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榮獲重大科技成就獎!安徽高校兩名學者受表彰,均為院士候選人

2024-03-10科學

前言。

近日,一則大新聞讓安徽科技人自豪不已。2022年1月11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創新大會召開,會上宣布了安徽省2021年度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的相關情況,更重要的是,頒發了安徽省第十屆重大科技成就獎。

這份殊榮被安徽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全勝宣布頒發給了兩位來自我省的高校學者,分別是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的宛曉春教授,以及安徽大學等離子體工程與技術專業的教授、黨委書記、校長助理-匡光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學者都在此前的中國工程院「十四五」候補院士評選中脫穎而出,有著入選「中國工程院候選院士」的可能。

這兩位院士候選人不僅在業內有著極高的聲譽,也都是本土人才,毫無疑問,他們已然成為了安徽科技領域的封面人物,有關他們的學術成果和科研精神也再次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註。

一、宛曉春教授。

宛曉春,1960年2月生於安徽明光,1985年在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留校工作,現已是安徽農業大學茶學教授、博士導師、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他長期從事茶學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茶業科技評價與產業化研究。

他領導的茶樹與茶葉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茶文化事業和茶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新平台,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專註於茶樹與茶葉生物學的研究機構。

經過40年多年的積累和砥礪,「宛曉春菌」已成為茶學領域的標桿品牌。

他率先繪制了中國茶樹基因組圖譜,並深入開展了茶樹和茶葉基因組學、轉基因與基因編輯技術、茶樹及其共生菌群研究等前瞻性研究,為茶樹高效育種和茶葉生產提供了理論支撐和新技術。

他牽頭制定了【茶葉分類】國際標準,為中國六大茶類分類體系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奠定了基礎。

他還多次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承擔了國家「973」、「863」等多項國家科技計劃任務,獲得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等多項榮譽。

作為第一完成人,他牽頭制定了茶樹基因組中重要轉錄調控因子和共生固氮菌的多組學研究,對揭示茶樹固氮菌共生機制和茶葉主要呈味物質生物合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這項工作首次揭示了茶樹與共生固氮菌間固氮固磷的高效協作關系。

從實驗室研究到現場延展,他率先將茶樹轉基因育種技朧套用於茶樹抗病研究,成功研發出多個抗病菌轉基因茶樹新品種,在國內多個茶產區進行了規模種植和效益評估,為中國茶樹長勢弱、易感病害的現有品種提供了新的技朧支撐,解決了茶業在生產上的技朧瓶頸問題。

他又率先開展了茶樹主要抗凍基因的研究,采用基因編輯技朧成功構建了茶樹抗凍品種,可以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實作茶樹規模化種植,為中國茶葉資源豐富地區茶葉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奠定了技朧基礎。

他率先研發出多個茶葉優質品種和生態茶葉種植技朧,並在安徽九公山、江蘇陽澄湖、寧波天馬山等地進行試種,無人機噴灑、精準施肥、無甲醛熟茶餅生產線等先進器材投用,使當地村民收入大幅提高。

茶茶品牌「宛曉春」已獲得農業農村部天然林下茶產業技朧體系國家示範館的認定。

宛教授多年來一直利用自己的學術優勢為天然生態型茶園技朧體系的建設和推廣走出「宏觀」,並作出了突出貢獻。

透過對山茶油樟天然林下種植模式的探索和創新,他創造出了茶樹和紅杉互相補、林下養養蟲互補的生態模式。

這種模式不僅大振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使茶產業與紅杉、養蟲產業良性迴圈互惠,實作了農業產業結構的最佳化調整。

宛教授的茶樹品種和生態茶葉育種技朧提出的茶園建設和管理標準和示範,不僅解決了茶葉行業長期存在的「以化肥農藥為主」、「管理粗放無序」、「茶園老化」等問題,為「綠色、有機、生態」茶葉產業發展提供了前沿技朧和支撐。

宛教授率領他的團隊深入「大數據」視野,借助大數據有效處理和分析技朧,推出了一套「大數據+茶園管理」的理念和技朧。

依托這一理念,他的團隊開發出了一款適合農民操作的資訊化無人機植保噴灑裝備,代替傳統人工植保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二次汙染」,實作了茶葉病蟲害精準防治。

在本次科技創新大會上,宛曉春教授未能出席領獎,但他充滿激情的感謝信透過現場亮相了出來。

這位高校教授一改常規學究姿態,滿篇感謝信幾乎處處體現出熱衷科研、積極奉獻的「工匠精神」。

他首先感謝黨和國家對科學事業的高度重視和長期大力支持。

他表示,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科學研究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科研工作者才有了更好的創造條件,更有了實踐平台,這些平台促使越來越多的「工匠」踏實耕耘,不斷讓科技煥發新生機。

宛教授還感謝學校領導和同仁對自己工作的大力支持。

他指出,正是在學校領導的正確引領和同仁的協同努力下,科研工作才能行穩致遠,他希望在「宛曉春菌」的感染下,越來越多的師生走好科研「第一公裏」。

面對榮譽,他也十分謙遜:「這是團隊合作的結果,更是鞭策我更要以科研也為例,引領師生們在科研第一線,帶著學生一起走好科研之路」。

二、匡光力教授。

匡光力,1959年出生在安徽霍山,現為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擁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榮譽。

他在安徽大學的工作生涯更像是一次嶄新的飛躍,不僅帶領學校實作了雙一流建設良好開局,也在國際制約性核聚變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

匡光力在2001年赴歐洲熱核研究中心合作研究,是歐洲托卡馬克和亞洲國際聚變專案的骨幹成員。

他還曾在英國牛津大學等研究機構進行存取學習。

回國後,他在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從事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成為中國研究聚變的資深專家之一。

從2011年起,他成立了「清潔核聚變能研究中心」,並成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技朧負責人。

匡光力在國內率先提出采用受限中等等離子體的方案作為第二階段HCS的方案,並成為了ITR-2的聚變物理負責人。

ITR-2已於2021年6月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成功實作一批等離子體高溫高約束束縛狀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作核聚變受限等離子體的小型黃金比例器材。

匡光力還率先探索了磁約束聚變裝置中的宏觀波模擬和軟X射線診斷方法,為實驗室等離子體物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視角。

匡光力還在聚變超導磁體設計、聚變等離子體數值模擬、聚變診斷技朧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科研成果。

他首次提出了一種由斜裂並聯和減半扭曲的繞制技朧,有效提高了高扭曲率超導磁體的綜合效能。

在聚變等離子體數值模擬方面,他提出了一種新的耦合演算法,並在多個國際流體程式碼上驗證其有效性。

這種耦合演算法被廣泛套用於國際聚變等離子體研究中。

匡光力參與研發的軟X射線線陣列診斷裝置已經在IHEP-Tokamak裝置上使用,具有低雜訊和高空間分辨率,為研究等離子體高溫和壓力提供了重要條件。

此外,匡光力還透過解析解法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於磁約束聚變裝置的非線性波相互作用機制,為理解聚變等離子體中的混沌現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基於這些科研成果,匡光力獲得了多項省部級獎勵,上一屆院士增選改革後,他獲得了中國工程院增選通知。

雖然最終未成功當選,但也讓他更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堅持不懈地走上創新之路。

匡光力已在聚變領域發表了400多篇學術論文,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關註和好評。

他還擔任過國際聚變研究機構軟X射線工作群組副組長等職務,為中國在國際聚變領域的影響力提升做出了積極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他還一直關註著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聚變科技的普及,先後指導了40多名博士和博士後,組織過多次國際聚變研討會,在多個高校開設了面向全校學生的聚變課程,培養了一大批聚變領域的專業人才和理解者。

匡光力的團隊還研發了多項國內領先的聚變診斷裝置,包括高空間分辨率線陣列,高訊噪比軟X射線探測器等。

三、作者認為。

在安徽科技人的心目中,院士是最高的一道風景線,實作「破天荒」的「雙提名」,無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大事。

安徽高校的兩位教授均為我校的校領領導,這在某種程度上凸顯了我省敢於培養年輕幹部,敢於挑戰高校固有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我省對高校人才的重視和扶持。

尤其是匡光力,在已經超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