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眼
綜述
對於外星生命的探索,一直以來都是人類科學經久不息的話題,即便目前我們的技術能夠抵達的空間還很有限,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它的好奇,而且事實上,距離地球越近,存在生命的可能其實就越大,因為它們更有可能具備類似的環境條件來促成生命的誕生。
幸運的是,從距離我們較近的火星到八大行星之外的冥王星,似乎都有一些可喜的發現,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火星環境
除了月球之外,火星是目前人類探索力度最大的一個地外天體了,從21世紀初開始,這裏就已經有了人類探測器的蹤影,也正是憑借這些探測器,我們才有機會窺見火星上的環境,同時一些客觀的數據也向我們傳遞了不少資訊。
首先就是這裏的溫度,按照探測給出的記錄,火星的表面溫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就目前所處的時期來說,是一個相對較穩定的數碼,平均在零下55攝氏度左右,直觀上看,地球上的人類有一大半會被嚇退,因為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人口畢竟還是占大部份,能夠適應這個溫度的只是靠近極圈附近的一小群人。
但這個情況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其實具備承受這個低溫的能力,即便是世代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來到火星,只要有基礎設施的加持,想要堅持下來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問題在於,這只是平均氣溫,實際的情況是,火星存在著很大的溫差,當太陽離它最近的時候,這裏是非常理想的27攝氏度。
但是當太陽離開之後,溫度就會開始慢慢下降,到二者距離最遠的時候,火星上的溫度會跌至零下133攝氏度,這個數碼就不是人類挺一挺就能堅持下去的了。
當然,一些人也認為,這個數碼和很多地外行星相比已經很難得了,如果有可能的話,技術也許是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這個難關的。
除了相對適宜的溫度之外,衛星圖片也證實,火星上此前應該是有大量水資源存在的,因為在這裏發現了火山湖的遺址,在它的周圍還發現了很多水流的痕跡,包括各種沈積狀的物質和扇形三角洲這樣的地貌。
即便現在的火星上並沒有發現任何水源,但是既然曾經存在過,那就說明至少是有這個可能性的。
實際上,在2008年鳳凰號探測器的一次作業當中,火星上的土壤在被進行加熱處理的時候竟然產生了水蒸氣,也就是說,雖然沒有肉眼可見的大面積水體,但是火星有水這一點是可以明確的。
除此之外,這裏的礦物質、大氣層和地質運動等都能找到與地球之間的相似點,從環境因素的角度看,至少已經是相對理想的所在了,只是缺乏更直觀的證據證明這裏確實存在生命,相比之下,遠在凱伯帶的冥王星似乎要走得更遠一點。
冥王星上的氨
冥王星我們可能沒有火星這個熟悉,因為它離地球實在是太遠了,探測器光是去到那裏都要花上幾十年的時間,不過從後來得到的資訊來看,這幾十年還是很值得。
冥王星雖然不是一般意義上定義的行星,但是它其實具有很多行星的特征,像它這樣的天體專門有一個名字叫作矮行星。
從探測器發回地球的數據和影像資料來看,冥王星其實非常不適合地球這樣的生命存在,首先,這裏幾乎就是一個冰凍的世界,表面溫度非常低,大部份的巖石結構都被冰晶包裹著。
除非生命有別的存在形式,可以讓它們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生存,否則這歷奇本上是可以被排除在地外生命的誕生地之外的。
但是正所謂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根據一些專家的猜想,冥王星很可能不像它看上去那麽簡單,在這個冰凍的死亡地界之下,很有可能藏著海洋,這似乎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海洋這麽會跑到地底下去呢?
這顯然跟天體構造和演變的常規邏輯不符,但是這樣的猜想也不是沒有根據就隨便做出的。
實際上,地下海洋這個概念在天體研究當中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如果冥王星的內部真的是這個模型,那就意味著這裏有著天然的生命產生的理想環境,不管是溫度還是水分,都要遠比火星更完美。
2019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發現,在冥王星的地表觀測到了一處紅棕色區域,與周圍的地質環境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根據過往的經驗來看,這應該是氨這種物質所造成的,那麽這些氨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在這樣一顆貧瘠的星球上,唯一能夠猜想的可能就是動物的廢棄物,而我們在冥王星的表面並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的存在,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它來自冥王星的內部,也許真的是那片海洋當中的生物的排泄物,透過某種途徑滲透或者噴出,才有了我們看到的這幅景象。
結語
冥王星上的氨讓我們對這裏存在生命的可能又多了一份信心,即便目前的技術還無法支撐我們證實這一點,但是至少也算是有了一條線索,而火星這樣的環境是否也會找到新的發現,我們也會繼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