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渤海只有7萬多平方公裏,黃河每年造陸3萬畝,會填滿嗎?

2024-02-11科學

渤海是位於中國北部地區的一個內海,被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包圍,東西寬約346公裏,南北長約550公裏,總面積只有7.7萬平方公裏。

同時,渤海也是中國周邊最淺的海域,平均水深不過只有18米,大約是南海平均水深的1.5%,是東海平均水深的5.2%,是黃海平均水深的41%,是日本海平均水深的1.3%。

與此同時,渤海卻有一個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眾所周知,黃河從黃土高原攜帶的泥沙每年能夠達到16億噸,這相當於全球所有的河流向大海每年輸入泥沙量的20%。

所以黃河的泥沙不僅讓華北平原上的黃河河床高出地面十幾米,更重要的是十幾億噸的泥沙在河口堆積,形成規模龐大的黃河三角州。而且面積不斷擴大,每年大約能造個3萬畝的陸地,也就是差不多15平方公裏。

渤海既淺又小,黃河造陸的速度又這麽快,從理論上來說,只需要三四千年的時間,黃河攜帶的泥沙就能把渤海填滿。

但是,從目前的趨勢來看,這種情況基本上不可能發生。

原因如下:

1,黃河水正在逐漸變清。

黃河之所以稱為黃河,是因為上遊的黃土高原土地流失嚴重,導致大量的沙土被流水沖走,匯集到黃河中,於是形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而如果黃河中上遊地區植被茂密,這種情況就很難發生了。

隨著中國在黃河中上遊地區進行的植樹造林工程的展開,很多地方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30%以上,極大地改善了水土流失問題。

比如,黃河上遊的樂都區森林覆蓋率已經高達38.4%。很多地方每逢春夏季都是一片綠油油的,這導致每年的沙土流失問題的緩解,黃河水都變清了。

下圖是黃河壺口大瀑布過去和現在水質顏色的對比。

過去渾濁的黃河水波濤洶湧,今天黃河水卻變得如同白練,河水清澈如鏡。

潼關水文站的統計顯示,黃河每年的輸沙量已經從幾十年前的將近20億噸,減少到了目前的不到3億噸。

2,水利工程對沙土的截流作用。

黃河流域所建立的水庫不僅具有蓄水功能,而且能夠使水流變緩,泥沙自會沈澱。

對於水庫來說,河流泥沙的淤積和處理是一項世界性的難題,但是也帶來另外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水庫的截流作用,讓水含沙量變少了。

比如,1961年建成的三門峽水庫設計總庫容量超過340億立方米。建成三年之後,河床就升高了5米,主要是泥沙淤積所造成。

三門峽水庫

3,一直在做的泥沙清除工作。

截止到2020年的數據顯示,黃河下遊河道便已經清除了22億噸泥沙。

俊和007號絞吸挖泥船在三門峽庫區執行的水庫清淤實驗任務,每年就能清淤大約500萬立方米。按照1立方米3噸來算的話,一艘船每年就能清理1500萬噸,僅需100艘就基本上能夠保證將黃河攜帶的泥沙全部清理完畢。

而且,這些泥沙對於發展生產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比如,深層泥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淤泥),能夠用於改良農業用地,有效提高土地單產。在河南、山東等地,這項技術已經能夠使畝產量提高20%以上。

普通的泥沙用來填充土地,做建築用也是可以的。

4,徑流量在減少。

眾所周知,黃河所經過的地區大多數為氣候比較幹旱,用水量比較大的農業區,尤其以華北地區為甚。

當地不僅因為黃河高於地面而無法補充水分,還因為大量的水分使用,導致華北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很多地方不得不打上百米深的機井才能抽出水來。

過去被稱為「百泉之城」的邢台,已經基本上看不見噴湧而出的泉眼了。

1972年到2000年,黃河曾經發生過19次斷流,入海的黃河水也越來越少了。

在20世紀60年代,黃河入海口的流量超過500億立方米,到90年代就已經剩180億立方米了。徑流量減少,攜帶泥沙量也會相應減少。

5,海水的侵蝕作用。

由於黃河泥沙大量的湧入海灣,給人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這些沙土每流入大海中一分,便會增加陸地一分。實際上,由於海水的潮汐作用,黃河三角洲也在不斷被海水侵蝕,只不過泥沙的攜帶量夠大,不僅抵消了海水的侵蝕作用,也讓黃河三角洲的面積越來越大了。

根據山東省地礦局青島地質工程勘察院與中國地質大學的研究顯示,當入海的沙量小於每年2.78億噸的時候,黃河三角洲就不再擴大。當黃河水的入海徑流量小於每年76.7億立方米的時候,三角洲的陸地不僅不會增長,還會縮小。

寫在最後:

隨著黃河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越來越少,造陸的能力肯定也會越來越小,所以理論上黃河三角洲基本上不可能把渤海灣填滿,搞不好黃河三角洲面積還會縮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