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一口老炮
◆腦洞、表述、審美。
◆ 思維平權。
◆ 人人時代的前進演化。
◆ 人類在神與蟲之間。
一個「思維平權」的個人時代,也許正在來臨的路上。
人人都在談論sora,有人興奮不已,有人絕望至極。我是短期興奮,中期及時行樂,長期絕望。
如果說,過去的一年ChatGPT把碼農沖擊的半死,那麽sora的出現,則對人文領域的從業者,造成了原子彈般的震懾,已經有一大群公關和媒體人,私下問我,未來如何面對這種變化。
我給的悲觀答案是,不需要這麽多人了。
最近,我在矽谷,看到sora、cybertruck、vision pro,這些產品讓人興奮不已,矽谷依舊是世界的引擎,但是這不影響矽谷的大廠在瘋狂裁員,尤其是碼農,每一個資本家都在思考如何縮減人員。
我能感覺到,矽谷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迎來一波創業潮,被裁員的碼農,會借助AI做事,因為不創業,根本找不到新工作。
那為何AI出現了,還有創業機會?因為「火」,AI只是一堆柴,它需要「火」來點燃,「火」是什麽?是我們的大腦。
這是我們剩下唯一的優勢,大腦的創造力,我簡稱腦洞。
我看到了一種「思維平權」的機會。
我簡單舉一個例子,在科技媒體領域,有大量的優秀記者,長期負責跟蹤科技企業,他們近距離觀察行業的動態,經常會有很多腦洞大開的見解,但是他們從來都是紙上談兵,並沒有自己下場做事的機會,當然,也有很多記者去了企業,轉型做了產品經理,鳳毛麟角。
但是,在AI時代,一切可能就會變化,當記者看到機會,做好設想,用自然語言描述清楚,AI就可能會幫助他實作產品,剩下的就是驗證這個產品的可行性。
也就是說,此前人類沿用了幾十年團隊規模化的公司運作模式,將來可能會被個體戶或者小團隊模式取代,大量的執行工作將由AI來完成,世界將近一步碎片化和快速叠代化。
很簡單舉幾個例子。
軟件開發,以前有框架、設計、前端、後端、測試,哪怕一個大牛自己是全棧,什麽都能幹,但是工期又會無限延長,但是現在不一樣了,AI就可以直接配合產品經理,實作一切。
公關內容策劃也一樣,今年特別流行做影片號,之前還得養一些人,專門去剪影片,或者外包給供應商,現在只需要批次生成劇本,讓AI給你搞定。
這些例子在說明什麽?產品經理和寫劇本的人在變成核心。
這就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在AI時代,到底什麽最值錢?
我個人的觀點,非常明確,腦洞最值錢,其次就是文字敘述能力,然後是審美情趣。
腦洞、表述、審美,成為AI時代人才標準的三件套。
首先說腦洞。
我在上面提到「思維平權」,這是一個什麽概念?我們首先思考一下我們大腦的運作機制,它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模擬幻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創造一切,我們是神,但是這終究是意淫,我們很難無失真傳遞給別人,最簡單的傳遞模式,就是用語言,於是出現了最早期的意淫模式,小說。
一大堆中年男人,覺得看色情小說,比看片更過癮,就是因為大腦的幻想機制。
再往後面,音樂、繪畫、電影、電視劇、戲曲、裝置、雕塑、建築等等藝術形式,都是人們傳遞想法的方式,但是越玩越復雜,門檻越來越高,大部份人就只能停留在幻想,卻無法表達的境遇。
AI最大的好處是什麽?降低了人們實作腦洞的門檻,只要大腦還能傳遞文字資訊,就可以幫你實作想法。
其實,腦洞,一直才是這個世界的核心競爭力,這也是我在人群之中,最難找到的一種能力。
過去三年多,我一直在傳媒行業創業,按說這是一個極度需要創意的行業,但是很可惜,我換了無數的同事,至今還沒有發現一個讓我覺得腦洞大開的人。
這是一種極度稀缺的個人潛質,有很大的天賦在裏面,也需要極大的知識積累。
我們2023年,就給很多公司品牌公關提出過一個建議,未來記者可能不再是公關策劃的好標的,小說圈、編劇圈可能更適合未來的公關策劃團隊,記者大部份都是尊重事實工作,在創造力有,但是跟小說家和編劇相比,明顯不足,但是未來的傳播,人們是喜歡炸裂?還是喜歡事實?其實,短影片時代,就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你去看看各地的融媒體和機構媒體的影片號,有幾個還在做新聞?是不是全部在發段子?僅剩下的有流量的文字號,是不是都是雞湯和非虛幻寫作(我個人認為60%以上都沒采訪,瞎編成分高)?
一切都在從根本上發生變化,AI時代,人人都會是導演、畫家、音樂家、建築師、軟件開發者、產品經理。
但是,不學習的天才等於蠢材,天賦和經驗的雙重堆疊邏輯,不會發生變化。
其次,我們說表述。
雖然,AI可以讓「思維平權」,但是還是需要一種介質,讓AI知道你要做什麽,自然語言已經是目前所有介質中,門檻最低的選擇,除非未來可以腦機介面,讓AI直接看到大腦。
為什麽我會短期興奮?就是因為表述成了AI時代,三大核心競爭力之一。
這恰恰是媒體人、公關人、行銷人的強項,大家平時就靠碼字為生,精準的語言敘事能力是基本功。
千萬不要以為精準的文字敘述很簡單!人與人溝通,企業與企業溝通,國家與國家溝通,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和誤判,這就是資訊損耗。
我見過太多的天才型碼農,話都說不清楚,文章寫的狗屁不通,人都看不懂,何況AI?
經常出去旅行的人會發現,如果駕駛員是一個熟練工,可以一遍看導航一遍駕駛,基本不會走錯路,如果駕駛員技術一般,需要副駕駛幫忙看導航指路,往往會錯誤百出,因為兩個人的語境不一樣,對於同一句話的理解不一樣,如果前方是一個岔路,副駕駛說請說直行,那就是沿著目前的車道直行,那駕駛員往往就會不知所措,因為他不知道是往左還是往右。
兩口子在家吵架,女孩子往往撒個嬌,暗示老公過來哄一下,還不快過來把我撲倒,坐在那逼逼講什麽道理,結果就變成了一個,作怪,老子摔門出走!
之前跟某電商公司的市場一號位聊過動作變形的問題,他說團隊只要一變大,錯誤理解領導意圖,就會變成一個極為頭痛的大問題,你們外界看到的內卷甚至畸形的需求,都是動作變形的結果。
他告訴我,為什麽一般做一號位,都要學會少發或者不發朋友圈?一般要變得沈默寡言?就是盡量少傳遞資訊,說者無意,聽者有意,熱愛揣測上峰意圖的人,實在太多。
資訊在傳遞中的損耗,這就是三體人比地球人科技發展速度更快的核心原因。
最後,為什麽會提到審美?
因為,我們的社會主體,在中短期內,大概率依舊是人類,所有的行為服務於人類的宗旨不會變,那麽最後我們要呈現的產品,就會需要美學共鳴,無論是歡喜的美、悲傷的美、絕望的美還是原始的美,人們對於美是有一套潛移默化的標準的。
跟敘述一樣,審美也是一件看似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不具備甚至忽略的功能。
幹過文字工作的人,都明白一句話,這篇文章寫的真漂亮!
文章的美如何定義?語言的美,結構的美,節奏的美,一個好的文字工作者,他的文章是有明顯個人銘印的,不用署名,熟悉的讀者就知道作者是誰。
前段時間,復習了很多歐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電影,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羅馬假日】中的裝束和人們的發型,放到今天依然很美,但是回到中國來看,哪怕是經典之作【天下無賊】,當時演員的裝束和發型,就已經明顯讓我感覺有點「土」。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為什麽很多文字自媒體,很難轉型去做影片自媒體?核心原因,就是審美不線上,影片展現出來的,都是醜態,毫無美感。
文字媒體,展現認知就行,但是影片媒體,認知是需要視覺美感來加持的,要不你長得美,要不就是個性美,很多老師對著網絡攝影機,畫質模糊,口齒不清,一通亂吹,那就只能自己買點數據,自我按摩,騙騙客戶了。
有腦洞,有表述,最後各種產品會如春筍般冒出,最後拉開差距的是什麽?那就是審美,不要把AI時代的創造力想得很復雜,短期就是「思維平權」的工具,就像唐朝人人寫詩,最後留下來的也就那麽為數不多的人。
畢竟,腦洞、表述、審美三者線上的人,少之又少。
一個新的時代,毫無疑問正在來臨,有很多人說,這是iPhone時刻,我覺得說小了,這很明顯是電腦時刻,或者火種時刻。
我們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產生關系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腦力工作中,人們不需要再重度參與到執行層面。
我自己的公司,已經開始借助AI幹活有半年時間,毫不吝惜的說,如果沒有AI,很多業務,我們根本沒法接,這種借助AI工作的趨勢還在進一步加重,sora的出現,可能會近一步幫助我們壓縮人力成本。
基礎文案、快訊、通稿、排版、校對、設計,這些崗位,在未來,也許一個人就可以解決。
我跟一些行銷人私下聊,未來的策劃內容團隊,大概率也是一樣,只需要出創意和框架的人,執行團隊存在的意義都不大了;但是什麽樣的人值錢了?跟人打交道的值錢了,廣告業務、公關媒介、商務,AI不能代替我們去跟客戶喝茶、喝酒、唱歌、逛街。
記者也變得很值錢,因為AI不能代替你們去采訪。
職場的演變邏輯也開始變化,入行的時候,很多人都要從真正的一線開始,跟人打交道,了解行業,然後未來所謂的管理崗,大概率就是出策略和框架的人。
這些變化,如果我的烏鴉嘴再次預判準確的話,大概率會在15年內實作。
人類,即將搖擺在神與蟲之間。
只存在一個AI控制力,控制,是神,失控,是蟲。
這就是,我為何長期悲觀的原因,當神已經不知道自己神力的原理事,變成蟲,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我再說一個讓媒體工作者開心一點的故事。
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流動互聯網開始成型,微信推出了公眾號,一大群優秀的記者,終於可以擺脫在機構媒體每個月寒酸的薪水,他們獨立出來做自媒體,很大一部份人實作了財富自由,再往後面出現了抖音,又有一大批普通人開始利用手機,成為了自媒體。
直到如今,只要你腦洞足夠大,鏡頭感強,人人都可以做媒體。
這個過程,就是「思維平權」的一個初級形態,AI時代,這種平權有可能會如我們上文所預判的那樣,進一步擴充套件到各個行業中。
人類的經驗在工作中所占的比重,會下調,大腦的天賦會跟經驗結合起來,靈光乍現的東西,會更容易炸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媒體這一次跑到了人類文明的前面,提前告訴我們,下一個時代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