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為了研究河馬跑得快不快,科學家專門研究了它們的步態

2024-08-13科學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蘇澄宇(科普創作者)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編者按:為解碼生命科學最新奧秘,科普中國前沿科技專案推出「生命新知」系列文章,從獨特的視角,解讀生命現象,揭示生物奧秘。讓我們深入生命世界,探索無限可能。

2024年6月,英國科學家在【PeerJ】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揭示了河馬(Hippopotamus amphibius)在陸地上的獨特運動能力。許多科學類媒體在參照這篇文章的時候,標題裏都會著重提到:河馬奔跑時會騰空而起。

河馬奔跑

(圖片來源:Sabine Stols)

光看這類標題,第一反應就是,河馬跑得肯定很快才能做到這點,但事實並沒有那麽簡單。想要知道為什麽,得先知道科學家怎麽做研究的。Kate M. Baker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動物行為學家,她熱衷於研究大型哺乳動物的運動模式。與她合作的Victoria Fishlock和Eleanor Slade都是在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方面的專家。Stephen J. Wickings則是一位熟練的數據分析師,他在處理和解讀復雜的影片數據方面有著獨特的才能。

他們在英國的北約克進行了一項詳細的研究。在那裏,科學家拍攝了16小時的河馬影片,記錄了河馬從水中走到棲息地的每一個動作。但這還不夠,為了更全面地分析,科學家們還從YouTube等平台上搜集了更多河馬步態的影片,確保數據的多樣性和全面性。

河馬運動數據分析中的步態模式範例

(圖片來源:文獻1)

之後,他們將這些影片轉換為逐幀影像,使用VirtualDub軟件逐幀分析每只腳的著地和離地時間。這是一項極其細致的工作,因為每一幀的分析都可能帶來新的發現。

研究結果顯示,河馬在所有速度下都主要采用小跑步態。在最高速度時,河馬的步頻達到3.2次/秒,而步幅則超過了2米。當它們跑得最快時,四條腿竟然會同時離地,出現了短暫的騰空階段,滯空時間即所有四肢同時離地的時間)約為15%。

河馬在騰空,四肢均不接觸地面

(圖片來源:文獻1)

那科學家怎麽知道河馬采用的小跑步態呢?什麽是小跑步態呢?對於陸生哺乳動物,不管怎麽走或跑,它們主要有這幾種步態方式:行走步態、小跑步態、慢跑步態、奔跑步態、跳躍步態、側身步態、蹣跚步態。

簡單來說,行走步態下,每只腳在不同時間依次接觸地面,通常是左前肢、右後肢、右前肢、左後肢交替移動。步行步態提供了最大的穩定性,因為在任何時刻總有三只腳接觸地面。

行走步態 藍色圓點:左前肢 紅色圓點:右前肢 綠色圓點:左後肢 紅色倒梯形:右後肢

(圖片來源:crowspath)

而小跑是一種對角步態,即對角的兩只腳,例如左前肢和右後肢同時接觸地面,然後是另兩只對角腳(右前肢和左後肢)。這種步態在速度和穩定性之間取得了平衡,適合中速移動。

小跑步態

(圖片來源:crowspath)

奔跑步態是一種更快速的運動方式,通常包括前肢和後肢的分階段運動,會出現騰空階段。這種步態適合於高速運動,通常用於逃避威脅或快速移動。

(圖片來源:crowspath)

一種動物可能會有好幾種步態,比如狗在悠閑的速度下采用行走步態,稍快點的情況下用小跑步態,再快點就是慢跑步態和奔跑步態。當然也不排除在狗狗開心的時候選擇用跳躍步態。同理,貓也是這樣。

狗不同的步態模式

(圖片來源:The Canine Fitness Centre)

像這種可以擁有多種步態的動物一般體型較小,靈活性高,能夠適應多種步態模式,以應對不同的環境和需求。這些動物在捕獵、逃避捕⻝者和社互動動中需要不同的運動能力。

而且它們的生理結構和解剖學上會具有一些特定的優勢,比如靈活的關節結構、腿占身⻓的比例比較大、強大的心肺功能等等。其中前兩者的影響較大,越靈活的關節可以允許更大的肢體運動範圍,狗的肩關節和髖關節高度靈活,使其能夠快速轉向和改變步態。

腿占身⻓的比例比較大,簡單來說就是腿⻓。腿⻓的動物每一步的步幅通常較大,這意味著它們在需要高速奔跑時,能夠覆蓋更⻓的距離。

奔跑狀態下的狗

(圖片來源:thepackinmethodcc)

而有些動物的身體結構就決定了只能有較少的步態模式,甚至有的動物一生可能只會用一種步態。比如我們的主⻆河馬,就主要采用小跑步態,這一切都是因為它的小短腿(相對體長而言)。

普通河馬是地球上體型第五大的陸生哺乳動物,成年河馬體重通常1500千克到3800千克之間,如此巨大的體型對其⻣骼和關節施加了極大的壓力,這限制了其采用多種步態模式的能力。

(圖片來源:charm hathan)

加上河馬的四肢相對較短且粗壯,雖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但也限制了其快速移動的能力。一般來說,成體普通河馬平均腿長從(肩關節到腳趾)1.7米,平均體長4米。那麽河馬的腿長占其體長的42.5%。

對比擁有多步態的獵兔犬來說,它們的平均腿長57厘米,平均體長在70厘米,即獵兔犬的腿長占其體長的81.4%,明顯比河馬的腿長占比大得多。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公平,這兩種動物差別太大。那就拿同樣在非洲大陸,個頭也差不多大的犀牛來說。以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為例,成體白犀牛平均腿長為2米,平均體長為3.8米。那麽,白犀牛的腿長占其體長的52.6%,比河馬的腿長占比數值大一些。

白犀牛

(圖片來源:Wikipedia)

而這個差距,就使得犀牛比河馬多一種步態模式。根據研究,犀牛在陸地上的主要步態模式有兩種:行走步態和奔跑步態。在論文中,科學家也用觀察到的數據證明了,不管在哪一種速度下,河馬都會用小跑來完成。

在動物的步態分析中,支撐相(stance phase)和擺動相(swing phase)是兩個關鍵的周期,描述了四肢在一個完整步態周期內的不同階段。支撐相是步態周期的一部份,在此階段,動物的腳接觸地面,支撐並推動身體前進。擺動相是步態周期的另一部份,在此階段,動物的腳離開地面,向前擺動,為下一次接觸地面做準備。

一個完整的步態周期包括一個支撐相和一個擺動相。在步態分析中,通常用占空比(Duty Factor, DF)來描述支撐相在整個步態周期中的比例:計算公式是DF=支撐相時間/步態周期時間。

當DF值明顯大於0.5表示行走步態,DF值明顯小於0.5表示奔跑步態,如果在0.5之間浮動,那就說明是在小跑步態。

河馬的大多數數據點顯示,它們的DF值在接近0.5或稍低於0.5,表明其主要步態為小跑(trotting)。雖說河馬不能透過大範圍增加步幅來加快速度,但它可以增加步頻(從0.17Hz到3.2Hz)來加快速度。

但不管怎麽說,小跑還是有上限。河馬在陸地上的小跑速度大約為每小時30公裏,而且這個速度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而可以奔跑的白犀牛,在短距離內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55公裏(這個速度也只能維持很短時間)。所以不管怎麽說,在相近的體重下,⻓腿還是比短腿靈活些,奔跑還是比小跑快些。這也說明騰空和奔跑並沒有必然聯系,小跑也可以騰空,只不過需要更高的速度。

雖說沒有人具體研究過犀牛奔跑過程中的騰空時間,但根據奔跑步態模式和小跑模式(DF值)定義,可以肯定它的騰空時間肯定比河馬多。

比不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它個頭更大的大象,在任何速度下都不會出現騰空狀態,因為它們的體重太大,四肢需要一直保持地面接觸來支撐身體。無論如何,15%的騰空時間對於大河馬來說還是很不容易了,誰叫它腿⻓占比短呢。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 J R, Pringle E V. Footfall patterns and stride parameters of Common hippopotamus (Hippopotamus amphibius) on land[J]. PeerJ, 2024, 12: e17675.

2.Ren L, Hutchinson J R. The three-dimensional locomotor dynamics of African (Loxodonta africana) and Asian (Elephas maximus) elephants reveal a smooth gait transition at moderate speed[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08, 5(19): 195-211.

3.Inuzuka N. Preliminary study on kinematic gait analysis in mammals[J]. Mammal Study, 1996, 21(1): 43-57.

4.Panagiotopoulou O, Pataky T C, Hutchinson J R. Foot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White Rhinoceroses (Ceratotherium simum) during walking[J]. PeerJ, 2019, 7: e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