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太陽的質素流失與地球宜居性的倒計時

2024-08-22科學

地球上的生命,包括它的產生、繁衍以及前進演化,均依賴於太陽提供的能量,已持續了數十億年。地球與太陽的適中距離,賦予了它適宜的氣候條件,適合生命生存。

假如太陽變得過熱或過冷,地球的居住環境就會不復存在。太陽能量的適度輸入是維持地球生命的關鍵。我們的太陽占據了太陽系總質素的99.86%,盡管如此,它的質素每天都在逐漸減少。經過漫長的歲月,太陽的改變將導致地球不再適宜居住。

**太陽星雲理論**

在太陽系的初期階段,一個巨大的質素透過重力作用吸引了更多的物質,形成了一個逐漸增長的原恒星。原恒星周邊隨後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這是太陽系行星最初的雛形。在此期間,重力與輻射展開了競爭:重力使得原恒星和行星質素增加,而來自外部恒星和初生太陽的輻射力量則試圖阻止其生長。

當輻射力量占據上風,太陽和行星的生長停止,隨之落下的物質被吹散,形成了我們現今認識的太陽系。

這標誌著太陽系質素達到峰值,同時太陽的能量也達到了最低點。自此以後,太陽透過核聚變反應生成能量,其質素逐漸減少,但釋放的能量卻逐步增加。然而,這似乎有些矛盾,因為質素較大的恒星通常更為熾熱和明亮,這裏的問題究竟何在?

**恒星能量釋放的決定因素**

實際上,恒星的溫度由兩個因素共同決定。首先是恒星核心的溫度,溫度越高,粒子的能量越大,核聚變的可能性隨之增加。

其次是核聚變區域的體積,核聚變的區域越大,同一時間內能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就越多。

對比不同的恒星,質素較大的恒星會有更高的核心溫度並擁有更廣闊的核聚變區域。但如果僅分析單個恒星,情況則有所不同。

**質子-質子鏈反應**

在太陽的核聚變過程中,主要透過將氫轉化為氦來獲取能量,質子-質子鏈反應是這一過程的主導機制。最終生成的氦-4相較於最初的四個質子具有較低的質素,根據愛因斯坦的E=mc^2方程式,質素的減少轉化為能量。據估計,約0.7%的質素被轉換成能量。

隨著核聚變的持續進行,太陽質素逐漸減少。核心生成的能量向外傳遞,而較重的氦元素則沈積於核心區域。

在當前的溫度條件下,核心的氦無法進行核聚變,因此氦富集區域的核聚變反應減少。若核聚變活動減少,輻射也隨之減少,因此氦富集區域在重力作用下開始收縮。這一重力收縮會釋放能量,進而將熱能傳遞到外圍。

隨著氦的積聚,太陽內部的溫度會上升,核聚變可能發生的區域也會向外擴充套件。總體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核聚變的速率和體積都將增加。因此,隨著年齡增長,太陽(及其他類似的恒星)的能量輸出將增加。

與此同時,太陽表面傳輸的能量不僅會導致光的發射,還會使一些松散的粒子,如電子、質子甚至更重的原子核,獲得足夠動能從太陽表面噴射出來,形成所謂的太陽風,這些帶電粒子將傳播到整個太陽系,並且絕大部份將脫離太陽系,其中少數撞擊行星大氣層,形成地球上可見的極光。

過去46億年中,太陽變得越來越熱,但質素也在逐步減少。隨著時間推移,太陽風基本保持穩定,偶爾出現的耀斑和大規模噴射對太陽質素的整體下降速度影響不大。同樣,太陽核聚變的能量輸出在其生命周期內增加了約20%,但這也是次要因素。

綜合太陽風和核聚變的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太陽每秒減少的質素,並據此推算太陽自誕生以來總共失去了多少質素。

太陽風每秒帶走約160萬噸質素,即16億千克/秒。每150億年,太陽因太陽風而失去一個地球的質素。因此,到目前為止,太陽風已帶走了30個地球的質素。

然而,太陽從核聚變中失去的質素要更多。太陽的穩定能量輸出為4×10^26瓦,這意味著它每秒將約400萬噸質素轉化為能量。透過核聚變,太陽每秒損失的質素比太陽風多約250%。在過去的46億年裏,太陽因核聚變已經損失了大約95個地球質素,相當於土星的質素。

隨著時間的流逝,太陽失去的質素將繼續增加,尤其是當它在未來50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但即使是在這種相對穩定的速率下,太陽核心氦元素的積聚也意味著地球將面臨更高的溫度。預計在未來10億到20億年後,太陽將變得足夠熱,以至於地球的海洋將完全蒸發,地球表面將不再有液態水存在。

隨著太陽變得更輕,它反而變得更熱。按照這種計算,地球的宜居時間已經過去了約四分之三。隨著太陽繼續失去質素,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將面臨

不可避免的命運。但我們相信,遙遠的未來人類將擁有足夠強大的科技來應對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