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重磅揭曉 廣東:薛其坤院士捧最高獎 14個牽頭專案獲殊榮

2024-06-26科學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秋玲 李鋼 陳亮 鄭明達 林園 王丹陽
通訊員 陳鋆 李建平 廖思媚 邱清萌 華軒 鄭雪宜 費思迎 劉文琴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兩位院士捧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分別是85歲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李德仁院士、61歲的凝聚態物理領域科學家薛其坤院士。其中,薛其坤院士來自深圳,現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重磅揭曉。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獲悉,廣東有53項牽頭或參與合作完成的成果斬獲獎項,其中牽頭14項、參與39項。這14個牽頭專案分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其中,「港珠澳大橋跨海集群工程」榮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最高獎!史上最年輕!
南科大61歲「掌門人」薛其坤:
逐夢量子世界,引領立德樹人
6月24日,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領獎台。61歲的他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薛其坤2005年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同年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學副書記、校長,2022年起任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主任。
作為凝聚態物理領域享有國際聲譽的實驗物理學家,薛其坤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國際引領性重大科學突破的傑出科學家之一。他創造性地發展了分子束外延、掃描隧道顯微鏡和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的超高真空互聯系統,成就了在量子材料原子尺度可控制備和表征方面國際通用的強大實驗技術。在此基礎上,他率領團隊取得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界面高溫超導的兩項原創性科學發現。拓撲絕緣體中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是凝聚態物理領域的一次裏程碑性突破,異質結界面高溫超導的發現則開啟了高溫超導的全新研究方向,均在國際上產生巨大學術影響。
薛其坤兩次受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在諾貝爾論壇作特邀報告,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作為首位中國籍科學家榮獲國際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奧利弗·巴克利獎(2024)、國際低溫物理最高獎——菲列茲·倫敦獎(2022)。目前,薛其坤及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和高溫超導的相關研究中仍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繼續引領著這兩個方向的國際學術進展。
2020年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以來,薛其坤透過制定「明德求是、日新自強」的校訓,確立了南科大立德樹人的核心理念,提出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學發展的「三三五方略」,帶領學校成功入選「雙一流」,並成立首個與國際著名企業合作的卓越工程師學院,不斷推動南科大邁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華農4個參與專案榜上有名
記者還了解到,華南農業大學與多個單位聯合申報的4個專案榜上有名,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其中,華農獸醫學院劉健華教授參與的專案「可轉移多粘菌素耐藥基因mcr的發現及其傳播機制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該專案針對畜禽源細菌多可利斯汀耐藥率快速上升但機制不明的現象開展研究,首次發現並命名了可轉移的多可利斯汀耐藥基因mcr-1;發現了質體介導多可利斯汀耐藥基因mcr的遺傳多樣性;揭示了mcr在「動物—環境/食品—人群」全鏈條的傳播規律,證實了動物使用抗菌藥及其產生的耐藥菌可影響到人類病原菌的耐藥水平。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為中國獸用抗菌藥物減量化行動計劃的出台和有效實施提供了關鍵性科學依據。
華農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李吉躍教授參與的專案「楸樹和閩楠等鄉土珍貴樹種育種體系創新與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專案解析了楸樹和閩楠高質素基因組和族群遺傳結構,分生態區建成核心種質庫13個;揭示了高生長、耐腐性等育種目標性狀分子機制,建立功能標記輔助種質創新技術;建立良種選育和繁育技術體系,育成不同生態區專適良種33個;創新了種苗培育技術與栽培模式,提出栽培模7個、審定良種33個、獲新品種11項、發明專利13件、制訂標準11項。系列成果有力推動林木遺傳育種學科發展。
華農資源環境學院盧瑛教授參與的專案「中國土系誌與高精度土壤資訊網格構建及套用」同樣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專案首次建立了中國土族和土系劃分標準,鑒別了覆蓋全境的典型土系4351個,出版了1760萬字的【中國土系誌】,建立了中國土壤光譜庫,參與建立全球土壤光譜庫,提出了地理環境—光譜特征自適應匹配的土壤光譜預測新方法,發明了土壤三維空間變異刻畫與環境協變量優選新演算法,首次構建了中國90m分辨率高精度國家土壤資訊網格,極大地推動了土壤資源調查領域的技術進步。
中山大學領銜5項成果獲獎
獲獎名單中,由中山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5項科研成果赫然其上,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項。
由中大數學學院胡建勛等完成的「數值幾何不變量在雙有理變換下的變化」專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專案組聚焦辛拓撲與數學物理研究熱點,建立了辛流形的雙有理等價的二分法分類理論,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數學雜誌Invent.Math.上,受到國內外學者重視,為推動人們對由模空間定義的數值幾何不變量的認識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仇榮亮等完成的「重金屬汙染土壤綠色修復與安全利用技術及工程套用」專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專案組聚焦重金屬汙染農田和工礦場地的土壤綠色修復及安全利用這一世界性難題,歷經20余年聯合攻關,研發了「植物阻隔—植物提取—植物穩定」「地貌重塑—土壤重構—生態重建」等技術,建立了完整覆蓋汙染農田和工礦場地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安全利用模式,成果在國內23個省(區、市)套用推廣,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為全球土壤汙染修復及環境管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林天歆等完成的「膀胱癌精準微創智能診療技術創新與推廣套用」專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專案組首創膀胱癌人工智能數碼化診斷新技術,研發了國產手術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系統,打破了技術壁壘和外國壟斷,目前已在全國600多家醫院套用,全方位提升了中國膀胱癌診療水平以及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素。
另外,中大腫瘤防治中心曾木聖等完成的「EB病毒致癌分子機制與靶向幹預」專案捧回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大腫瘤防治中心馬駿等完成的「鼻咽癌精準防治策略的創立及推廣套用」專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獲獎代表訪談
中腫兩獲獎專案 劍指「廣東癌」防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註意到,廣東牽頭的14個獲獎專案中,有兩項科研成果「劍」指鼻咽癌這個「廣東癌」,均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簡稱「中腫」)牽頭,分別是曾木聖團隊的「EB病毒致癌分子機制與靶向幹預」專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馬駿院士領銜的「鼻咽癌精準防治策略的創立及推廣套用」專案,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這兩項成果有何亮點?於廣東乃至全球鼻咽癌患者而言,將有哪些獲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分別專訪了專案負責人曾木聖和馬駿。
曾木聖 鼻咽癌疫苗有望三四年後進入臨床研究
「獲此殊榮,非常高興,很激動!」曾木聖24日接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透露,若順利的話,三四年後鼻咽癌相關疫苗將進入臨床研究。
已在鼻咽癌防治領域深耕30多年的曾木聖,是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腫瘤病毒感染、致癌機制與免疫調控、腫瘤疫苗研發以及腫瘤分子成像和靶向治療研究。他告訴記者,此次的獲獎專案,希望能為鼻咽癌預防性疫苗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的研究階段,在動物模型上做了一些重要工作。動物實驗顯示,鼻咽癌預防疫苗產生的綜合性抗體,對病毒感染的預防作用,效果還可以。」曾木聖說。
他感慨道:「鼻咽癌預防性疫苗研究是長期的、艱辛的工作。一旦成功,將是為數不多能預防癌癥的又一個疫苗。」據他介紹,專案圍繞中國華南EB病毒相關鼻咽癌高發但缺乏高效篩查手段和上市疫苗的難點展開攻關,突破基礎科學瓶頸。成果破解EB病毒上皮感染受體50年未解之謎,奠定EB病毒疫苗設計分子基礎;研制EB病毒候選創新疫苗,有望實作EB病毒相關疾病的防治。
據介紹,鼻咽癌又被稱為「廣東癌」,每年全球約有新發患者13萬人,接近50%的發病人數在中國,其中又有近半患者在廣東。因此,鼻咽癌疫苗研發意義重大。
馬駿 為鼻咽癌患者諸多臨床問題給出解法
「這次國家科技進步獎對我和團隊來說,是極大的激勵與鼓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表示,針對鼻咽癌的診斷與治療,專案實作多項重大突破,幫助患者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比如早發現腫瘤、提高療效和降低毒副反應等。
「專案最大的亮點就是實用性強。」馬駿表示,獲獎專案針對鼻咽癌患者的臨床問題給出答案,並且得到了國內、國際社會的認可。
他介紹,專案建立了鼻咽癌篩查新方案,被納入國家衛生健康委癌癥早診早治規範;明確了化療聯合放療的合適時機及方案,創立了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增效新模式,五年生存率從78%提高到88%;制定了縮小放射治療範圍和豁免同期化療的減毒治療新策略,治療後遺癥發生率從46%降低至17%。眾多研究成果被國際指南采納,成為國際標準,在全球推廣套用;提高了中國鼻咽癌診療的同質化水平,也提高了中國鼻咽癌診療的國際聲望。
其中,鼻咽癌增效減毒研究成果,有利於提高患者療效,並且改善患者生活質素。在北京協和醫院和解放軍總醫院等國內134家和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法國Gustave-Roussy癌癥中心等國外(北美、歐洲、東南亞等)19家知名醫院推廣套用,受益患者達4.5萬人/年。
「透過這些研究,我們培養了許多年輕的科研工作者,接力勇攀高峰。」馬駿還談道,經過專案的錘煉,將來這些優秀的人才可以更好地為鼻咽癌的臨床和基礎科研作貢獻。「凡是過往,皆成序章。我也覺得身上的責任更重了。」馬駿說,透過這個專案的評價申報,團隊也厘清了工作目標,在鼻咽癌領域依舊有很多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
國家大獎閃耀廣東科技力量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京召開,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揭曉。黨中央號召,全國科技工作者要向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及全體獲獎人員學習。
翻閱沈甸甸的獲獎名單,我們清晰看到一位位鮮活、閃亮的榜樣人物名字。其中有不少來自廣東。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殊榮由兩位院士捧得,凝聚態物理領域享有國際聲譽的實驗物理學家、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院士居其一。61歲的薛其坤更成為該獎項設立以來最年輕的獲得者。
會上揭曉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中,廣東牽頭的14個專案榜上有名。這一串串獎項上,也都鐫刻著一個個科創者的名字。
細數廣東省的獲獎專案名單,不難發現,14個牽頭專案中,來自廣東高校的有8項,占據「半壁江山」。由此可見,廣東的高校力量,依然是廣東創新的主力軍。
中山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此次斬獲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成果專案多達5個。華南理工大學則以「高效發光玻璃復合光纖激光器關鍵技術及套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也是此次廣東唯一牽頭獲得國家技術獎發明獎的單位。
作為廣東高校的代表,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堅持「四個面向」,自覺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並將科學研究方向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近年來均取得了一大批卓越科技成果。
高校,尤其是頂尖研究型大學,既是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同時也是推動前沿科學技術發展的中堅力量。
從獲獎情況中,我們還可以發現,廣東創新人才培養成效顯著,高層次人才引進成績斐然。
這得益於人才強省建設「五大工程」(戰略人才鍛造工程、人才培養強基工程、人才引進提質工程、人才體制改革工程以及人才生態最佳化工程)的紮實推進。廣東厚植人才沃土,積極推動引才機制,做好人才服務工作,讓高端人才引得來、留得住。
另外,廣東在研發經費、人員投入方面,也非常舍得下「重本」——
數據顯示,2023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39%,全省研發人員突破135萬人,連續七年全國第一,相比2013年研發人員數量翻了一倍……位居全國首位的主要科技指標,有力支撐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七年排名全國第一。
從獲獎名單來看,我們還註意到,廣東很多科研成果服務於國家發展戰略、立足於解決廣東發展的實際問題。例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木聖團隊、馬駿院士團隊致力於鼻咽癌這一「廣東癌」防治,在診斷與治療方面實作多項重大突破。
又如,針對芯片等「卡脖子」技術,廣東工業大學牽頭的「面向高效能芯片的高密度互連封裝制造關鍵技術及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值得註意的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終端有限公司作為參與合作單位共取得8項獎勵,可謂收獲頗豐。
再如,廣東省提名的「港珠澳大橋跨海集群工程」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港珠澳大橋最大的作用就是促進硬聯通,在此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最佳化。一橋飛架三地,數年間,「一小時工作圈」逐步形成,粵港澳理念對接、規則對接和標準對接的步伐越來越快,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有目共睹。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抓創新不問‘出身’,能給國家作出貢獻的,就是最重要的」。
科學事業,薪火相傳,才能拾級而上、登高望遠。
廣東歷來重視人才,無比珍視第一資源。今年2月18日,全省高質素發展大會設人才專題分組討論會,提到要緊抓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重大機遇,始終視人才為珍寶,堅持全球視野、需求導向,進一步高標準精準引進人才;堅持固本強基、提質培優,進一步高質素自主培養人才;堅持授權賦能、提升服務,進一步最佳化人才發展生態。第一經濟大省誠摯邀請海內外人才走進廣東、選擇廣東、創業廣東、紮根廣東,在推動產業科技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熱潮中,揮灑奮鬥激情、迸發創新活力、書寫精彩華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讓我們響應號召,向各位獲獎者學習,爭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創造者、建設科技強國的奉獻者,在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火熱實踐中匯聚磅礴力量。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黎秋玲 李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