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鏡頭連中外|跨越山海 中國菌草在非洲大陸落地生根

2024-09-02科學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農林大學教授林占熺發明了菌草技術,目前已在中國31個省份推廣套用,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中國菌草技術開始逐漸走向海外,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獨特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如今,菌草技術以培訓、教育、合作與援助等方式在40余個非洲國家落地生根,持續在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和友誼。菌草不僅僅是「致富草」「幸福草」,更是連結中非的「友誼草」。

8月26日,林占熺教授(右)在福建農林大學向盧旺達留學生介紹菌草栽培靈芝技術。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8月20日,福建農林大學學生古麗則巴·尼牙孜(左)和同學在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巨菌草的脫毒苗組培工作。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8月21日,工人在福建省永泰縣清涼鎮北鬥村的「珍農菌草富泉羊迴圈產業示範基地」收割菌草。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8月21日拍攝的位於福建省永泰縣清涼鎮北鬥村的「珍農菌草富泉羊迴圈產業示範基地」(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8月21日,在福建省永泰縣清涼鎮北鬥村,以菌草為飼料養殖的富泉羊在「珍農菌草富泉羊迴圈產業示範基地」裏吃菌草。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這是8月15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拍攝的菌草田。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穆漢加區,尼揚博·奧貝德在食用菌培育工坊內檢查菌袋。曾兩次赴中國進行菌草技術培訓的尼揚博·奧貝德在南方省和東方省各擁有一家工坊。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穆漢加區,尼揚博·奧貝德在食用菌培育工坊內檢查菌袋。曾兩次赴中國進行菌草技術培訓的尼揚博·奧貝德在南方省和東方省各擁有一家工坊。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8月14日,在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一名農民擡著采摘好的鮮菇走出菇棚。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2月6日,在中非共和國班基的中非農業研究所,菌草專家陳克華(左)與當地技術員在培養室內檢查菌袋。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2月6日,在中非共和國達馬拉,法蒂瑪在食用菌培育工坊內檢查菌袋。2022年,法蒂瑪在聽說中國菌草專家在班基傳授技術後主動前往學習,從一間小菌棚起步,逐漸擴大為如今小有名氣的合作社。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2月6日,在中非共和國達馬拉,法蒂瑪在食用菌培育工坊留影。2022年,法蒂瑪在聽說中國菌草專家在班基傳授技術後主動前往學習,從一間小菌棚起步,逐漸擴大為如今小有名氣的合作社。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2月6日,在中非共和國達馬拉,法蒂瑪在菇棚內收獲菌草菇。2022年,法蒂瑪在聽說中國菌草專家在班基傳授技術後主動前往學習,從一間小菌棚起步,逐漸擴大為如今小有名氣的合作社。 新華社記者 韓旭 攝

8月4日,在位於盧旺達南方省胡耶區的中國援盧農業技術示範中心的教室,菌草發明人林占熺為培訓班學員講解菌草技術。 新華社發(黃萬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