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回顧:不穿宇航服,進入太空會怎樣?蘇聯太空人以血教訓敲響警鐘

2024-07-15科學

宇航服真的只是防輻射嗎?一件宇航服的價格在3000萬以上,可謂是世界上最貴的衣服。

關鍵是這衣服有次數固定,不能節省,否則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命。

太空人們返回地球

如果太空人在太陽中不穿宇航服,會發生什麽事情?

人類在太空中得到的任何經驗,背後都有太空人的付出,而關於宇航服的重要性,那可是太空人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太空人們出征

惡劣的宇宙

地球的環境是整個太陽系最舒適的,人類甚至可以在地球上不穿衣服。

然而,離開了地球環境,人類不可能以自己的肉身去抵擋。

太空環境有三大危險是人類,乃至地球生命無法克服的,它們是巨大的溫差、輻射以及真空環境。

如果一個人不穿任何宇航服進入太空,那麽他會面臨什麽?

太空環境

首先是巨大的溫差,在太空中,沒有了地球的大氣保護,人會直接被太陽照射。

這個時候,人的溫度會上升到200多攝氏度,相當於直接在油鍋上煎,人身體內的脂肪會融化,身體組織會被直接烤熟。

當背對太陽後,氣溫驟降,來到太空的溫度零下270℃,這是最接近絕對零度的存在。

剛剛還在炙烤的身體,被置於一個大「冰櫃」裏面,身體被凍得僵硬。

就這樣,人會在地球的重力下,圍繞地球運動,在自己的軌域上接受冷熱交替,這種情況下,人早就死了。

太空中的太陽直射

不過更讓人絕望的是,人不是因為溫差死掉的,在人類的身體接觸太空環境的那一秒,人可能就爆炸了,被自己「氣死的」。

太空是沒有空氣的,但是,人的肚子裏有,人作為地球生物,身體內是存在空氣的。

當人類從平原到高原會發生高原反應,高反的癥狀之一就是頭脹、胃脹,感覺自己要被撐死了一樣,這其實就是人體內的空氣在作祟。

高原的氣壓比平原上低,我們的身體為了維持平衡,體內是有壓強的,壓強的強度和人所處的環境有關。

高原反應

一般來說,1000米以下的海拔,大氣壓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所以我們在平原上活動幾乎沒有什麽影響。

可是一旦上了高原,氣壓差太大,我們身體內的空氣不可能說換就換,得需要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因人而異,有的人能很快就在高原上平衡自己身體內外的壓強,有的人需要很長的時間。

時間長的,就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被稱為高原反應。

同理,高原上的人體內的空氣比一般地區的低,當他們從高原來到平原,會發生低原反應。

包裝袋在高原環境膨脹

如果太空人不穿宇航服,進入太空就是從標準大氣壓跑到0氣壓的環境,人體會因為內部的壓強發生膨脹,最終體內的細胞被漲破。

這個過程只持續短短的30秒,人的體液會沸騰,就像燒開了一樣,器官爆炸。

真空是宇宙中最致命的存在,在它面前,輻射已經不是最致命的了。

太空中的輻射大部份是太陽輻射,這是太陽的氫原子發生聚合反應產生的高頻射線。

輻射會讓人體的細胞發生變異,患上癌癥,不過對比真空瞬間奪取人的生命,輻射產生的變異已經不可怕了。

太陽的輻射

生命的經驗

第一個見識到太空環境殘酷的不是人類,而是一只小狗,它叫萊卡。

萊卡是一只實驗犬,它比人類更早進入太空,目的就是測試生物進入太空之後會發生什麽。

雖然萊卡被放置在一個類似於膠囊的太空艙內,但是根據萊卡傳回來的數據可以得知,它依舊死得很痛苦。

萊卡的身體承受著火箭巨大的加速度,這對它瘦弱的身軀來說是巨大的傷害。

進入太空後,艙內的溫度急速上升,萊卡承受不住這樣的高溫,在進入太空沒多久後就死亡了。

太空狗萊卡的雕像

它的屍體和運送它的史波尼克二號依舊還在地球的軌域上執行,不過天文學家們認為,狗狗或許早已經就屍骨無存了。

太空膠囊艙密封效能不好,這相當於萊卡太空艙內被蒸煮,以太空最高的溫度,它已經被蒸爛了。

另一位太空動物乘客黑猩猩哈姆比萊卡幸運,它活著回到了地球,可是卻在回來後壽命折半,英年早逝。

在它們之後,人類才進入太空,人類也從簡單地進入太空,發展到去登月球,然而,厄運還是降臨在了太空人身上。

太空黑猩猩哈姆

宇航服的教訓

很多人都很好奇,明明返回艙裏面不是真空,太空人為何要穿著宇航服呢?這個要求是蘇聯太空人用生命換來的。

在1971年,蘇聯的聯盟11號成功與空間站對接成功,這是人類首次進入空間站,因此意義重大。

在執行完任務之後,三名太空人按照規定的計劃返回地球,卻因為返回艙過於擁擠,他們不得不脫掉臃腫的宇航服。

聯盟11號擠在狹小的返回艙內

原本想著,返回艙內維持著正常的氣壓,不穿宇航服問題不大,可誰能想到,一次僥幸的心理,就葬送了三位太空人的生命。

在返回過程中,聯盟11號的一個小零件被震掉了,這個小零件關系到整個返回艙的閥門。

結果,聯盟11號漏氣了,返回艙內部直接與太空環境相連線,變成了真空,氣壓降到了0。

事故發生40秒之後,太空人失去了生命體征,返回艙按照實作設定好的程式著陸,救援人員在艙內發現了早已經沒有呼吸的太空人。

紀念三位太空人的郵票

三名太空人的狀態只能用悲慘兩個字來形容,他們面部猙獰,身體內的血液呈現泡沫狀態,很明顯已經沸騰過了。

事後追究責任,被認為是太空艙設計得不合理,沒有考慮太空人穿上宇航服之後乘坐的空間,導致三名太空人鋌而走險脫掉了宇航服,釀成了慘劇。

從之後之後,返回艙被拓寬了空間,並且硬性規定,太空人在發射和返回的過程中,都必須全程穿著航空服。

宇航服能夠隔絕宇宙的溫度,維持人體內外的壓強,即便身處真空的宇宙環境,也能保護太空人的安全。

即便是在返回艙內,太空人也要穿宇航服

太空人的職業病

然而宇航服不是萬能的,太空人只要進入了太空,就不可避免地會有身體上的變化。

這裏面有很多變化是失重帶來的,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松癥。

太空人在太空中呆的時間越久,骨骼流失的鈣質就會越多,並且這個流失是不可逆的,無論事後服用再多的鈣片,也無法彌補失去的鈣。

因此,每個太空人去測骨齡,都會比原本的歲數大10歲以上,它們流失鈣的速度比一般人快10到15%。

太空中的失重環境

除了骨骼有變化,太空人的眼球也有變化,尤其是我們的眼睛裏面的凸透鏡——晶狀體,它在進入太空之後會被拉長。

這個過程同樣不可逆,太空人回來之後,視力會減弱。

太空人都是從飛行員過來的,如果一個長期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人回來,他基本上再也不能開飛機了。

太空人的前身是戰鬥機飛行員

此外,太空人的肌肉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因為失重改變了他們的用力方式,人類因為直立行走將大量的肌肉堆積在了下半身。

在太空中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樣行走,下肢得到的鍛煉減弱,短時間內只是力量變小,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肌肉萎縮。

在進入太空之前,太空人的身體是人類中的佼佼者;從太空回來後,太空人帶著一身的傷病。

更何況在人類歷史上,還有22名太空人為了人類的太空事業奉獻了生命。

月球上的紀念碑——倒下的太空人

向這些偉大的太空人們致敬,感謝他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