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世界自然遺產——巴西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

2024-01-09科學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位於巴西巴伊亞州和聖埃斯皮圖裏州,它由8個分離的保護區組成,共有112000公頃的熱帶雨林和熱帶灌木林。這裏的雨林是世界上單位面積樹木最多的地方,從生物多樣性觀點來說是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地區。1999年,作為世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位於巴伊亞州(Bahia)和聖埃斯皮圖裏州(Espírito Santo),由八個獨立的保護區組成,擁有112 000公頃的大西洋森林和灌木。巴西大西洋沿岸的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這個地區內生長有許多極具當地特色的動植物物種,反映了物種的前進演化過程,不僅僅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同是也有很高的保護意義。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屬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

富有特色的熱帶雨林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近代史中歐洲殖民者首次侵占新大陸時期的唯一歷史見證。該地最著名的歷史名勝當屬波爾圖、佛得角,以及聖塔克魯茲中心。在這兒已發現了大量考古點,巴西第一個教堂的遺址就是在北波爾圖的一個峭壁上發現的。1991年,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生物圈保護計劃;1999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被劃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區域面積為111930公頃,在它的周圍還有一些尚未列入計劃的緩沖地帶。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有三種地貌,並且每種地貌對應不同的地質年代。保護區內年代最老的巖石是前寒武紀變質巖和巖漿片麻巖,它們形成了保護區內地勢最高的山嶺,這些山嶺分布在離海最遠的地方;第三紀的石灰巖沈積形成了保護區內的高地以及地勢平緩的丘陵;第四紀沈積物以及來自海裏的砂石經沈積後形成了形狀不規則的海岸以及一些沿海沙丘。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屬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750mm之間,其中每年八、九月份和一、二月份降雨極少,特別是對於內陸及遠離海洋影響的地區,這個季節的幹燥情況更為明顯。全年空氣的相對濕度大約在80%。一年中大都刮東風,春天風力尤為強勁;到了冬天,風從四面八方吹來,非常柔和。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年平均溫為22~24攝氏度。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是世界上單位面積樹種最多的地方。據紐約花卉組織最新的調查結果,南巴伊亞州每公頃森林中有458種不同樹種;另據其它組織調查,北聖埃斯皮裏圖州的雨林每公頃有476個樹種。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最主要的植被是被二三十米的高大樹木遮掩下的各種濕潤的熱帶闊葉林。這個地區可能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雲實屬樹木生長區。下層叢林因為光照不足,生長條件有限,但仍可見長勢良好的棕櫚樹、蘭花和苔蘚地衣。在較為幹燥的地區,棕櫚樹和藤蔓植物則更為常見。在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內的許多地方有一些次生植物群,它們主要是由大量的真菌、寄生植物和濃密的灌木層組成的。在沙灘土壤中,按距海岸距離的遠近,植被從潮濕的草原和灌木層到低矮的森林逐漸變化。而在裸露的沙石地區,生長著一些特定的耐旱植物,如:藤蔓植物、蘭花屬植物和地衣等。

目前,對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中的動物研究甚少。復雜的生物變異使人們很難準確劃分不同種動物的棲息地。除了生長在沼澤地的動物種以外,劃分動物群的依據主要是動物所處的特征植被帶和群落交錯區。保護區內有名氣的動物是鳥類和靈長類動物,另有一些大西洋沿岸雨林所特有的動物,如樹懶、箭豬、美洲虎和耳朵呈簇狀的小型長尾猴。盡管在這一地區只捕獲過四種蝙蝠,但有記載的嚙齒類動物是很多的。

熱帶雨林小貼士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約北緯10度、南緯10度之間熱帶地區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洲、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地區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約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氣溫超過18℃,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由於現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因為那裏的環境氣候會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於原始狀態,但這裏卻是生物的樂園,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陸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熱帶雨林作為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僅養育著數量龐大的動物族群,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

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

時至今日,全球僅有森林不足3億公頃。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裏的速度消失。世界熱帶雨林的面積也在劇減,1999年仍以每分鐘20公頃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將無熱帶雨林。人類大量砍伐熱帶雨林很大部份原因是為了創造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是幹旱,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幹旱愈演愈烈。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範圍最大的幹旱。他們當時認為,如果這種幹旱持續的話,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這個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地將處於危險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