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學研究】幹細胞培養新策略:提高外囊泡產量並增強其抗衰能力

2024-01-13科學

前言:間充質幹細胞(MSC)來源的細胞外囊泡(EV)是調節周圍組織微環境的重要訊號分子,內含多種訊號物質,如訊號蛋白、miRNA、RNA和DNA等。近年來,EV在抗衰和臨床治療中表現出顯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幹細胞治療可能引發的炎癥反應、血管堵塞和疾病傳播的風險,備受業界青睞。但如何獲取高質素的EV是臨床套用和產業化生產中亟需突破的瓶頸問題,值得深入探究。

傳統獲取MSCs-EVs的主要方法是血清饑餓培養(SC),但SC可能存在減緩細胞增殖、誘導細胞雕亡和囊泡質素不高等局限,減弱EVs的治療效果。因此, 科研人員提出了一種連續營養供應培養(CC)的新策略來獲取EVs,透過使用化學成分確定的培養基持續給MSCs提供各種營養物質和生長因子,改善EVs的生長條件。 透過與SC策略比較,發現CC策略可以有效地抑制MSCs的自噬和雕亡,提高EVs產量;透過小鼠UVB光老化實驗,證明CC-EVs可促進細胞增殖,抑制慢性炎癥反應,抗衰老作用更佳。

1.CC策略帶來高產量、高質素的EVs

本研究CC策略采用Regenα-Geek的UltraMedia®無血清培養基,SC策略則選擇Gibco的DMEM/F12培養基。臍帶來源的組織長出原代MSCs後,置於含有5%CO2的培養箱中於37℃中傳代培養,並於細胞融合至80%時獲取細胞上清液,采用超速離心法收集EVs(圖1a)。透過電鏡發現,顆粒呈圓形具有雙層膜結構(圖1b),尺寸多數為30-150 nm(圖1c),另外,蛋白質墨點法確認這些顆粒存在典型外泌體標記物(圖1d),最終確認收集到的顆粒為MSCs來源的EV。在同體積細胞上清液和分離方法下,CC-EVs的蛋白質含量明顯較高(圖1e)。另外,每個CC-MSC衍生的EVs數量約為2.4 × 105個顆粒,約為SC-MSC的1.4倍(圖1f)。 CC-EVs的濃度約為1.4×1012個粒子/mL,產量顯著提高,特別在30–150nm尺寸範圍內,其數量差異最明顯(圖1g/h)。

圖1:CC-EVs和SC-EVs的表征及產量情況

探究CC策略促進EVs形成的機制,首先檢測MSCs的狀態差異。CC-MSCs自噬標誌物LC3 II(圖2a/b)和雕亡重要標誌物PARP(圖2a/c)表達較SC策略均降低;流式細胞術結果顯示,CC-MSCs總細胞雕亡率與SC-MSCs相比下降了2.85%(圖2d)。其次,對參與EVs形成與釋放的蛋白質進行了分析,發現CC策略可上調內吞體分選轉運復合體(ESCRT)的重要蛋白表達,如HRS和TSG101,並加速MSCs的膜轉運和EVs的形成,此外,CC-MSCs還表達更高水平的Rab27a和Rab27b蛋白(圖2e/f/g), 表明CC策略刺激Rab27蛋白的合成,以加速EVs前體向質膜(PM)轉運。

圖2:CC-MSCs和SC-MSCs的狀態差異

最後,對細胞膜融合過程進行探討。CC-MSCs膜表面的四跨膜蛋白(CD81、CD9和CD63)強陽性細胞百分比更低(圖3a/b),胞內四跨膜蛋白的含量更高(圖3c/d),證明CC-MSCs有更多含有四跨膜蛋白的PM被內吞形成EVs前體。透過電鏡捕獲的影像可看出, CC-MSCs內的多囊泡體(MVE)數量多且形態更加成熟 (圖3e/f)。

圖3:CC-MSCs和SC-MSCs的膜融合分析

由此可見,CC策略可以抑制MSCs的自噬和雕亡狀態,上調EVs相關膜轉運蛋白的表達,加速MSCs內小分子訊號物質的轉運和對外釋放,促進MSCs釋放更多的EVs。

2.CC策略來源的EVs具有更強的抗衰老能力

UVB光損傷的皮膚修復主要涉及人上皮成纖維細胞(HEF)的再生和遷移。將HEFs與紅色熒光示蹤劑PKp6標記的EVs孵育24小時後,檢測到HEFs核周圍含有紅色熒光顆粒(圖4a)。CCK-8法顯示CC-EVs改善光損傷的細胞增殖的效果更好(圖4b),並采用BrdU ELISA試驗再次驗證,CC-EVs促進衰老的HEFs進入S期合成DNA,表現出更強的增殖能力(圖4c)。劃痕愈合測試顯示,用CC-EVs處理老化細胞,其傷口愈合速度更快(圖4d/e)。

圖4:EVs對HEFs的再生和遷移影響

β-半乳糖苷酶(β-gal)染色顯示,UVB照射誘導HEFs衰老(圖5a)。EVs與衰老HEFs 共培養48小時後,細胞中的β-gal活性顯著降低(圖5b),導致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分解的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表達下調(圖5c),I型膠原合成增加(圖5d),並且衰老細胞中p53的表達水平降低(圖5e/f),受損的DNA得到修復。 這說明EVs具備抗衰能力且CC-EVs表現更佳。

圖5:EVs改善HEFs的衰老狀態

動物實驗中,光損傷的KM小鼠上皮明顯增厚粗糙,真皮纖維分布紊亂,皮膚附屬器減少,經CC-EVs和SC- EVs治療後皮膚均變得明顯光滑,曬傷瘢痕得到有效修復(圖6a/b)。Masson染色顯示,CC-EVs治療組的小鼠上皮厚度顯著減少,膠原纖維再生,皮膚附屬器再生並均勻排列(圖6c/d)。為研究EVs在皮膚老化和膠原再生方面的分子機制,對皮膚蛋白質樣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CC-EVs顯著抑制組織中MMP1合成,下調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表達,啟用NF-κB訊息傳遞通路,減輕慢性炎癥反應。此外,CC-EVs顯著上調轉化生長因子(TGF-β)的表達,促進皮膚組織中I型膠原蛋白(COL I)再生(圖6e/f)。

圖6:CC-EVs和SC- EVs在KM小鼠實驗中的表現

miRNA在許多生理和病理狀態的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對CC-EVs與SC- EVs的miRNA進行多方位分析比較:主成分分析(PCA)因子顯示,PC1和PC2清楚地分離兩組EVs的miRNA表達譜(圖7a);Venn圖顯示CC-EVs有663個miRNA,SC- EVs有552個miRNA(圖7b);透過熱圖揭示兩組EVs的miRNA差異情況,共有125個miRNA表達顯著差異,55個miRNA在差異倍數分析顯示CC-EVs中有46個上調(83.6%),9個下調(17.4%)(圖7c/e)。 由此可見,CC-EVs與SC- EVs存在差異表達的miRNA。

圖7:CC-EVs與SC- EVs的miRNA分析

另外,miRNA相互作用網絡圖(圖7d)中顯示,CC-EVs中有多個miRNA靶向NF-κB訊號通路下調衰老相關因子MMP1和β-gal;同時,miR-493等作用於靶基因TNF-α38,抑制NF-κB訊號通路,下調核內炎癥因子的轉錄,降低機體氧化應激水平。 結果表明,CC策略可以改變細胞囊泡攜帶的訊號物質,使EVs含有更多的抗衰老因子,並抑制NF-κB訊號通路啟用引起的慢性炎癥(圖7f)。

相關研究內容以 Continuous nutrient supply culture strategy controls multivesicular endosomes pathway and anti-photo-aging miRNA cargo load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為題發表在雜誌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JTE) 。研究者希望透過最佳化EVs培養策略來縮短獲取MSCs上清液的時間和降低成本,為大規模生產EVs提供方向,推進EVs在動物實驗以及臨床治療中的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