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日本科學家掀起赴華浪潮!8000位人才來中國工作,背後原因是啥?

2024-03-25科學

前言: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科技發展不斷呈現新的態勢,從以往歐美中心向東移,一直到如今華夏力量的崛起,都說明了中國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伴隨著中國逐步成為世界科技強國的過程中,還有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那就是大量的海外科技精英紛紛選擇到中國來工作,尤其是來自日本的科學家,更是掀起了一波赴華潮。

那麽,為什麽中國會如此吸引他們呢?他們又將會為中國的科技創新事業做出怎樣的貢獻?下面就一起來看看。

一、什麽吸引了他們?

還記得日本最強大腦的藤島昭嗎? 2018年,他在工作之余,憑借著自己對光催化的研究取得了驚人成績,最終脫穎而出,斬獲了當年的全國政府檔次性的最高獎項——傑出人才計劃。這也是自該項計劃實施以來,日本僅有的第10位獲獎人。

而後來的他也因為自己在光催化領域的出色成就,被譽為光催化劑的發現者,在學界更是被尊稱為光催化之父。一時間,這位來自鄉村的頂尖學者憑借著自己的卓越成就,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他的名字也被載入了百科全書。而這一切背後,都是因為他研制的新型光催化劑在環保、醫療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價值。

最令人驚訝的是,在獲得這一殊榮之後,他並沒有繼續留在日本,而是選擇了前往中國工作。而他並不是其中唯一一位海外科技精英,還有更多的他們紛紛前來,就連日本的電視直播【時事一點通】都感慨道:「最強大腦們為什麽都流向了中國?」。像藤島昭這樣的高端人才日本並不少,據了解,自2017年起,已有接近8000名日本科學家和專家前來中國工作,而其中絕大部份都是在日本已經站穩腳跟、頗具盛名的大人物。

那麽,是什麽原因讓這些大人物不惜放棄在日本的一切,選擇來到中國呢?對此,一個最大的共識是:他們紛紛登上中國的科技創新快車,希望在這裏實作自己的科研夢想。事實上,自20世紀末以來,中國就已經開始快速崛起,從過去的模仿階段,逐漸邁入到了獨立創新的時代,尤其是透過「十三五」規劃,中國在引領世界科技創新方面更是走在了前列。

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不僅在電腦、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而且在材料、環保等重要領域也實作了突破和創新。正是這些成就,讓許多海外學者都看到了前來中國工作的機會和前景。特別是中國動輒上千萬甚至上億規模的科研經費,以及良好的科研環境、廣闊的市場前景等,都讓他們感到無比驚喜。

畢竟,在日本,即便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大人物,他們所能動用的科研經費也不會過億。對於在中國工作的科研人員來說,他們不但能夠獲得充足的經費支持,而且還能夠接觸到世界一流的科研器材和人才,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正是出於這樣的考量,讓這些海外科學家紛紛前來中國尋求發展。而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來華工作的日本高端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已經有接近8000人之多,而且其中絕大部份都是年逾古稀之年的老前輩。這也無疑為中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他們給中國科研事業帶來了什麽?

隨著這波赴華潮的到來,中國的科研環境也變得日益活躍,也讓人們對未來的科研進展滿懷期待。那麽這些來自日本的海外科學家,又將會給中國的科研事業帶來什麽呢?對此,縱觀他們的事業生涯,我們或特許以從他們的成就和貢獻中找到答案。比如最令人矚目的藤島昭,他曾經在一片聲討光催化無用之類的聲音中,一手創造了人類對光催化最後的審判。

就在世人都認為光催化絕對無用的時候,藤島昭在2011年和他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一種光催化材料,名叫二氧化鈦SWO,他用這種材料把陽光轉換為了清潔水。這款材料不但可以吸收紫外線,讓水分解為氫和氧,而且能夠自我修復,使得它的使用壽命變得相當長。而他的出現無疑是給了光催化一個全新的定義,從此令光催化從學術領域走向了套用領域。

這不僅為汙水處理、水資源補給、清潔能源等領域的技術提供了可能,也為人類創造了更加美好的未來。他的這一成就也為他贏得了包括諾獎在內的多項國際獎項,更是為他樹立了起「光催化之父」的崇高地位。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除了他的努力不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光催化領域取得了多項關鍵性的科研成果。

在他的指導下,他的團隊還先後發現了在可見光和太陽光下具有抗菌消毒效果的材料和技術。這項研究為全新的抗菌消毒手段提供了可能,不僅可以用於醫療領域,還可以套用到日常生活中。正是這些材料,讓光催化從一個學術研究領域變成為一個充滿巨大商業前景的技術。雖然目前光催化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但它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清潔、便捷、高效的解決方案。

它可以透過吸收太陽能或者其他光能,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清潔能源。他也提出了諸多關於光催化的理論,這些理論不僅豐富了光催化的基礎知識,更為光催化的實際套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他甚至還發現光催化可以用來研究化石的生成過程,為人類認識地球的演變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而有了他的這些研究成果,中國的光催化技術必然會有更加迅速的發展,也讓人們對未來光催化技術的套用充滿了期待。

除了藤島昭之外,還有許多日本科學家也帶來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比如在電子領域擁有多項關鍵專利的納米技術專家、在納米防護材料方面大有建樹的專家等等,他們都是國際上公認的一流學者。有了他們的加入,無疑會為中國的科研事業註入一劑強心針,讓它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筆者認為。

對於日本科學家紛紛選擇赴華工作,這不僅是對中國科研環境的肯定,更是看中了中國在光催化、新材料等重要領域的巨大發展潛力。我們期待這些知名專家的到來,可以讓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而對於中國來說,吸引國際一流科學家的加盟,不僅可以提升科研水平,還能夠帶動科技創新,為中國實作高質素發展註入強大動力。相信隨著這些海歸科學家的到來,中國在全球科技舞台上的地位將更加托人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