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水,會攝入大量微塑膠?來看浙大科學家的研究

2024-08-25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性紙杯是十分方便的日用品。但如果說,一次性紙杯+熱水,會釋放大量的微塑膠,你還會選擇嗎?

圖源:論文截圖

近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蔣超實驗室在環境領域國際著名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釋出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系統揭示了在使用一次性紙杯飲用熱水時,釋放的微塑膠在孕鼠體內的組織特異性積累以及對代謝、生殖和後代的毒性影響。

當微塑膠進入體內,哪些器官積累量最高?對身體健康會產生什麽危害?如何減少微塑膠的危害?

小鼠體內「幼鼠」的微塑膠含量最高

一般而言,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被稱為微塑膠。

已有研究顯示,針對環境而言,微塑膠的影響體現在水生生態系中生物的健康狀態與生命周期縮短,以及土壤肥力的減退與生態平衡的破壞;而對於人類而言,微塑膠可能透過呼吸、飲食和皮膚接觸,最終在人類體內累積。

雖然不會有人直接吃塑膠,但透過食物的包裝袋塑膠袋、塑膠瓶、塑膠盒等,會有大量的微塑膠直接進入人們的口中。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2019年研究結論,人們平均每周攝入大約5g塑膠,相當於一張銀行卡。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選擇不食用塑膠裝的食品,采用一次性紙質制品是否會更幹凈?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近年來,隨著咖啡、奶茶的流行,一次性紙杯的使用量逐漸上升。但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蔣超實驗室最新研究表明,一次性紙杯在熱水沖泡後,釋放的微塑膠會在體內組織積累,並對生殖和代謝產生毒性影響。

一次性紙杯中濃縮微塑膠的質素、尺寸分布和特征 圖源:受訪者提供

「一次性紙杯中,杯內層疏水膜遇到熱水時,會釋放大量的微塑膠,隨著人們飲用,微塑膠便累積在體內。」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蔣超向記者解釋道。

研究團隊首先篩選了五個咖啡品牌的一次性紙杯,選擇了釋放微塑膠最多且顆粒最小的品牌進行體內試驗。隨後,研究團隊用熱水沖泡一次性紙杯,靜置15分鐘後,濃縮並提取獲得其中釋放的微塑膠,模擬人類日常一次性紙杯使用情況,按照不同的「劑量」將微塑膠以灌胃方式餵給孕鼠,研究持續了母鼠的整個孕期。

微塑膠累積在小鼠解剖圖示意圖;彩色漸變表示不同組織中微塑膠的密度變化 圖源:受訪者提供

研究結果顯示,微塑膠對胎兒發育和母體生理產生了劑量相關的顯著不利影響,在母鼠的12個組織器官及胎鼠中均檢測到微塑膠。「除了盲腸,其中胎兒的含量最高,微塑膠呈劑量依賴性地偏好沈積在胎兒、胎盤、腎臟、脾臟、肺部和心臟等部位。」論文的第一作者陳瓊介紹道。

可能對胎兒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當前,有研究表明,人的肺、肝臟、脾臟和腎臟組織樣本中均檢測到微塑膠的存在。

此次團隊研究還發現,胎兒和胎盤中的微塑膠數量和粒徑分布沒有顯著差異。這一發現表明,胎盤對微塑膠並沒有明顯的過濾作用,微塑膠可以直接透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可能對胎兒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每日僅適度使用一次性紙杯飲用3.3杯熱水,就足以顯著改變盲腸微生物組、代謝功能和免疫健康,還會增加流產風險。」陳瓊表示,微塑膠可能透過影響母體生理狀態,如誘發肝肥大,進而間接影響胎兒的發育和生長。值得註意的是,這些影響呈現出明顯的劑量依賴性,即接觸的劑量越高,影響越顯著。

「我們常說,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沒有意義的,但這些發現表明,即使是適度使用一次性紙杯,也可能導致腸道微生物組成和功能的顯著變化,進而影響宿主的代謝和免疫功能。」蔣超說道。

微塑膠暴露導致組織特異性轉錄組畸變,具有潛在的健康影響 圖源:受訪者提供

如今,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證實了人體多個組織器官存在微塑膠,但是否有證據可以確定微塑膠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幾年前,因為對微塑膠的廣泛關註,世界衛生組織(WHO)專門審議了微塑膠健康風險的問題並形成了第一份微塑膠對人類影響的總結報告。報告核心內容為,微塑膠無處不在,包括海洋、淡水、飲用水、食物和空氣中都有,但並未發現它對人類健康構成風險的確切證據。

現階段,有關微塑膠對人體的健康影響的試驗有限。蔣超表示,近年來,國內外關於微塑膠的研究報道有很多,雖然還沒有充分證據表明這類微塑膠會引發人類疾病,但鑒於其在環境及人體的發現日益增多,再結合此次研究結果,需要進一步評估和應對這些潛在健康危害。

懷孕女性不建議飲用一次性紙杯包裝的飲品

雖然微塑膠是否真的能直接引發人類疾病和對人體健康有多大危害還未得到證實,但可以防範於未然,從源頭上采取措施。

為了避免人類的五臟六腑都都變成「塑膠制品」,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攝入。蔣超建議,應盡量減少塑膠包裝食品和飲品的選擇,使用玻璃或非塑膠的餐飲器具,少用塑膠容器和紙杯加熱食物、裝熱食。

「對於正在備孕或是已經懷孕的準媽媽們,需要格外留意,針對此次研究結果,她們極可能是微塑膠潛在風險的高危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與微塑膠的過多接觸,以保護自己和寶寶的健康,不建議喝一次性紙杯包裝的飲品,如奶茶咖啡等。」此外,蔣超還提醒道,油類食品可能可以進一步增加微塑膠的釋放量,所以在點外賣的時候盡量減少點高油類。

基因基準劑量模型分析表明懷孕小鼠每日安全劑量為2-4杯 圖源:受訪者提供

蔣超表示,透過研究,也是希望從科普的層面提升公眾的警覺性,微塑膠已經悄無聲息地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們的存在比許多人想象的要近得多。

他強調,盡管目前對於微塑膠的具體影響及其劑量效應關系仍需進一步探索,但提前建立這種意識至關重要,也希望推動社會各界對這一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進而促進相關食品安全法規的制定與完善。

據了解,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蔣超實驗室主要圍繞暴露組和微生物組在各類自然和人體環境的多樣性、功能、前進演化動態、環境互作展開多學科交叉的前沿研究。

毋庸置疑,微塑膠已經悄然滲透至人類的日常生活環境之中,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存在,評估這些微小顆粒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剖析其危害人體的具體機制,並積極探索有效的應對策略,是蔣超及其團隊成員們正在努力的目標。

編輯: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