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生產力」發展與「知產力」發展

2024-08-30科學

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知產力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作者 | 劉芳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編輯 | 布魯斯

每一次生產力大發展都伴隨著知產力的發展。

縱觀歷史,以其中最為充分體現科技創新能力、水平、推動社會發展的專利制度為例,在歷次工業革命中,知識產權體系中的專利制度發揮了激勵創新、排程生產力要素配置、實作經濟增量的優勢功效。

最早的專利制度在威尼斯出現。筆者搜集到最早的專利文獻亦是意大利物理學家發明的伏打電堆。這份1800年的專利文獻,只有純技術構成與驗證的說明書和附圖,沒有權利要求。它體現了「Litterae patentes」的原意,對於該技術、該產品,具體描述技術內容、公開宣示特權、獲得壟斷,已足夠保護創新。

01

起步階段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後期,以英國為代表,進入「蒸汽時代」。至此,英國專利制度已存在了百余年,社會對於專利制度已有認知基礎。 珍納紡紗機、瓦特的蒸汽機均申請了專利並得到授權保護。 珍納紡紗機代替了手工勞動,據此設立了紡紗工廠。世界首次從手工模式走向工廠模式。瓦特持專利權拿到 「風險投資」,開始生產各種蒸汽動力的基礎器材。

這些器材冶煉、采礦、機械加工、交通運輸被廣泛套用,提高了基礎設施水平的英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從專利文獻看,全球專利總體處於起步階段。歐專局數據庫檢索顯示這個時期各類專利公開數據8700多件,發明專利檔構成依然處於「原生態」。比如瓦特1782年提出的蒸汽機專利,詳盡地給出了創新技術機械結構、工作機理以及樣機範例,為純技術的檔,也沒有現代的權利要求,專利檔停留在「Litterae patentes」原始的功能上。就這些創新技術形態與對應的產品、產業看,這樣的公示性「純技術檔」暫已滿足保護作用。

02

成熟階段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後30年,歐美率先由「蒸汽時代」進入 「電氣時代」。一系列革命性突破的技術使生產力再一次得到大幅提升,經濟增量顯著。歐洲多國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多個國家陸續建立專利制度,發揮著專利制度的優勢。這時期大面積、多領域的工業革命,促使專利體系發展:多國達成共識訂立了【保護知識產權巴黎公約】。該【條約】的訂立方便發明人獲得專利保護,進一步促進了創新,推動了全球創新技術傳播與經濟發展。

瀏覽這期間的專利數據,令人感嘆:這時期可謂群星璀璨,若幹跨世紀的國際公司更是多見這些大發明家名字、身影。不僅耳熟能詳的大發明家們都躍然在專利文獻裏,他們也是著名企業家。化工領域的巴斯夫得益於染料創新的發明家們; 愛迪生 持專利,得到摩根家族投資,制造燈泡走進千家萬戶,而電氣領域還有 西門子 ;汽車工業赫赫有名的 卡爾·平治 戴姆勒 邁巴哈 等等, 他們都是發明家

歐專局數據庫顯示這個時期各國專利申請總量數百倍的擴增,達到近5百萬件。更重要是,專利檔已不再僅是純粹的技術說明,出現了更體現法律規則與運用的權利要求。技術發展、產業的環境改變著專利競爭,推動了專利檔法律要素增加,專利體系的知產力專業價值空間已在構建。

03

發力階段

第三次工業革命,從20世紀4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資訊時代」。原子能、電子電腦、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中最具劃時代意義的是電子電腦的迅速發展和廣泛運用。這個時期,不僅多國更新專利制度,步入更為現代、科學的階段,而且產業格局全球化推動多國協調締結了【專利合作條約】。該【條約】對於激發創新活動、擴散先進技術傳播、推動新技術快速升級、各國專利制度銜接和協調產生了巨大的作用。

再覽全球專利文獻,專利檔構成和質素顯示出整個體系日漸科學、合理。以全球第一台電子電腦ENIAC專利文獻為例。ENIAC於1946年誕生, 1947年申請專利 說明書長達103頁,附圖90多幅,權利要求具有多個保護主題、達148項。 即使以在近80年後的當下來看,這份檔亦為 高質素專利 :檔透徹完善、提煉布局到位,覆蓋產業產品、行為形態,具有豐富的法律要素、強烈的法律張力。明顯地,這個時期的技術發展、產業格局、過程中圍繞若幹專利爭議的司法實踐推動了專利質素的提高,促使專利自有的力量增強。

中國於20世紀70年代末進入改革開放,跨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快車。1984年頒布專利法後,技術創新興起、專利制度體系逐漸完善。企業創新主體在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的技術創新更是快速發展,到20世紀末逐步成為國內外專利申請主要的力量。在1945~2000年期間,全球各類專利公開數據近5千萬件。另外,產業經濟活動中知產力在深化,上世紀50年代專利聯營已在美國出現。知識產權經濟內容、法律內容的個性價值逐步彰顯。至此,第三次工業革命期間,知識產權的專業服務能力全面形成,知產力的經濟價值提高、法律競爭提升、發展空間增長。

04

豐碩階段

自21世紀開始,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技術生物、量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技術日漸成熟,有稱 「人工智能時代」、「新能源時代」等。全球各大洲均為專利制度所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專利制度。其中, 盡管中國建立專利制度晚,但是發展最快 。自進入21世紀, 中國在全球專利體系中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7年, 國家知識產權局成為全球IP5局之一 ,參與國際規則協調與制定。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釋出,多個行業技術創新快速發展,成績斐然。據歐洲專利局2020年釋出的 「專利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助力數據驅動經濟的全球技術趨勢」數據看,2010年至2018年中,中國相關專利增長最強勁,中國已經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專利的全球領先者之一,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平均增速的兩倍。在行動通訊、人工智能領域,從WIPO近來公布一些報告看,華為、百度、騰訊等創新主體的專利量已經占據世界一線的位置,展示這些領域中國創新投入增大、創新能力增高。

不僅數量還有強度。近年來,涉及專利爭議的訴訟種類、跨國訴訟、多國多地平行訴訟、標準必要專利特許爭議等等增多,面向整體產業、產業鏈、全球性的專利競爭激烈。知產的力量在技術與產業競爭中已達前所未有的強度和廣度。

05

多品類、再發展

以上僅沿工業革命的歷史軸線選擇典型技術、對應專利檔小結了知識力的發展。

從歷史到當今,在生產力發展中,更多品類的知識產權力量也發揮著作用。比如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相關條例,促使「資訊時代」產業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時代」新技術發展也推動了知識產權保護新品種發展,比如數據產權、AIGC著作權、發現權等都拓展著知產力範疇,知產力運用也在賦能產業發展。

再一個維度看,每一次工業革命不僅是技術革命,也在改變經濟模式甚至是社會結構。比如,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工廠模式;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社會組織變化,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部門逐步分化、發展;第三次工業革命開辟、發展了第三產業,改變了商業模式;第四次工業革命,數碼化技術快速、全面地調整社會生產要素重新配置,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社會活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因此,新生產力發展推動知產力發展,知產力發展也作用於生產力發展。進一步地,新生產力發展帶來社會組織、產業生態的疊加變化更為推動著知識產權空間構建升級,而知識產權更是滲透在社會各個層面。

隨著新質生產力發展,知產力的作用將更加凸顯。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知產力立場)

封面來源 |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