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科沃斯的護城河和可能存在的挑戰

2024-02-18科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新眸,作者|鹿堯

錢東奇是為數不多拒絕過紅杉資本的人。

2013年,沈南鵬南下蘇州,直奔科沃斯總部,希望購得一些老股。彼時的科沃斯,從主打吸塵器到轉型做掃地機器人,業務上自主品牌和代工兩手抓,代工得來的利潤從未赤字,掃地機器人產品的市場份額均處在國內第一,遠超飛利浦和松下。錢東奇卻覺得,公司並不差錢,他也不確信錢之外,資本究竟還能給科沃斯帶來什麽。

2015年,科沃斯機器人營業收入超過15億元,成為中國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的TOP1,三年後在上交所掛牌,作為「家庭服務機器人第一股」,上市後的科沃斯身價一度暴漲10倍,甚至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

同一時間,錢東奇卻急流勇退,將經營20年的公司交接給了兒子錢程,自己轉而投身於子品牌添可,研究智能吸塵器和洗地機。截至2021年,在洗地機品類裏,添可的市占率達到70%,GMV甚至超越了戴森。這是錢東奇的第二次創業。

然而,拐點和這一年的秋天一同到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科沃斯的市值縮水超過500億,截至今年1月30日,停留在200億元的位置上。比市值更有說服力的是實際的財務表現,去年上半年,科沃斯銷售收入同比僅增長0.2%,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3.4%。

這更像是一個行業的寒冬,家用服務型機器人中,掃地機器人是代表,隨著避障、導航、建圖等核心技術進入創新瓶頸,產品的科技光環祛魅,品牌商的競爭只能圍繞產品功能性、便利性和性價比展開。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國內同期掃地機器人銷量和銷售額雙雙下滑,後起之秀石頭科技和雲鯨也在面臨業績難以持續高速增長的困境。

以往,賽道紅利、技術和高增長預期,是支撐機器人們估值的主要邏輯。但當一個非剛需、高單價的數碼型家電,開始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那麽意味著要有更大的代價去換增量,市場也將重新洗牌。

從代工到品牌,科沃斯的成長背後

黑框眼鏡,身形瘦削,穿著牛仔褲和Polo衫,吉他彈得不錯,鏡頭前的錢東奇總是笑瞇瞇的,這個六十多歲的企業家雖然看起來平易近人,但他的眼光不是一般的果敢毒辣。

20世紀80年代,錢東奇辭去老師的工作,只身一人跑到海南做外貿,中國的第一台吸塵器,就是由他經手出口的。前期他幫代工廠把吸塵器賣到國外,後面積累了一些資金,就又和人合夥開了工廠。

科沃斯的前身泰怡凱(TEK)成立於1998年,40歲的錢東奇投資了100萬元將公司設在蘇州,從清潔電器代工業務起步,次年生產出「超音速離心吸塵器」。在科沃斯代工的品牌裏,不乏飛利浦、HOOVER、松下這些國際大牌,潛移默化裏給科沃斯帶來了做品牌和技術的經驗。

很多人會將科沃斯的崛起歸結為這樣一件事:一家傳統代工廠,為了擺脫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內容,以及高強度工作與低廉收益間的不平衡,於是向自主研發型企業發展。事實也的確如此,蘇州是外向型經濟的重鎮,早期的本土企業大多是產品附加值低的代工廠,他們缺少核心技術,很多面臨著倒閉壓力。

當時吸塵器行業的領先者是戴森,一款「多級旋風吸塵器」無人超越,作為後來者的科沃斯,錢東奇的思路是,抽調專人組建專利破解小組,目的就是破解這款產品460多項的專利條款,並在其基礎上做出改進,最終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沃斯版多級旋風吸塵器。

不過這樣的自主技術並沒有打破原有的代工局面。2000年,錢東奇組建了一個獨立研發團隊,代號"HSR」(Home Service Robot),專門研究吸塵器與機器人的結合。作為一個新專案,為了保密和更大的自由度,HSR的辦公地點不在總部,剛開始團隊只有五個人,包括負責機械、電控、專利的工程師,他們獨立於公司原有的組織體系,是一支新的創業團隊。

很長時間以來,HSR所處的領域在國內是一片無人區,第一年,首台機器人雛形真空吸塵器誕生,結構簡單體積大;第二年,團隊推出高35厘米,首台自動行走的吸塵的機器人,直到2006年,產品形態才由機器人狀改為圓盤狀,更方便在角落穿梭,並增加了根據房間面積選擇工作模式、自動辨識樓梯、自動返回充電的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錢東巫師正式創立品牌「科沃斯」。在當時看來,家庭服務機器人是典型的高科技產品,牽涉物聯網、傳感器、智能芯控、新材料、演算法等多個技術領域,市場也樂於為它的高溢價買單。

2011年,錢東奇做了一項讓人難以理解的決定:撤銷所有的吸塵器業務線,將公司資源集中投入沒完全嶄露頭角的掃地機器人領域。當時距離科沃斯推出較為成熟的量產掃地機器人「地寶」剛過去兩年,對比公司原本已經建立完整的吸塵器生產線及銷售網絡,地寶並不是支撐營收的主力。

「如果品牌定位做小家電,科沃斯可能永遠比不上飛利浦、松下、美的等大品牌。但如果定位做機器人,科沃斯能做到行業第一。」那一年,科沃斯還推出了擦窗機器人「窗寶」,在錢東奇的設想裏,科沃斯不會只滿足於完成單項任務的工具型產品,他想實作從工具,到管家,最後到伴侶的轉變。

2013到2018的五年裏,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銷售量年復合增長率達58.45%,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接近59%,速度遠超其他家電品類。結合國際機器人協會釋出的數據,以2015年作為起點,之後五年裏,服務型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擴大超過6倍,達到460億美元。

這期間,科沃斯吸引了包括紅杉、IDG等頂級VC的關註。上市前夕,它的服務機器人叠代已經超過20個版本,也推出過管家機器人UNIBOT,但相比掃地機器人反響平平。

「機器人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的市場,涵蓋傳感技術、結構、工程、演算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各個領域,一個新的技術出現,如果企業沒有把握住,就很可能落後。」

2018年,科沃斯上市的時候,作為業內唯一同時擁有LDS SLAM激光導航和VSLAM視覺導航產品的公司,這個稀缺標的如願成了市場裏炙手可熱的存在。

短暫的紅利

在外界看來,錢東奇總是不按常理出牌,比如在科沃斯上市之後,這家公司就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錢東奇讓位錢程,將科沃斯交給從加拿大留學歸來的兒子;其次是自己啟動二次創業,打造一個家電的新品牌「添可」。

在接手科沃斯之前,90後的錢程主要負責科沃斯的電商業務,之後出任過國際部總裁。有科沃斯的前員工評價,錢程上任後對公司激進改革,戰略上主張高端化轉型。與此同時,錢東奇的「添可」同樣進軍高端智能家用電器。

父子雙線作戰,但殊途同歸。從當時市場環境來看,家電高端化是大勢所趨,2019年,科沃斯策略性結束服務機器人ODM業務,專註自主品牌發展,聚焦中高端清潔電器市場;同年,添可釋出飄萬智能無線吸塵器,這一次,他的對手是以創新著稱的高端家電品牌戴森。

不過,市面上對他們的做法提出過質疑,資方不滿科沃斯拿著剛上市的錢去輸血添可,內部也因上峰放棄穩定的ODM訂單後產生動搖。

不過錢東奇堅信一點,相比歐美等國家,國內清潔類小家電的滲透率小於5%,科沃斯上市後的三年裏,從2018年年報中的小家電業務、到2019年的清潔類小家電業務、再到2020年的智能生活電器業務,稱謂的變化折射出科沃斯對添可非同尋常的倚重。這項業務也沒有令他失望,年均銷量均超過600萬台,智能生活電器業務幾乎追平服務機器人。

一直到2021年,具備先發優勢的科沃斯和添可都在持續放量,營業總收入破百億元,歸母凈利潤超20億元。對於大部份企業來說,持續增長的背後原因分為兩塊,一是研發投入帶來產品力的提升,再是行銷增大帶來的品牌效應。

不過這個時候,家用清潔機器人領域已經不再是藍海。以洗地機為例,先是有新銳品牌追覓上市第一代洗地機產品,後有美的、海爾等傳統品牌跟進。短短2020-2022的兩年時間裏,洗地機相關品牌從兩位數暴增近200個。

掃地機器人的科技含量有多高,能夠決定科沃斯是不是一家創新公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行業內卷現象,錢程表示,懶人經濟如火如荼,科沃斯吃到了內容傳播的流量紅利,能夠先入為主去影響消費者決策,不過公司成長的根本原因,還是高科技技術。

但在去年的一場釋出會上,錢程公開炮轟掃地機器人行業,「靠抄襲得來的產品,永遠只能是形似,更談不上什麽使用者體驗。」某種程度上,這句話也暴露出行業技術門檻不高的事實。

以掃地機器人為例,產品功能早已完成了從隨機碰撞到全域規劃的叠代,基本的洗拖功能都已完善,大部份關鍵技術被開放,科沃斯甚至將自己的電機等優勢開放出來向B端經營,包括雷達、電機、鋰電池等業務。

2016 年,小米生態鏈下的石頭科技,突破了LDS SLAM 技術壁壘和激光雷達成本高昂的缺點,推出第一代全域規劃米家掃地機器人,售價不到1700元,遠低於科沃斯的同類別產品。如今,LDS激光傳感器已經成了入門款產品標配,只要預算充足,還有TOF激光傳感器、雙目視覺辨識等技術加持。

就像當初科沃斯破解戴森專利一樣,在這個行業裏,即使新技術擁有專利保護,也很難阻止後來者實作同樣的功能,行業裏「仿制+整合」成風,各大商家之間要麽卷參數要麽比功能配置,或是圍繞洗拖一體、自清潔進行一些創新,以及關乎價格的增配減配。

據開源證券表示,在電動車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激光雷達、計算平台、網絡攝影機等元器件的市場需求井噴式爆發,正帶動整個機器人產業鏈的發展,隨著產品單價快速攤薄,未來單個掃地機器人的制造成本會從1900下降到1600-1700元。

他們分別選取科沃斯旗下X1 OMNI、T1 OMNI,以及石頭科技的G10、G10s進行對比,發現這幾款主力機型推出後一直處在降價的趨勢中,目的就是為了以價換量。去年,一套降價+行銷的組合拳下來,科沃斯的產品銷售量如約增長,但產品的毛利率卻遠低於預期,降價、行銷後換來的是凈利潤大跌33%。行業的景氣度應聲下滑。

以價換量

「科沃斯和添可不是典型的科創驅動的企業,而是市場驅動的案例。」有業內人士這麽評價道,相比科創企業,他認為科沃斯的成長路徑並不一樣,後者是基於使用者需求給出的解法,並非靠技術驅動的企業。這和之前錢東奇的看法不太一樣。

理論上,需求驅動的產品,使用者更樂於付出更高的產品溢價。回顧掃地機的發展,根據GfK中怡康數據,掃地機器人的均價從1300-1500元的範圍,2020年漲到了1830元,2022年繼續上行至3210元,一些主流品牌都有均價四五千的款式。

科沃斯的董秘也曾公開表示,掃地機器人是過去5年唯一不僅沒有進入價格戰,反而越賣越貴的品類。無獨有偶,有從事掃地機器人生產的人士指出,自從2022年全能基站的掃地機成為主流,包括科沃斯、石頭、雲鯨在內的產品價格都至少翻了一番。

問題也隨之出現。掃地機的根本用途是代替人把地面弄幹凈,如果使用者的基本需求用兩千左右入門款就能滿足,那麽載入了AI、影片等繁雜功能的高端旗艦款,反而顯得雞肋。另一方面,實際上相比國外的掃地機器人,國內的溢價更高,比如iRobot最熱門單品售價在300美元以內,高配版本也只是加了自集塵這類功能。

就像前面說的那樣,當技術創新見頂,對於消費者最有說服力的就是價格,參考過去空調、微波爐的經驗,掃地機器人似乎也逃不了傳統電器以價換量的命運。

據了解,錢東奇當前再次內部創業,不過這次瞄準的是烹飪,推出「食萬」炒菜機,他對這款新產品寄予厚望,認為添可最大的機遇是在廚房革命。但如果將業務場景從地面清潔延伸到烹飪料理等領域,自然而然地會讓投資者將它列在家電公司行列,同時稀釋了科沃斯「機器人」的概念。

「人們不願意洗衣服和不願意掃地,從人性的角度是一樣的,洗衣機的滲透率應該到100%了,洗地機的滲透率還有非常大的空間。」錢東奇的想法非常樂觀,不能忽略的是,隨著傳統家電企業入局掃地機、洗地機、吸塵器、料理機、空氣凈化器、吹風機等小家電品類,也使得科沃斯難免與這些企業對比。

拉長時間維度,2019-2022科沃斯的全年研發支出從2.7億增長到 7.4億,與研發費用相比,銷售費用的增幅更甚,同期保持在研發的六倍左右,因此不少媒體分析,銷售費用高企是導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來,科沃斯都標榜自己的高科技標簽,然而就像錢東奇自己說的那樣,做消費品要研究一代,開發一代,推廣一代,和同行裏的大多數一樣,這家公司當下的重點也放在了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