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普如何做到既科學又有趣?

2024-03-28科學

在談到科普作品的特征時,絕大多數人會想到科學性或者趣味性,只有二者兼具才是質素上乘的科普作品。但在現實情況下,二者往往會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在某種程度上達到動態平衡。如果科學性與趣味性發生了不可調和的沖突,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孩子們在科技館裏體驗科普裝置。

科學實際上包含兩個部份。其一是實踐,即對某一個物件開展研究,其二是對所產生的成果進行傳播。如果說第一部份的第一性原則是科學性和精確性,那麽第二部份就必然涉及趣味性與通俗性。我們還可以這麽理解,科學存在著主觀與客觀的分野。科學研究是客觀部份,也是科研人員感到最自在的部份。第二個部份則與主觀有關, 因為傳播只有與目標受眾關聯起來,才有可能發揮作用。這就需要對客觀方面的「深內容」進行淺表達,對「硬內容」進行軟表達,以促進科普作品的傳播。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狄拉克曾經說過:「研究者在致力於把自然規律表達成數學形式時,應當主要考慮數學美。他也應該考慮簡潔性,但必須服從對美的要求……在兩者發生沖突時,應當首先考慮美感。」

我們不妨對這句話的內涵進行拓展,用來形容生產科普作品的場景。那就是, 「科技工作者在致力於把科學表達成科普形式時,應該主要考慮科學性。他也應該考慮趣味性,但必須服從對科學性的要求……在兩者發生沖突時,應該首先考慮科學性」。

之所以要首先強調科學性,是因為它理應作為科普作品的核心和靈魂。誠然,有些人未必認同這種觀點。因為要傳播的資訊只有先觸達公眾,那麽才有可能討論傳播內容所帶來的影響力和所實作的價值。美國作者蘭迪·奧爾森在【別做這樣的科學家:走出科學傳播的誤區】一書中就提出過兩個問題: 「傳播不準確或完全不傳播,哪個更糟糕?你選擇準確但不受歡迎,還是受歡迎但不準確?」

其實,這涉及另外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科研人員眼中的「科學性」與科普作品中的「科學性」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又或者說,這兩種「科學性」的內涵與外延是不是完全一致的?

科普並不是要讓每個人都成為科學家,而是要讓目標物件學會科學地看待問題,因而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理性就變得更加重要。 科普不能單純地只關註科學知識的層面,更應該轉向價值引領的高度。同時,科普的最終目的應該是提高公眾的科學素質。 科普的「科學性」是把握和了解科學的宏觀圖景,科學研究的「科學性」則要求掌握細致入微的科學。因此,科普作品的「科學性」與科學研究的「科學性」應該是一個同心圓,但並非完全重合。

要確保科普作品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確實不容易。但是目前,我們的確看到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科普作品,對二者進行了有機結合與平衡,既擺脫了專業讀者眼中的匱乏無聊,又褪去了普通讀者眼中的晦澀。因而,在科普作品的創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在保持科學性的基礎上,盡量關註趣味性,為公眾提供優質、豐富的科學內容。

來源:科普時報

圖源:新華社

者:王大鵬(作者系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

編輯:吳桐

稽核:王飛

終審:尹傳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