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水稻醫生」何祖華:把論文寫在稻田裏

2024-03-19科學

來源:光明網

他總是習慣於把水稻秧苗比作孩子。在他的心裏,這些翠綠的小植株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未來,也是滿足百姓日常之需的根基。

深耕田間,與稻瘟纏鬥幾十載

何祖華對糧食的記憶要追溯到少年時代,當時,何祖華就想,將來有一天大家都能吃上噴香的新米飯,該是多麽幸福的事。1979年高考,他想都沒想就報考了浙江農業大學,一有空就往實驗地裏鉆,去耕種,去澆灌,去看作物生長。

大學畢業後,何祖華師從中國著名水稻遺傳育種專家申宗坦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何祖華曾跟著申教授到浙江桐廬的山坳裏采樣,看到的場景至今難忘:整片稻田感染了被稱為「水稻癌癥」的稻瘟病,顆粒無收。從那一刻起,何祖華真正體會到糧食於民、於國家,是天大的事,他下定決心,這輩子「死磕」稻瘟病。

2000年底,何祖華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任課題組長。那時,國內外已經發現的抗稻瘟病基因,都做不到廣譜或持久抗病。稻瘟病就像流行性感冒一樣,病原菌狡猾多變,在不同地域通常都不一樣,沒有一個基因能對付所有的病原菌。於是,何祖華開始和廣大育種家和病理學家合作,並帶著學生跑遍了全國主要水稻種植區,篩選廣譜持久的抗病基因。

「坐票都買不到,我先到南寧,南寧轉車再到廣州,從廣州到海口要二十幾個小時,然後海口再坐長途車,路上要四天三夜。」

基因位點的篩查工作量之大,何祖華始料未及。他主動牽頭,帶領團隊建立起了高抗水稻基因組文庫,並花了兩年時間篩選幾萬個基因組複制。寶劍鋒從磨礪出,而後,他們又花了10年時間弄清了這個「基因克星」是如何與稻瘟病菌「纏鬥」的。

「我記憶猶新,一個人在那邊過年,而且住在農藥倉庫。」

終於,在2017年,何祖華團隊解析出了水稻廣譜持久抗病與產量平衡的遺傳與表觀調控機制,文章發表在【科學】雜誌,獲評2017年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風吹日曬,不忘農業科研初心

每逢研究生面試,何祖華都會和應考的學生說:「做稻病研究很辛苦,要下大田幹農活,風吹日曬,而且研究成果不是兩三年就可以出來,你們要先掂量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

何祖華還讓學生們先跟著他到地裏幹一番農活,再決定是否留在課題組。播種、插秧、接種病原菌、給稻子看病,貓著腰到田裏,拿著註射器把菌液註射到一株株水稻裏,有時候一貓就是一整天,腰都直不起來。幾趟下來,有些研究生就轉投了其他課題組。

何祖華帶領學生們做實驗

「興趣可以培養,但如果功利地把科研看作短平快地發論文,那還是別做科研了」。2009年至2014年間,何祖華的團隊沒有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上發表成果。他坦言,來自各方的壓力是很大的,但是他更堅信「基礎科研有其自身的規律,不能夠彎道超車,而是需要沈心靜氣。」他帶領團隊一項課題做了近15年,一個目標追了30年。

如今,何祖華還是會和學生們一起下地播種、插秧、病害鑒定和收割。他說,水稻研究是一項大田裏的科研,好的論文只能寫在大地上,而且在田裏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觀察真實性狀,精準把脈水稻病癥,準確采樣 。

當有人問到何祖華累不累的時候,他說,中國很多農業專家80歲、90歲了還會到地裏幹活,我也希望像他們一樣繼續做下去。

監制 戰釗

策劃 林佳欣 焦子原

編導 林佳欣 焦子原

播音 林佳欣

制作 韓雨潼(實習) 劉紫墨(實習)

資料來源 中國民主同盟百度號 澎湃新聞

出品 光明網科普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