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地球正以每年大約1.5厘米的速度遠離太陽,未來會徹底離開嗎?

2024-10-15科學

地球繞日一圈,看似畫出一個封閉的橢圓軌跡,穩定不變。然而,一旦我們細微觀察,會發現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地球的軌跡實際上正緩緩遠離太陽。

2019年1月3日,地球抵達了其圍繞太陽旋轉的最接近點——近日點。任何圍繞單一大質素天體(例如我們的太陽)運動的物體,都會形成一個橢圓軌跡,並且都有其最接近和最遠離天體的點,這是由特定的軌域所決定的。在過去的漫長45億年裏,地球在太陽系中以一個橢圓形的軌域執行,就像其他所有行星圍繞各自恒星旋轉那樣。

然而,有一件事情或許出乎你的意料——地球的執行軌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向外旋轉。今年的近日點比去年要遠1.5厘米,而明年又會比今年更遠,以此類推。這並不是地球獨有的現象,所有的行星都正在逐漸遠離它們的主星。

設想行星們圍繞太陽執行,而太陽則帶著行星們在銀河系中移動。這些行星的軌跡是橢圓形的,似乎固定不變。但若以足夠精確的手段進行測量,會發現它們的軌跡與封閉的、不變的橢圓軌域略有偏差。

每個行星繞太陽執行所遵循的力是同樣的——萬有重力。無論是根據牛頓的觀點——每一份質素都會吸引宇宙中的其他所有質素,還是愛因斯坦的理論——質素和能量彎曲了時空,其他質素在彎曲的時空中運動,大質素決定了小質素的軌跡。

若中心質素保持不變,且是唯一的影響因素,那麽從理論上講,重力將保持恒定,每個行星的軌跡將永遠保持在封閉的橢圓中,永遠不會改變。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每個恒星系中都包含其他質素,例如行星、衛星、小行星等。這些質素的存在,使得行星的軌跡不再是完美的橢圓,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動。這導致近日點,通常也是最接近太陽的點,隨著時間旋轉。

在牛頓的重力理論中,行星圍繞單一大質素執行時,形成完美的橢圓軌跡。而在廣義相對論中,由於時空曲率的影響,還有一個額外的進動效應,使得行星的軌跡隨時間而移動。例如,水星的移動速度為每世紀43角秒,而OJ 287中的小黑洞則以每12年39角秒的速度移動。

此外,還存在其他改變晝夜平分點(春分或秋分)進動的因素。以地球為例,800年前,地球的近日點和冬至點是一致的,但它們正在緩慢分離。由於地球軌域的進動,它們每21000年完成一個完整的周期。

還包括其他因素影響著我們的軌域,比如:

·由於廣義相對論,大質素行星周圍額外的時空曲率導致它們額外的進動。

·太陽系中物質體子的存在,它們在行星上產生阻力。

·重力波的產生,即任何質素(如行星)經過時空曲率變化區域(如恒星附近)時發生的事件,也會影響行星的軌跡。

然而,後兩種效應只有在極端條件下才是重要的,例如非常接近一個大質素天體,或者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階段,原行星盤仍然存在且質素巨大的時候。

原恒星IM Lup周圍的原行星盤不僅顯示了環,還展示了一個朝向中心的螺旋特征。很可能是一顆巨大的行星造成了這些螺旋形的特征,但這一推測尚未得到證實。在恒星系形成初期,這些原行星盤引發了動力摩擦,使得年輕的行星向內螺旋移動,並非完全完美的閉合橢圓。

如今,地球(及所有行星)距離太陽遙遠,圍繞著稀少的物質,自從原行星盤在約45億年前消失後,幾乎沒有什麽能夠消散我們的角動量。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太陽風——來自太陽的粒子,它們撞擊地球並附著其上,導致我們失去部份角動量。

總而言之,地球並未圍繞太陽旋轉,而是在遠離它。太陽系的所有行星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發現距離太陽的距離比上一年稍遠,大約1.5厘米,即地球到太陽距離的0.00000000001%。

太陽本身是導致這一切的原因。

這幅圖展示了太陽的表面和內部結構,包括發生核聚變的核心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核心中的氦區域擴大,最高溫度上升,導致太陽的能量輸出增強。

在太陽深處,核聚變正在發生。太陽每秒鐘發射約3.846×10的26次方焦耳的能量,這些能量是透過將質素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的。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E=mc平方是這一過程的根本原因,核聚變是過程,而太陽持續發射的能量為地球上幾乎所有生物過程提供動力。

但常人很少意識到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轉化為能量導致太陽損失了相當數量的質素。在太陽系45億年的歷史中,由於核聚變,太陽失去了大約0.03%的原始質素,相當於土星的質素。

太陽系中的行星,按照其物理大小排列,它們遵循著特定的規則繞太陽旋轉。當太陽燃燒核燃料並失去質素時,這些規則保持不變,但行星的軌域本身發生了變化。

太陽每年損失大約470萬噸的物質,這減少了對太陽系中每一個物體的重力。正是這種重力維持了我們所知的軌域運動。

如果重力保持恒定,由於摩擦、碰撞和重力輻射的影響,行星會有一個非常緩慢的向內螺旋運動。但實際發生的變化是,地球和其他行星被迫緩慢地向外漂移,遠離太陽。盡管影響微小,但每年1.5厘米的變化是可計算的,也是明確的。

自1973年以來,由蘇聯發射的Lunokhod-2月球車攜帶了一個角反射器(6號儀器),用於將源自地球的激光反射回月球,以確定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盡管這種技術能夠達到厘米級的精度,但沒有類似的技術能夠測量到太陽的距離。

然而,我們尚不能直接測量距離的變化。我們知道這種變化必然發生;我們知道我們正在螺旋式遠離太陽;我們知道這正在發生在所有的行星上。

但我們所希望做的是直接測量這一變化,以此檢驗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這正是物理學的進步:根據我們積累的所有知識和最佳理論預測我們期望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一項實驗,並將測量結果達到所需的精確度,將我們所見與我們所期望的進行對比。

當一切進展順利時,我們的理論得到了驗證;當它們未能得到證即時,這可能意味著我們正處於科學革命的前沿。

使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進行的觀察,在老恒星R Sculptoris周圍的物質中發現了一種意想不到的螺旋結構。這種結構此前從未被觀察到,很可能是由於一顆隱藏的伴星圍繞這顆恒星執行所致,這是ALMA帶來的眾多出乎意料的科學發現之一。通常,出乎意料的結果可能是新物理或物理系統征兆,而且往往是自然界提供的最引人註目的發現。

對於太陽系而言,如果地球和其他行星沒有螺旋式遠離太陽,那將是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我們必須遠離太陽的理由是如此簡單且令人信服,以至於我們無法忽視它。

太陽發出我們觀察到的能量,我們可以透過愛因斯坦的E=mc平方來計算質素的損失。

太陽的質素,以及我們行星的軌域參數,決定了它們繞太陽旋轉的路徑和形狀。

如果我們改變這個質素,軌域就會發生易於計算的變化,即使是用簡單的牛頓物理學也是如此。

進行這些計算時,我們發現地球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遠離太陽。

當我們排列太陽系中已知的天體,四個內部的巖石行星和四個外部的氣態巨行星尤為明顯。然而,每個圍繞太陽執行的天體都在遠離太陽系的大質素中心,因為太陽燃燒著燃料並失去質素。雖然我們尚未直接觀察到這種遷移,但物理學的預測非常清晰。

太陽透過燃燒核燃料而質素減少,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太陽系軌域上的每個質素都在緩慢地螺旋向外。大約45億年前,我們的星球比今天更靠近太陽5萬公裏,並且隨著太陽的繼續演化,它將變得更加遙遠。

太陽燃燒其燃料的速度正在加快,這也加速了所有行星向外螺旋的速度。雖然這永遠不會解除我們今天擁有的任何行星的束縛,但每個世界的緩慢、穩定和向外的遷移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