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世界氣象日丨氣象災害預警與氣象災害預警訊號有何不同?市氣象局為您答疑

2024-03-20科學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候行動最前線」。氣候與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系?降雨在氣象上是如何劃分量級的?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記者采訪了泰安市氣象局業務人員,揭曉氣象背後的奧秘。

(1)氣候變遷是什麽?它對我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在某段時間內所經歷過的天氣,是一段時間內天氣的平均或統計狀況,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冷、暖、幹、濕等基本特征。」泰安市氣象台值班預報員劉潔介紹,氣候變遷則是指地球氣候系統的長期變化,包括平均氣溫、降雨模式、季節性變化等方面的變化。氣候變遷不僅涉及溫度的升高或降低,還包括氣候模式的改變,如更頻繁的極端天氣事件。

劉潔告訴記者,氣候變遷可能會導致更頻繁和更強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如暴雨、洪水、幹旱等,全球暖化會導致極地和高山的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加劇海岸侵蝕,增加沿海地區洪災的風險。氣候變遷還會對生態系造成破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氣溫升高、降雨模式改變、幹旱和水浸等極端天氣因素則會導致農作物減產、糧食短缺和價格波動。此外,氣候變遷也會給人類健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高溫天氣增加了熱相關疾病的發生,空氣汙染加重了呼吸道疾病的負擔。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全球社會正在采取行動,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保護生態系。「相信透過國際合作和個人努力,我們可以共同應對氣候變遷,保護我們的地球和未來。」劉潔說。

(2)春雨貴如油,我市氣象部門常在春季緊抓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人工增雨的條件是什麽?人工增雨是如何進行作業的?

「天旱時,大家都希望人工增雨,但是不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當晴天或者天上的雲很薄時,是不能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泰安市人工影響天氣服務中心工程師翟恒誌說,只有當雲系發展到一定的厚度,厚度一般大於2公裏,而且雲裏要有一定的過冷水(低於0度而不結冰的水)含量,雲中水汽供應充足且有上升氣流,這樣可以透過地面的火箭或高山煙爐,將催化劑攜帶到雲中的有效部位,方能起到人工增雨的作用。

有雲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雲都具備降雨潛力。翟恒誌介紹,雲水資源豐富、雲層較厚(冷雲要有較豐厚的過冷水區)和自然降雨不充分的雲,透過人工播雲催化,才能取得良好的增雨效果。

「目前,我市人工增雨方法主要是針對目標雲系,選擇合適時機,透過火箭、高山煙爐向雲中播撒碘化銀催化劑,增加降雨量。」翟恒誌說,地面火箭一般在遠離城鎮、村莊的地方開展作業。人工增雨不能隨時進行,用火箭增雨前必須向空域管制部門申請作業空域,並嚴格在批準的時限內發射人工增雨專用火箭彈,以確保作業安全。

(3)氣象上有「暴雨」「暴雪」等天氣狀況,如何理解「暴」的含義?為什麽有時給人的「觀感」有所不同?

泰安市氣象台值班預報員劉潔表示,「暴」是急而猛烈的意思,中國氣象上關於暴雨的劃定,是以24小時總雨量達到50毫米、12小時總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為標準的,暴雨可能給人類帶來一些危害。

「暴雨的直接危害有淹沒房屋等建築,危害生命和財產安全;阻礙交通,可能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地下停車場、地下室等進水,造成財產損失;淹沒農田,導致農作物減產。次生災害涉及地質災害、城市內澇、漏電觸電等。」劉潔說,以降雨為例,降雨在一定時間內的不同分布會給人不同的感覺。例如,50毫米降雨如果均勻分布在24小時,給人的感覺是細雨紛飛;但如果降雨集中在短時間內出現,則給人暴雨傾盆的感覺。

此外,暴雨的世界裏也有強弱之分。劉潔進一步解釋,以24小時降雨量為例,當24小時降雨量為50到99.9毫米時,叫做暴雨,這是最普通的暴雨,站在雨中和用花灑淋雨的感覺差不多;當暴雨升級,24小時降雨量達到100到250毫米叫做大暴雨,相當於無數個礦泉水瓶在向你澆水;當24小時降雨量達到250毫米以上,就是暴雨中的終極大BOSS——特大暴雨,想象一下用盆向你潑水的感受吧。

(4)在氣象預警體系中,常釋出的預警和預警訊號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氣象災害預警與氣象災害預警訊號相比,有四個方面的不同。

一是種類不同,氣象災害預警現有13類,氣象災害預警訊號有14類,氣象災害預警較預警訊號少了雷電、冰雹兩類,多了強對流;二是時效不同,氣象災害預警的提前量一般在1到3天,而氣象災害預警訊號一般提前數個小時或於實況出現後釋出;三是側重不同,氣象災害預警更側重各相關應對部門的應急準備,氣象災害預警訊號則側重於社會公眾的避災自救;四是標準不同,對於部份氣象災害,氣象災害預警和氣象災害預警訊號的釋出標準略有區別。

值得註意的是,氣象災害預警與氣象災害預警訊號共同之處都是為了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透過構築長期、短期和臨近的天氣預報體系,發揮好氣象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作用。

記者: 張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