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最年輕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者薛其坤:我要對得起國家的支持

2024-06-28科學

【最年輕的獲獎者】

2024年1月,薛其坤在科技領域再次閃耀,以61歲之姿重新整理紀錄,成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得主,這一成就彰顯了他卓越的科研實力和持續的創新精神。

薛其坤教授榮獲的這一獎項,無疑是中國科技界的巔峰榮譽。更令人矚目的是,他竟以比此前最年輕獲獎者還要年幼兩歲的姿態,重新整理了最年輕獲獎者的紀錄。

薛其坤榮獲此殊榮,既彰顯了他卓越的科研成就,又充分認可了他在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無疑是對他個人及其努力的最高贊譽。

他對於量子物理領域的開創性貢獻,不僅極大地提升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理解,更為量子技術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薛其坤在獲獎感言中積極表示,這一榮譽不僅彰顯了對他的個人認可,更是對團隊協作及中國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極大鼓舞。

他堅決地指出,基礎研究不可或缺長期的積澱與毅力,並呼籲社會各方持續投入對基礎科學研究的支持,確保為中國科技創新註入持久不衰的活力。

薛其坤教授不僅在榮譽上獨領風騷,斬獲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更在國內外斬獲眾多重要獎項,彰顯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廣泛認可。

薛其坤教授在量子物理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尤其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研究上開創了新篇章。因此,國家特地授予他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以表彰他的卓越成就。

在2013年之前,物理學領域對於該專案仍是一片未知的空白。國內外科學家雖日夜兼程,努力鉆研、搜集數據,卻未能取得實質性突破。直至薛其坤教授團隊成功發現該實作效應,才填補了這一空白。

今年,薛其坤教授榮獲美國物理學會巴克利獎,作為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獲獎者,這一榮譽顯著增強了中國科學家在國際物理領域的影響力與地位。

2005年,年僅42歲的薛其坤教授憑借其卓越才華和不懈努力,成功躋身中國科學界頂尖行列,成為最年輕的院士之一,彰顯了他的非凡實力與卓越貢獻。

盡管年紀尚輕,但他已憑借卓越的成就足以榮登院士之席。留學日本期間,他在化合物半導體研究上大放異彩,特別是在砷化鎵和氮化鎵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突破。

薛其坤始終秉持著不斷進取的精神,他的腳步從未停歇。他持續追求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展現了對學術探索的無限熱忱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他矢誌不渝地領導團隊深入量子物理的未知領域,終於在2013年成功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不僅是他科研成就的巔峰,更標誌著中國物理學界取得了劃時代的突破。

【科學家的成長經歷】

薛其坤,山東臨沂一個普通農村之子,家境雖不富裕,但其父母卻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毅然決然地重視並支持薛其坤的求學之路。

薛其坤對科學的熱愛被父母敏銳地察覺,他們毫不吝嗇地為他打造優越的學習環境。即使生活再困苦,他們也堅定不移地支持薛其坤的求學之路。

薛其坤憑借卓越成績,成功考入上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展現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真理。在社會進步的浪潮中,人們對教育和科學的重視日益加深,生活水平也持續提升。

薛其坤矢誌科研,決心在科學領域留下堅實足跡,為科學進步貢獻力量。然而,考研之路卻成了他多年的瓶頸。盡管歷經失敗,如同古時屢次落第的考生,但他未曾言棄。

內心的科研熱情如烈火般激勵他砥礪前行,這份熱愛成為了他戰勝困難的動力。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堅信,上天總會眷顧每一個不懈追求的人。

1987年,薛其坤成功考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標誌著他學術生涯的嶄新起點。1992年,他毅然赴日攻讀博士,期間不僅汲取了豐富的科研知識,更深刻體驗了當時國際領先的科研氛圍。

薛其坤堅定決心要將科研之光帶回祖國,因此他傾盡全力投身於學習和科研之中,常至廢寢忘食。他在實驗室的時間遠超生活瑣事,甚至贏得了「7-11」的贊譽,象征著他無盡的科研熱情與毅力。

1999年,薛其坤憑借著卓越的學術成果,成功透過「百人計劃」回到祖國,他毫無懸念地加入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開始了他的科研工作。

在凝聚態物理與表面科學領域,我深入探索,尤其在高溫超導體和拓撲絕緣體等尖端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為科學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薛其坤率隊直面挑戰,歷經四年艱辛,精心制備了上千個樣品,盡管遭遇了無數次的挫折,但終於在2013年成功實作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觀測,彰顯了科研團隊的執著與毅力。

薛其坤的團隊依舊致力於量子物理與凝聚態物理的深入探索。他們正全力攻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在拓撲量子計算等前沿套用,同時挑戰高溫超導機理等全球性的科研難題。

薛其坤的7-11作息精神至今猶存,他作為老師時,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旨在確保學生能真正繼承科研事業,並行揚光大中國的科研精神,始終秉持著這份責任與使命。

在進行科研工作時,他全身心投入,旨在不辜負國家的厚望與民眾的信任,確保每一分國家的投入都能物盡其用,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他以愛國敬業為信念,傾註於科研的每一分精力,展現出專註與熱愛。這種精神應當被後人所承傳,因為中國科研正呼喚更多像他這樣卓越的科學家湧現。

科研之路荊棘密布,挑戰重重。重復的失敗、無休止的實驗、質疑的目光以及難以逾越的瓶頸,都可能成為終止實驗的絆腳石。

科研,作為國家未來的象征,必須永不止步。它構築了祖國發展的基石,鑄就了國家強盛的根基。薛其坤教授強調,科學之路雖漫長且艱巨,但我們必須堅定前行,確保科研之火代代相傳,永不熄滅。

薛其坤教授的榮譽滿載,但他從未因此自傲。他深愛科研,懷揣對國家的赤誠之心,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每個人,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我們期待更多如薛其坤教授般的傑出科學家嶄露頭角,他們必將引領中國的科研事業不斷前行,將中國的智慧之光照亮全球科研的舞台。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薛其坤,贈言眾人:「勤奮為基,創新為魂,勇攀科學高峰,為國家和人民貢獻智慧與力量,共築科技強國夢!」

濟南時報2024年6月25日報道:農村出身的「笨小孩」薛其坤,憑借非凡毅力,登上國家科學巔峰,成功征服「量子之巔」。新黃河晚讀為您揭秘這一科學傳奇。

【濟南時報】2024年6月24日報道,薛其坤,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源自沂蒙山區,懷揣著對量子的無盡追求,被譽為「量子追夢人」。

中國科學報2021年12月29日報道,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傑出物理學家薛其坤院士深刻詮釋了「7-11」科學家群體的榮耀與不懈追求,他們的光輝成就和崇高理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