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江時學:做好月壤結構研究,無需在意「中外之爭」

2024-06-29科學

來源:環球時報

嫦娥六號返回器日前準確著陸於預定區域,且工作正常,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從月球背面帶回樣本的國家。據媒體介紹,從月球背面古老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采集的珍貴樣品,將幫助人類進一步進行月壤結構分析,深化對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這樣的研究將是中國科學家探究未知世界的又一壯舉。就在許多網民恭賀中國科學家取得這一偉大成就的同時,也有媒體提出了頗為引人註目的問題:這一研究成果該在國內還是在國外發表?論文用中文還是英文寫?

中國科研人員用什麽語言在什麽刊物上發表其科研成果,近幾年在學術界似乎是一個「爭議話題」。一種觀點認為,學者使用的是我們自己的科研經費,因此科研成果應首先在國內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不能崇洋媚外地將來之不易的科研成果讓外國人先睹為快。另一種觀點認為,一是在國外頂尖期刊發表科研成果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國際學術地位,也有利於提升學者所在科研院所的知名度;二是懂漢語的外國學者畢竟是少數,因此中國學者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有利於推動國際學術交流。

上述兩種觀點都不無道理。因此,中國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究竟該用什麽語言首先在哪裏發表,不能陷入偽命題爭論,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

首先,不同的學術研究及其產出的科研成果,面向的是不同學術群體。 雖然科學研究是無邊無際的,但每一個研究人員都有特定的學術興趣和專長。因此,他的科研成果只能面向特定的學術群體,盡管學術研究越來越具有跨學科的特點。這意味著,任何一個國家的研究人員取得的科研成果用什麽語言發表,在什麽刊物上發表,既受制於科研工作的特點,也取決於科研成果的受眾面;既要考慮國家的榮譽或民族的尊嚴,也要重視學術研究的國際化程度。

例如,關於中國經濟或中國改革開放等問題的研究成果,在國內用漢語發表能引起更多中國學者和決策者的關註。而鑒於月壤結構分析在國內外都是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前沿性研究領域,其研究成果用外語在海外發表比用漢語在國內發表可能更好,至少可以迅速引起國際上更多的科學家的關註,從而進一步提升中國學者在這一領域的國際地位。

其次,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考核制度,對科研成果的「出路」有著不容低估的影響。 制度不是萬能的,但制度對科研工作的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從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起,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就開始重視與國際學術界接軌。這一接軌既包括學者之間的交流,也包括鼓勵研究人員向國際學術刊物投稿。

誠然,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外國的學術刊物並非都是高水平的,但在國外知名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對中國大多數研究人員來說並非易事。這就促使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逐漸在制度上采取一些激勵研究人員在國外發表論文的措施。換言之,如果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這一制度設計不發生實質性的改變,研究人員首先考慮將其重大研究成果在國內發表的動力不強。尤其在面對經常有人在社交媒體或透過郵件問你要不要花幾萬元發表一篇論文這種奇怪現象時,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管理部門似乎更傾向於,繼續鼓勵研究人員在國外發表論文。

再次,語言壁壘對中國絕大多數科研人員的制約可以忽略不計。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中國大多數科研人員的外語水平已達到較高程度。他們既可以看懂國際上的外文科研成果,也可以用外語撰寫各種學術論文或在國際學術會議上與國外同行交流。相比之下,絕大多數外國學者卻不懂漢語。因此,雖然一些漢語詞匯的英譯已進入英語詞典,如Chang’e(嫦娥)、Taikong(太空)、Yinyang(陰陽)等,但如果中國學者用漢語在國內發表科研成果,國外同行必然面臨著明顯的語言壁壘,中外學術交流必然受到很大影響。就此而言,中國研究人員在海外發表研究成果是必要的。

最後,中國高校和研究機構的科研管理部門以及期刊編輯部,應在制度上為科研人員在國內發表科研成果提供刺激性的優惠和便利。 例如,多種多樣的相互競爭的期刊評價標準應該在相關部門幹預下整合成一種能與國際學術界外文期刊並肩的體系;期刊編輯部在錄用稿件時要秉持質素第一的原則,不受學者的名氣大小所左右;國家有關部門要鼓勵學術刊物出版雙語版,甚至還應該支持國家級研究機構出版更多的英語刊物。只有主管部門、高校和研究機構以及學者三方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將中國學術期刊的國際影響力提升到更高水平。(作者是上海大學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