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美國要統一「月球時間」,聯合43國排除中俄,觸手伸向太空規則

2024-08-30科學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類的目光早已不局限於地球表面,而是跨越38萬公裏,落在了那個神秘的銀白色天體——月球。

然而,8月21日,參考訊息援引【華爾街日報】網站報道,在把人類重新送上月球的競賽中,有航天能力的國家正在努力解答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在月球上是什麽時間?

表面上看,這似乎只是一個關於時間的學術討論,但實際上,它揭示了一場正在上演的太空霸權之爭。

讓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麽地球上的時間系統不能直接用在月球上。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重力。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的流逝受到重力的影響,月球的質素比地球小得多,因此其表面的重力也比地球弱。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把兩個完全相同的時鐘分別放在地球和月球上,24小時後,月球上的時鐘會比地球上的快出至少56微秒。

56微秒,聽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太空探索中,這種微小的誤差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假設一艘以每小時4萬公裏的速度飛向月球的火箭,需要精確計算時間來減速並進入繞月軌域。

如果時間計算出現哪怕是最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甚至造成災難性的碰撞。

根據NASA的估計,自1957年人類開啟航天時代以來,人類一共開展了100多次地月探索專案,而 在未來10年裏,這個數碼就將被超過。所以,制定一個標準時間的必要性將會越來越重要。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美國白宮要求NASA在2026年底前制定一個名為"協調月球時"(LTC)的統一時間標準。

乍一聽,這似乎是一項造福全人類的偉大工程。然而,細究其中的動機,我們不難發現 美國的野心。

美國這一舉動,無異於在月球上插上星條旗,宣告自己的主權,試圖透過制定太空中首個標準時間推動美國實作更大目標——制定太空規則,以此鞏固自己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的"蒙路主義",只不過舞台從美洲大陸轉移到了月球表面。

當然,制定月球時間標準並非易事。

它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它必須與地球上的"協調世界時"(UTC)保持邏輯上的一致性;它必須足夠精確,能夠為極短的瞬間計時;它還要在與地球失去聯系的情況下"自給自足",具有可延伸性,以便未來可以套用到其他天體或太空環境中。

地球時的設計依靠的是在全世界安放冷原子鐘,如果真的落實「月球時間」,在月球表面部署一個原子鐘網絡,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這個工程難度之大,美國真的有實力完成嗎?

現在已經不是60年代了,太空不再是少數國家的"私人俱樂部",美國也早已沒有了阿波羅登月時期的輝煌技術實力。

美國近年來的探月活動可謂是屢屢受挫。今年1月,被寄予厚望的遊隼號無人月球登陸器發射失敗,不得不在太空中自毀。

緊接著,NASA不得不宣布阿爾忒彌斯計劃再次推遲。更令人尷尬的是,兩名美國太空人因為飛船故障,至今仍滯留在國際太空站無法返回。

雖然美國聲稱制定「月球時間」,是為了確保未來月球任務的安全,但許多觀察家認為,這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透過制定月球時間標準,美國希望在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中占據主導地位,為未來的太空規則制定奠定基礎。

美國如今的窘境一直都還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卻還在試圖透過制定"月球時間"來重振雄風,美國似乎忘記了,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制定規則來獲得,而是透過實際成就贏得尊重。

月球,作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理應成為促進國際合作的平台,而不是引發爭端的導火索,太空探索不應該成為大國博弈的新戰場。

美國推動的【阿耳忒彌斯協定】包含了一系列關於太空和月球探索的指導原則,試圖只拉著43個「阿爾忒彌斯」簽署合作國家,透過制定"月球時間"來鞏固其太空霸權的做法。

如果真的制定出一項月球時間標準,難道月球時間標準不應該是全人類共同制定的嗎?中國和俄羅斯不在簽署國之列,就不允許我們參與制定,就要美國說了算,這種排他性很難不令人對美國的意圖產生質疑。

當然,美國愛怎麽玩怎麽玩,畢竟我們有自己的月球探測計劃,到時候我們自己搞一個標準就好了,也不用看美國眼色。

中國的探月歷程從2004年探月工程立項,到2020年嫦娥五號帶回月壤,再到今年嫦娥六號實作人類首次月背采樣,中國用短短20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半個多世紀的成就。

根據後續公開資訊,中國要在2026年發射"嫦娥七號",2028年發射"嫦娥八號",並在2030年前實作載人登月。到2040年,中國還計劃建成一個完善的國際月球科研站。

這場"月球時間"爭奪戰,本質上就是美國試圖透過制定規則來維持其在太空領域的霸權地位。

但我們也不用怕,中國探月工程有著清晰的戰略規劃和堅定的執行力。

當美國還在為如何定義"月球時間"而爭論不休時,中國已經在為2030年建立月球科研站做準備。

而美國已經被甩在了身後!#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