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海岸線曾經是大量牡蠣礁的家園,這些牡蠣礁增強了生物多樣性,穩定了海岸線。由於過度捕撈,牡蠣數量下降了幾個世紀,現在,恢復舉措對於恢復這些重要的棲息地至關重要。
歐洲曾經盛產的牡蠣礁現在大部份已被毀壞,它們是旨在恢復其重要生態作用的修復工作的重點。
新的研究表明,牡蠣曾在歐洲大部份海岸線上形成廣泛的礁石,但這些復雜的生態系在一個多世紀前遭到破壞。
這項研究以18、19世紀的文獻為基礎,揭示了歐洲的扁平牡蠣形成了由活殼和死殼組成的大型珊瑚礁,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棲息地。
如今,這些牡蠣大多以分散的個體形式存在,但研究人員發現,從挪威到地中海,幾乎到處都有牡蠣礁的證據,覆蓋面積至少有170萬公頃,比北愛爾蘭的面積還要大。
歐洲扁牡蠣。 圖片來源:Stephane Pouvreau / Ifremer
這項研究由雅息特大學和愛丁堡大學領導。
原生牡蠣礁創造了自己的生態系,充滿了多種多樣的水下生物--與周圍地區相比,它們支持著更多的物種。除了為近 200 種記錄在案的魚類和甲殼類物種創造家園外,牡蠣還在穩定海岸線、養分迴圈和水過濾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只成年牡蠣每天可過濾 200 升水。
歐洲各地都在開展恢復專案--由 ZSL 及其合作夥伴領導的野生牡蠣專案等小規模棲息地恢復專案是這些重要生態系在國際範圍內回歸的重要基石。
然而,恢復工作需要在歐洲大陸各國政府和其他決策者的支持下擴大規模。
牡蠣礁已基本消失,但仍能發現牡蠣群。 圖片來源:Stephane Pouvreau / Ifremer
雅息特大學的露絲-瑟斯坦(Ruth Thurstan)博士說:"人類活動對海洋的影響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這使得我們很難發現我們的海洋生態系過去是什麽樣子,這反過來又阻礙了保護和恢復。今天,在英國很少有人見過扁平牡蠣,而這正是我們的本土物種。 牡蠣仍然存在於這些水域中,但它們很分散,它們建造的礁石也已不復存在。我們往往認為海底是一片平坦的泥濘地帶,但在過去,許多地方都是由復雜的活珊瑚礁組成的三維景觀,而現在我們的集體記憶中已經完全消失了。"她是凸海景調查專案的成員之一。
肯特郡惠特斯特布爾 1) 出海的船只 2) 挖泥船 3) 牡蠣袋 4) 疏浚 5) 牡蠣上岸。 圖片來源:倫敦新聞畫報有限公司/瑪麗-伊雲斯
由於其經濟和文化意義,牡蠣在歷史記錄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報紙、書籍、遊記、登陸記錄、航海圖、早期科學調查以及對漁民的采訪。
瑟斯坦博士正在繪制過去海洋變化的地圖,這是凸面海景調查的一部份。
"我們發現牡蠣礁最集中的地方在北海。記錄顯示,在現代法國、丹麥、德國、荷蘭、愛爾蘭共和國和英國的海岸線上存在著大量的牡蠣礁。"愛丁堡大學名譽研究員 Philine zu Ermgassen 博士說:"牡蠣礁的生長速度很慢,新的牡蠣層層疊疊地堆積在它們前輩死去的貝殼上,但過度捕撈對它們的破壞卻相對較快。這造成了我們海底的根本性重組和'扁平化'--移除了繁榮的生態系,留下了一大片松軟的沈積物。"
"我們現在能夠定量描述牡蠣礁在受到影響之前的樣子,以及它們所形成的生態系的空間範圍。這些區域面積巨大,牡蠣結殼厚實,爬滿了其他海洋生物。"
編譯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