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湖南「神童」,8歲上初中、13歲讀大學,母親卻說:我恨不得他死

2024-08-20科學

在我還小的時候,就聽過一位湖南「神童」的故事。

大人們經常拿那位「神童」激勵我們:你看看那個孩子,多厲害,13歲就考上了大學,17歲就進中科院碩博連讀,你們也要好好學習。

那時候,我對他很是好奇,是怎樣一個人,可以這麽優秀?

只是沒過多久,就聽到了關於他退學的訊息。後來有機會,我才了解到他的「傳奇經歷」。

8歲上初中、13歲讀大學、17歲進中科院,母親卻曾說,我恨不得他死。

他到底有著怎樣的非凡人生呢?

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他第一次被人刮目相看,並被冠上「神童」的稱號,是在媽媽工廠裏。

那時候,他還不會走路,自己坐在地上寫寫畫畫。一位員工走過來,開玩笑問他:「你會寫字嗎?」

魏永康點了點頭。

這麽小就會寫字?員工頓時來了興致,他指著手裏的花生說,你要是寫對一個字,我就給你一粒花生。

於是,魏永康在員工目瞪口呆的表情中,一口氣寫了近100個字,而且沒有一個出錯。

他的光輝事跡,很快被眾人所知,並且獲得「天才」、「神童」的稱號。

4歲時,他報名讀小學。

瘦瘦小小的他,憑借熟練地計算10以內加減乘除、3位數乘除以及分數的演算法,為自己爭取到了一個提前上學的機會。

要知道,我輔導五年級侄女分數的計算,都費了老大的勁。而他才4歲,就對這些信手拈來,真的不愧是位「天才」。

接著,8歲時,他連跳幾級,進入重點中學上初中。

13歲時,他以驚人的天賦,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名噪一時,成為當時媒體大肆報道的「神童」。

在媽媽曾學梅的心裏,一直有個「科學家」夢。兒子是她的驕傲,也是她的希望。

媽媽覺得,兒子這麽優秀,將來肯定是要當科學家的。那麽,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分走他的心。

於是,在魏永康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幾乎包辦了一切,也切斷了他與外界的一切聯系。

甚至為了不讓兒子交朋友、亂出去玩浪費時間,媽媽親自接送上下學。

甚至為了兒子吃一頓中飯,她每天上下班來回奔波30公裏,做飯、送飯,風雨無阻。

魏永康在學習方面,確實「吊打」同齡人,但在生活方面,卻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17歲時,魏永康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

而這也意味著,他要離開湖南,離開家鄉去往外地。

可能是正值青春期,魏永康多少到了叛逆的年紀。他執意不肯媽媽再跟著自己陪讀,而要一個人去上學。

拗不過他,媽媽只好同意。

而這一去,讓「神童」魏永康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由於從未有過生活經歷,他日常的表現,讓老師同學難以忍受。

不是找不到自己的襪子,就是亂用別人的牙刷,還穿著別人的鞋到處亂跑卻不歸位。不打掃房間也不洗澡,身上、房間總是一股臭味......

除此之外,他除了課本知識,別的知識似乎難以跟上,因而無法達到學校的要求。

2003年,中科院將他勸退回家。

在接受采訪時,看著一直以來冠以「神童」稱號的兒子跌落神壇,科學家的夢想也遙不可及,又氣又恨的媽媽,脫口而出:「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沈澱幾年後,魏永康又考了別的學校的研究生。畢業工作後,他娶到了讓自己心動的女孩,並生了2個可愛的孩子。

當了十幾年神童的他,又用了十幾年時間,回歸到普通人的生活。

如果一開始,媽媽把他當成一個「有天賦的普通孩子」對待,放手讓他自然成長。也許,魏永康的人生,會是另一番模樣。

不過好在,在他從「神童」變成一個「普通人」後,媽媽也有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做法,並且放手,允許他一步步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她心中期望的樣子。

就在我們以為,他的傳奇經歷,會以回歸平淡而淡出公眾視野時。2021年11月,一個訊息,再次讓大家註意到他。

可惜,這是一個悲傷的訊息。

由於突發心肌梗塞,他不幸離世。

那個2歲認識上千字、8歲上初中、13歲考重點大學、17歲被中科院錄取的「神童」,就這樣,在匆忙中謝幕,畫上了人生句號。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其實也要明白,愛孩子,期望他將來過得好、有出息,這是我們做父母的本能。

但如何愛,卻是一門藝術。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和全方位的保護,而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自立、如何面對生活的挑戰,以及如何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

愛,有時意味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經歷風雨,學會堅強和自我成長。

這樣,不管孩子是天資平平還是天賦異稟,他將來,都能過得很好,活出自己的價值。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