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愛因斯坦取消中國行:蔡元培屢次相邀,只因敗在一千美元出場費?

2024-07-19科學

愛因斯坦是21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其創立的相對論,重建了當代物理學的基礎。除了在相對論領域做了許多開創性的研究外,在核能、光的本質研究等領域都有非常深的建樹。

除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還是一位科學知識的布道者 ,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除了繼續從事對宇宙奧秘的探究外,也充分利用自身的影響力,向人們宣傳科學知識。

愛因斯坦所到之處,莫不掀起一股追求真理的浪潮 ,他的科普活動對於當地的科學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

算起來,愛因斯坦曾到過中國兩次,遺憾的是,當時"古井不波"的中國科學界並未抓住如此好的機會, 中國人反倒給愛因斯坦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 。之所以會留下如此遺憾的結局,與當時貧窮落後的現狀有關。

二十世紀中國對賽先生的渴求

1905年,是公認的""。這一年的3月,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困擾物理界多年的光電效應問題;這一年的4月,愛因斯坦獲得蘇黎士大學博士學位;5月, 愛因斯坦提出了自己的狹義相對論原理,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

這些誕生於1905年的任何一個理論,都是在當時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成果,也讓愛因斯坦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當代最偉大科學家,讓他蜚聲世界,享有的聲譽與日俱增。許多國家都向愛因斯坦伸出了橄欖枝, 這其中,包括當時最富有的德國。

1914年4月, 愛因斯坦受德國科學辦的邀請,前往德國,遷居柏林。 其它國家的人也紛紛邀請愛因斯坦前往自己的國家舉辦講座,宣傳科學理論,以此來激發該國國民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

中國也一樣,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許多具有遠見卓識的中國人開始意識到科學對社會進步的巨大促進作用。1919年1月15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號發表【本誌罪案之答辯書】,大力提倡"德"、 "賽"兩位先生。

這一口號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到了當年的五月四日, 爆發了有名的運動風波, 將"德先生"與"賽先生"的影響擴大至全國,中國人中也爆發了對於"兩位先生"的熱捧和追求。

在這樣的背景下,時任民國教育次長的袁觀瀾先生,在存取德國期間,向愛因斯坦發出了邀請,請他前往中國舉辦講座, 試圖利用愛因斯坦的巨大影響力,激發廣大中國人投身科學事業的熱情。

遺憾的是,當時的中國,是一個頂著"東亞病夫"的東方古國,充滿著戰亂。此時的愛因斯坦,正在潛心研究自己的相對論, 愛因斯坦絲毫沒有考慮,謝絕了袁觀瀾先生的邀請。

蔡元培的再次邀請

蔡元培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進步人士,他也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曾出任過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21年的時候,蔡元培是北京大學校長,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

他存取了德國,在存取德國期間,他專程拜訪了愛因斯坦, 向愛因斯坦再次發出邀請,請他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蔡元培當然是希望這位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到訪,能對中國的教育事業起到了個很好的提振作用。這次邀請, 還是遭到了愛因斯坦的拒絕,因為他已經安排了前往美國存取的行程, 不過,他表示會盡快到中國走一走、看一看。

也正是在這一年,愛因斯坦憑借對"光電效應"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獎。當時的愛因斯坦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獲得了該獎。在科學研究暫告一個段落後,為了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 愛因斯坦的足跡幾乎遍布全世界。

除了宣傳科學知識外,愛因斯坦還參加了多項公益活動,比如說,他前往美國的目的,就是為的的建立籌集資金。在美國的大學,愛因斯坦舉辦了四次關於"相對論"的講學, 在美國掀起了研究相對論的潮流

從美國回來歐洲後,愛因斯坦又前往英國,拜謁了牛頓墓地。

被迫離開德國

1922年的3月,愛因斯坦存取了法國,利用自身的影響力, 推動法德關系正常化 。這兩個歐洲大陸的相鄰國家,在剛剛結束的一戰中是敵對國家。一戰中,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戰敗,被迫投降,但始終對協約國成員不滿。

除了牽涉到了政治外 ,愛因斯坦也在哲學領域開展了批判, 被他批判的哲學思想是當時歐洲地區重要的哲學分支——馬赫哲學,這支哲學流派強調經驗的重要性,把感覺經驗看作世界的基礎,強調一切科學理論都不過是假說。

這當然不能被一直從事科學理論研究工作的愛因斯坦所接受,所以愛因斯坦要批判他。這種哲學流派在當時的歐洲地區非常流行,對他的批判當然會引來其擁戴者的不滿,有人發出謀殺愛因斯坦的威脅。

為了躲避這種危險,愛因斯坦只好離開歐洲暫避開風頭。對此,愛因斯坦曾說: "既然騷亂在持續,我必須去看看東亞,我至少必須躲避。" 就這樣,愛因斯坦開始了自己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東亞之旅,存取的國家定為中國和日本。

一波三折的中國之旅

當時的中國與日本都在極力邀請愛因斯坦的前往,兩個國家的人都希望愛因斯坦能將自己存取行程的第一站放在自己的國家,在這方面,顯然日本更加具有優勢。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世界影響力,都在中國之上, 愛因斯坦更加傾向於存取科學技術更加發達的日本, 所以愛因斯坦將存取的第一站定在了日本。

愛因斯坦將日本作為行程的第一站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經費問題。為了能邀請愛因斯坦,日本人可謂是留余力,為愛因斯坦提供了充足的"出場費",當時日本的財力顯然要優於中國。

客觀來說,這並非愛因斯坦愛財 ,因為他在行程定下來後,在前往日本的途中,才知道自己獲得了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此之前,他是不知道自己將收獲一筆可觀獎金的。

中國方面,極力想促成愛因斯坦到訪的還是蔡元培等人,他們非常希望愛因斯坦能將東亞第一站選在中國,他們還希望愛因斯坦能留在中國講學一年。

但愛因斯坦回應道, 自己已經答應了日本人的邀請,而且他更喜歡冬天的時候到達中國,先到達日本,再前往中國,這樣就能避免冬天的時候留在日本

既然愛因斯坦執意先去日本,中國方面只能接受,好在愛因斯坦總算同意前往中國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蔡元培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中說: "我迫切希望能夠與您達成您完全滿意的協定,從而能親眼目睹東亞文化的搖籃。"

蔡元培還承諾為愛因斯坦提供食宿,以及每月一千元的補助。雙方在這一千元的補助上產生分歧。蔡元培願意為愛因斯坦提供一千元每月的中國元, 但愛因斯坦希望的是一千美元。 一千中國元在當時已經不算小數目,當時的北京的一座四合院的價格,也不過是四千中國元。

愛因斯坦執意要為其支付一千美元每月的補助,蔡元培只好接受,但這個數額,已經超出了北大所能支付的能力, 蔡元培只好想辦法拉贊助 。最後,在梁啟超的幫助下,才解決了這個問題。蔡元培與愛因斯坦達成協定後,愛因斯坦立即回復: "計劃新年前後抵達北京。"

愛因斯坦的日本行程

愛因斯坦由歐洲出發,前往目的地日本,途中需要經過中國上海。愛因斯坦在上海作了一個晚上的停留,也沒有發表什麽演講,就繼續登船前往日本神戶。

日本人對愛因斯坦的到來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愛因斯坦到達碼頭時,上千個日本人前往迎接, 並高呼萬歲,這讓愛因斯坦非常享受。

因為這讓他感覺日本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國度。在愛因斯坦共計八場演講中,日本人對愛因斯坦的熱情持續高漲, 他用過的草稿紙和黑板,都成為了日本人的收藏珍品。

愛因斯坦在日本停留的時間達到了43天,超出了原本計劃的一個月。愛因斯坦在日本掀起了 "愛因斯坦熱 ",為日本人的科學精神播下了科學的火種,日本人開始了對相對論的學習與探究,日本的理論物理學研究開始了一個長足的進步,日本是全世界第一個制定原子彈發展計劃的國家。

日本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人是湯川秀樹,其後的日本獲獎者都是他的門生。在愛因斯坦存取日本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初中生。愛因斯坦的日本存取之旅, 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 :"盡管這時(相對論)對我來說還是對牛彈琴,但不知不覺中我記住了他的名字,也記住了他的那些高深的理論。在我的潛意識裏,以理論物理學為方向,或許就是從這時漸漸開始的。正因如此,升入新年級後,對物理實驗熱心起來。"

夭折的中國行

中國學界的有識之士,正在眼巴巴地等著愛因斯坦到訪中國。當蔡元培先生還在繼續為愛因斯坦的補助籌集款項,卻收到了愛因斯坦的來信,此信中,愛因斯坦表示: "自己的中國行程無法實作了!"

也許是曾經許諾的每月一千美元的補助始終未能落實,讓愛因斯坦心中產生了中國人是否能籌集資金的懷疑;也許是愛因斯坦覺得自己呆在亞洲的時間已經足夠。

原因已經無人知曉,他取消了存取中國的行程。 這讓蔡元培先生內心非常失落。 他原本是借助當世最傑出的科學家的到訪,在中國內部掀起一股崇尚科學的作風,從而促進中國科學研究水平的進步,最終實作國家強大的理想。

為了求得愛因斯坦的一次到訪,他不惜三番五次邀約愛因斯坦;不惜用中國作為東亞文明的發源地這種歷史來吸引愛因斯坦的興趣;他不惜放下身段親自籌措資金,卻不想迎來如此結局。 蔡元培先生內心之悲涼,仿佛是當時中國國際地位的處境。

後來,蔡元培先生帶著無比失望的口吻,發表公開信,贊揚那些認識到邀請愛因斯坦存取中國的進步人士,他也勉勵了所有中國人: " 不必懊喪,要奮發圖強。"

愛因斯坦眼中的中國人

愛因斯坦從日本返回歐洲的途中,再次經過上海。愛因斯坦的船在上海靠岸,在上海作了停留。原因卻是因為居住於上海的猶太人的盛情邀約。愛因斯坦在上海停留了兩天時間,時間也就足夠逛街,走馬觀花地了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當時的中國人並沒有給愛因斯坦留下好的印象。

在愛因斯坦看來, 中國人就像毫無意識的機器一樣,沒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愛因斯坦還形容中國人為像羊一樣的民族,只剩生存的麻木;當中國人限於條件蹲著吃飯時,這在愛因斯坦看來是一種陋習,愛因斯覺得中國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表現得無精打采,動作很像只在解手時才會蹲下的歐洲人。

愛因斯坦甚至說:"如果中國人取代了其它民族,那將會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為他們看起來沒有思想和活力,這將會讓生活變得枯燥和乏味。"這就是當時乃至當今世界最偉大科學家對於當時中國人的印象,與其說是刻意的貶低,還不如就承認事實就如愛因斯坦日記中記錄的那樣。

當時的中國,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包袱下茍延殘喘,有識之士還在疲於尋找中國的發展之道,普通民眾在生活的重壓下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與畜生毫無區別,這是史實。

但往事已經不可追,唯有借用蔡元培先生的話: "不必懊喪,要奮發圖強。" 後來,愛因斯坦再未到達東亞。

艾拔·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國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恩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擔任大學教授。——參照自頭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