財經記者提出的人形機器人在B端套用的主要場景及預期發展目標、人形機器人發展所面臨的挑戰、為什麽要發展具身智能等專業問題。
優必選CBO譚旻接受記者專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羅亦丹/攝
為什麽要做人形機器人:通用化的選擇,工廠套用「721模式」中的一環
「做人形機器人並不是優必選單方面的選擇,是我們跟客戶做了大量基礎調研之後,共同選擇的結果。」在采訪開始時,譚旻就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優必選踏入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理由。
在能力上,優必選的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系列能夠完成智能搬運、智能分揀、智能質檢、螺絲擰緊、零件安裝、過程材料操作等多種任務。該企業的人形機器人客戶包括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紅旗、富士康、順豐等。
但貝殼財經記者註意到,當前工廠場景中,智能機械臂的套用較為普遍,且已經有多年的發展歷史,而人形機器人才剛剛起步,為何企業要去發展人形機器人呢?
譚旻對此解釋稱,人形機器人是多項技術的綜合能力,而且一旦要呼叫包括導航、全身手眼協調等各方面功能的時候,它符合「721」的原則,「現在工廠基本上把自動化已經做到極限了,這一情況下70%左右的自動化工廠的工作量是由機械臂完成的,即‘721’裏的‘7’。」
「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針對剩余30%原本需要人來做、機械臂無法取代的事情。剩下的30%工作量,人形機器人會取代20%左右,即‘2’,這些工作量更多是重復性多的工作,例如一天可能做一千個車標,一天焊接兩千個焊接點等精密工作,這些工作人來做可能容錯率比較低,機器做會更適合。人更多是做協同,做工具的指揮,即剩下的‘1’。」
不過,相比機械臂,人形機器人的成本、研發難度也要高不少。對此,譚旻表示人形是最符合通用化設計的最終形態,「人形機器人是新能源車廠或3C精密電子廠選擇產品類別時,經過充分考慮的選擇。既然我們是all in長期投入,就要選擇最完善的、最好的方案,而不是選擇一個替代方案。經過調研和雙方各個團隊的結合討論,目前篩選下來這些工作的場景,很多都是在人形機器人基礎上面進行的。當然,並非最後的產品只有人形機器人,但人形機器人代表了最先進的技術,在這個上面能夠實訓成功,基本上對其他產品就是‘降維打擊’。」
對於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成本,譚旻表示當前針對工位不同,機器人的價格也不同,他強調,「在所有顛覆性技術進入商業化之前,其實成本最不是核心考量的因素,能力才是。」當人形機器人大規模商業化的時候,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降本增效的效益,最終人形機器人的目標售價是做到普通家庭能夠買得起,即一台中等轎車的價格,20萬至30萬元範圍區間。
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挑戰:耐心資本欠缺、人才匱乏、不夠智能、場景需重新規劃
需要註意的是,人形機器人被譽為機器人產業中的明珠,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也最多。作為一線人形機器人從業者,譚旻也講述了行業產業發展中遭遇的困難。
「當前,大部份投資人形機器人的國內資金都沒有做好長遠投資的準備,人形機器人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賽道,並不是三五年就獲得高回報的賽道,所以它需要耐心資本對長期價值的投入,本身國內企業與歐美企業的市值就有差距,如果資金規模和等候時長上也有差距,就會迫使企業去做出不恰當的選擇。」
另外,譚旻表示目前整個行業都缺乏人形機器人方面的高端人才,無論數量還是質素,「這一兩年突然冒出一百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沒有給業界充分的時間去培養高端人才,所以產生了對尖端人才的爭奪,這對行業發展有很大制約。人形機器人是‘三合一的技術’,軟件+硬件+合成(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融匯型技術),這三方面人才都缺,可能需要三五年時間慢慢培養。」
當前大模型與機器人技術仍然不夠智能也是原因之一,「當前只是語言大模型方面有所突破,其余方面還尚未有真正的跨越性發展,畢竟人類錄取外界資訊大部份是靠眼睛,因此機器人演算法還需要對世界有更精確、更清楚的理解,才可以在機器人基礎上獲得更大進步。」
例如當前被熱炒的「具身智能」概念,譚旻認為大語言模型對世界的認知,上升到無與倫比的龐大知識體系,但光這樣還不夠,產生智慧需要智能硬件的感知,「人形機器人有各種各樣的感應器材,包括網絡攝影機、雷達、各種陀螺儀甚至電子皮膚、未來的味覺傳感器等,從認知到感知,具身智能的載體非常關鍵。」
最後,譚旻表示,在場景套用端,目前人形機器人整體行業還剛剛初起,套用埠有各種各樣的剛需,但需要重新投資,因為原本是沒有這個預算的,「怎麽樣把預算轉化成為對一個顛覆性技術的投資,這需要對原本的工業場景或者商用場景,來重新規劃其商業藍圖。這是一個全新的協作體,無論智能制造還是送餐機器人、清潔機器人,整個作業體系都要重新設計,這就涉及資源的重新分配。」
「我們要一步一步地克服上述四個挑戰,才能夠讓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才能夠讓機器人走到千家萬戶。」譚旻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記者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曲筱藝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