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淩晨4點排隊、跑6趟都沒辦成,攜號轉網到底堵在哪|新京報快評

2024-04-29科技
▲手機SIM卡。圖/IC photo
4月28日,浙江台州溫嶺有網友釋出影片稱,淩晨4點,多位市民在中國移動排隊退寬頻。一項普通的業務為什麽要大半夜排隊去辦理?
據報道,市民要辦理的其實是攜號轉網業務,但前提是必須要退掉與號碼繫結的移動寬頻,這項業務只能在這一家營業廳辦理。而該營業廳只有一個視窗,一小時左右辦理一個人,每天基本上只有七八個人能成功辦理,所以市民只能淩晨前往排隊,即便如此,跑了6趟也沒辦成。
攜號轉網「困難重重」,其實是個老問題。2022年8月,中消協釋出的【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就提到,營運商人為設定轉網障礙:要求消費者到指定營業廳辦理,設定20年以上超長合約期並規定合約期內不能轉網等。
攜號轉網為什麽如此艱難?首先這不是一個技術難題,在世界範圍內這項服務已經推行了很多年,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而且施行起來也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資源。
正如中消協所指,之所以難是因為「營運商人為設定轉網障礙」,背後的根子問題則在於商業利益之爭。因為,對營運商而言,每轉走一個號碼,都意味著一筆營收上的損失。
而這些障礙的設定,也未必是出於營運商的統一安排,道理很簡單——靠這種方式只能延緩一時,卻終究留不住鐵了心要走的客戶。
但這種「緩」對基層營運商而言,至少能夠粉飾下月度、季度的考核業績。最終,使用者就成了這種無意義挽留的犧牲品——反正這些使用者都要走了,營運商也不怕得罪他們。
因此,從宏觀角度看,這其實是一個從社會到使用者到營運商多輸的案例,沒有人從中受益。
那麽,一個沒有贏家的商業事件,為何又能頻頻發生?深究起來,也並不完全是營運商基層部門的責任。
多年以來,營運商從上到下對「攜號轉網」這件事態度復雜,畢竟這涉及商業蛋糕的重新劃分,屬於核心利益的一部份。
回顧攜號轉網政策的施行,多年呼聲不斷卻又幾經周折,到2010年才在天津和海南啟動試點。2014年,又啟動了第二批試點,直到2019年才在全國範圍內鋪開。但現在都2024年了,攜號轉網猶有「困難重重」的現象發生。
與2019年攜號轉網政策落地同時發生的,還有三大營運商相互之間激烈競爭的緩和,當時有媒體稱之為「停戰」。而這種競爭最激烈的時期,曾引起當時的發改委對相關營運商展開反壟斷調查。
攜號轉網政策的實施,雖然堵住了營運商利用號碼依賴作為先發優勢進行壟斷式競爭的通道,但多年來形成的一些錯誤認知仍有殘存,還有部份營運商下意識抗拒攜號轉網。
需要指出的是,「攜號轉網」之所以成為武器,並不僅是號碼轉出一方所引發。
各地營運商為了擴大市場占有量花樣百出,經常會給新使用者不少優惠政策,而老使用者卻無法享受。這也導致一些老使用者憤而選擇轉網,引起被挖墻腳一方的消極抵抗,進而又有了淩晨4點排隊退寬頻的都市異景。
攜號轉網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營運商之間基於市場規則采取一些「互相傷害」的競爭手段其實很正常,但前提是不能拿消費者當「人質」,更不能侵害消費者權益,即便那是即將背你而去的消費者。
對於那些人為設定障礙的網點,營運商內部應積極主動加強治理。須明白,靠這種手段滯留使用者雖有可能暫時維持了業績,但損失的卻是品牌聲譽和競爭力,完全得不償失。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及時出手、架好「紅綠燈」,防止攜號轉網這項惠民服務,因為某些奇葩操作傷了民心。
撰稿 / 信海光(專欄作家)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