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天才少年曹原:曾拒絕綠卡,現卻留美任職,其科研成果震驚世界

2024-09-07科學

他被稱為天才少年,14歲參加高考就考了669分,兩篇論文震撼世界,卻在學有所成之際選擇留任美國。

在年僅21歲時,他成為了世界科研界的「璀璨明星」。美國為招攬他拿出綠卡,他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美國的邀請,堅持自己的本心。

他曾大聲告訴世界:「我是中國人」,3年前還稱會回到中國建設家鄉,現如今又為何突然「變了卦」?

之前如此愛國的他到底為什麽選擇留在美國?他現在過得怎麽樣了?

曹原的科學成就

2018年,一位年僅22歲的中國青年科學家曹原,憑借一篇關於石墨烯超導角度的論文,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巨大轟動。

這篇發表在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的論文,不僅開辟了凝聚態物理研究的新領域,更是解決了困擾科學界107年之久的難題。

一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未能在常溫條件下實作超導。 曹原的研究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他證明,在特定角度下疊加的雙層石墨烯可以在不需要極低溫度的情況下表現出超導性質。

曹原的突破性發現引發了全球科學界關註,媒體報道這一發現或顛覆超導體認知,為未來技術套用開啟新紀元,預示科技新時代來臨。

【Nature】雜誌將他評為2018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這使他成為該雜誌史上年齡最小的入榜學者。

盡管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就,曹原並未止步。 在隨後的幾年裏,他繼續在石墨烯研究領域深耕,不斷發表高質素的學術論文。 他的研究不僅局限於理論探討,還為相關物理現象的實際套用提供了重要指導。

在學術界,他成為了國內外璀璨的明星。但是在職業選擇的道路上,他卻從滿身贊揚走到了批評爭議。

曹原到底做了什麽?明明為科學做出貢獻的他為什麽會受到批評?

曹原的人生選擇

作為年度十大科學家之首,如此耀眼的成就,自然引起了美國科研機構和企業的關註。據 報道,有機構曾向曹原投擲橄欖枝,試圖以綠卡為誘餌將這位天才科學家留在美國。

但出人意料的是,曹原毅然拒絕了這個誘人的邀請。 這一決定體現了他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對祖國科技發展的責任感。

在接受采訪時,曹原曾表示,他希望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用於祖國的發展,為中國的科技進步貢獻力量。這種選擇贏得了國內輿論的廣泛贊譽,人們紛紛稱贊他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可在不久之後,曹原又一次做出了讓人意外的決定。

在完成博士學業以後,曹原選擇留任在美國學校,擔任助理教授一職。 這與他之前所說想要回到祖國報效國家的說法大相徑庭。

很多人認為是美國開出了更加優越的條件,也有一部份人認為是曹原違背了自己的愛國初心。

留美的原因

實際上,曹原的這一選擇反映了他對個人學術發展的深思熟慮。作為一名年輕的科學家,他深知在當前階段,繼續在世界頂尖的科研環境中工作和學習對他的學術生涯至關重要。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作為世界著名學府,擁有一流的科研設施和濃厚的學術氛圍,能為曹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

同時,美國的科研評價體系和資源分配機制也更有利於年輕科學家的快速成長。 這裏有更多的機會申請大型研究專案和基金,這不僅能為研究提供資金支持,還能增加科學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

此外,擔任助理教授這一職位,不僅讓曹原能夠繼續深入自己的研究領域,還能培養自己的教學和科研管理能力。 這些經驗對於一個未來可能領導重大科研專案的科學家來說,都是寶貴的財富。

曹原選擇留美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對祖國的貢獻。 事實上,許多人認為,他在美國積累的經驗和成就,最終將成為他回國貢獻的寶貴資源。

曹原曾多次表示,他希望將來能夠回到中國,為祖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這種"學成歸來"的想法,與許多海外學子的心聲相呼應。

從長遠來看,曹原在美國的經歷可能會為他日後在中國的科研事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他不僅能夠帶回先進的科研理念和方法,還能利用在美國建立的國際學術網絡,促進中美乃至全球的科技交流與合作。這種國際視野和經驗,對於推動中國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科學無國界的今天,人才的跨國流動已成為常態。 優秀科學家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適合自己發展的環境,這種流動不僅有利於個人成長,也促進了全球科技的進步。

我們要理智看待這一問題,也不可片面的認為留在美國任職就是曹原不愛國的表現。

中國科研環境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國在科研領域取得了顯著進步。但與世界頂尖科技強國相比,中國的科研環境仍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體系是提升中國科研實力的關鍵,中國傳統的教育體系雖然在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成效顯著,但在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方面還有待加強。 中國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近年來,中國在科研經費投入方面也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 據統計,2020年中國研發經費投入已超過2.4萬億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4%,這一數碼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

但僅僅增加經費投入是不夠的。如何有效分配和使用這些資源,如何建立公平、透明的科研評價體系,如何減少行政幹預,讓科研人員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註於研究,這些都是中國科研環境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引進人才,中國透過"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吸引了大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工作。 雖然相比於美國等科技強國,中國在吸引和留住頂尖科學家方面仍有差距,但中國也正在努力的跟進。

總的來說,中國科研環境正在經歷一個快速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透過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增加科研資源投入、提升對頂尖科學家的吸重力等措施,中國正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研環境。雖然還存在一些挑戰,但中國科研環境的未來發展前景是光明的。

結語

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因素。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努力實作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的轉變。

我們期待中國能夠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為科研人員創造更加開放、自由的學術環境。

與此同時,我們也期待像曹原這樣的優秀科學家能夠在未來為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無論是選擇留在國外繼續深造,還是決定回國直接投身科研事業,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應該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更大貢獻。

資訊來源:

極目新聞2023年11月27日——「95後天才少年」曹原將赴柏克萊任教,已在頂尖學術期刊釋出9篇論文,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

大象新聞2024年8月26日——95後曹原入職美國名校,為什麽我們留不住人才?|大象夜讀

大皖新聞2024年8月24日——天才少年曹原發表第九篇Nature,被稱為「石墨烯駕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