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恐龍時代的氣大氣成分是什麽樣的?

2024-10-16科學

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麽

現代人類對大氣狀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它首先在英國工業革命後監測空氣中的顆粒物,然後轉向評估臭氧層的健康狀況,現在重點關註大氣中二氧化碳 (CO2) 的含量。事實是,地球的大氣層在不斷變化。她始終處於變化的狀態。你只需要看看恐龍在地球上行走時的大氣層是什麽樣子,就能明白大氣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人們現在要問的問題是這些變化是自然發生的還是人為造成的。 (大多數人認為人類參與其中。)要評估的另一件事是這些變化是壞的、危險的還是可能是可取的。 (大多數人認為,氣候變暖正在導致災難。)透過回顧過去,我們可以對未來了解什麽?

恐龍時代的大氣成分是什麽?恐龍時代的氣氛與我們今天的氣氛截然不同。

二氧化碳濃度

根據 NOAA 的數據,目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為百萬分之 417 (ppm)。這個數碼高於 1900 年,並且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在穩步上升。然而,與科學家在遙遠的過去發現的水平相比,這個數碼小得驚人。

在三疊紀晚期(2.34 億年前),二氧化碳水平可能達到百萬分之 6,000。這些數據與其他估計一致,表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現在高出十六倍。

數千萬年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如此豐富的原因與化石燃料無關,而與海洋的健康有關。海洋是巨大的碳匯,其平衡的變化可能會阻止它們吸收碳。當巨型蜥蜴在大陸上漫遊時,海洋無法吸收大氣中的碳。

含氧量

恐龍時代的氧氣含量比今天高得多。今天的大氣中含有 21% 的氧氣。 8000萬年前的樣本表明,小行星撞擊之前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占總空氣量的30%至35%。這意味著當時的氧氣含量比現在高出 50%。恐龍生活在高氧環境中。

有趣的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波動與二氧化碳含量一樣大。大約 6400 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降至現代水平。兩千萬年後,它下降到目前的水平以下,然後又開始上升。

很長一段時間,氧氣含量幾乎為零,並由於地質和生物過程而開始大量積累。向地球大氣層添加氧氣是現代生命的重要組成部份,但它也導致了大規模滅絕。但生命仍然存在。

溫度

白堊紀時期(100-6600萬年前),氣溫比現在高5-10攝氏度。更高的氣溫意味著更高的海平面。有些地方的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00米,有些地方則比現代高出30-75米。在此期間,地球上幾乎沒有冰。沒有冰蓋,冰川只覆蓋了最高峰。

展望未來?

老話說,歷史會重演。她與自己押韻。白堊紀時期存在的一些大氣條件與科學家對氣候變遷對地球未來的預測相符。我們可能面臨一個更熱的星球、幾乎沒有海冰、更高的二氧化碳含量和更加動態的天氣模式。這將導致更炎熱的夏季、更高的海平面和更嚴重的風暴。考慮到最近的氣候歷史,這一切聽起來很可怕,但地球以前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氣候變暖和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可能導致作物生長季節延長,從而增加糧食產量。如果種植和照顧老森林,它還可以幫助老森林的再生。

白堊紀氣候的缺點是人類尚未到達現場。我們可能不太容易適應新的氛圍。

透過研究恐龍時代的大氣條件,我們可以了解一些關於我們的未來和過去的事情。這些數據可能值得關註,因為我們可能會比我們想象的更早地發現自己處於同樣的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