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擔憂!中國野生「娃娃魚」恐將老齡化

2024-10-20科學

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沈春蕾

4年前,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車靜帶領團隊在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開展夜間溯溪調查時,發現了中國首個野外純種「娃娃魚」族群。2022年,研究團隊綜合遺傳分化和形態學證據,將其命名為江西大鯢。

江西大鯢(一齡幼體)。易木榮/攝

隨後,車靜團隊對江西大鯢展開了近3年的持續監測,並於日前在【生物多樣性】發表了一份報告,首次報道了江西大鯢野生族群的生活習性、族群繁殖動態、棲息環境等情況。這也是中國第一份有關野外生存大鯢物種的數據報告。

研究人員透過內窺鏡拍攝洞穴內江西大鯢活動情況。

尋找野外純種「娃娃魚」

已有研究發現,中國大鯢曾廣泛分布於中國17個省。其祖先起源於侏羅紀時期,故有「活化石」「水中大熊貓」等美譽,目前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棲息地喪失、氣候變遷和人為捕捉,中國大鯢野外族群數量急劇下降,變得極度稀少。

「截至今年,已正式被命名的中國大鯢有4個物種,分別是狹義中國大鯢、華南大鯢、江西大鯢和祁門大鯢。」車靜介紹,「除了江西大鯢之外,其他已被命名和未被描述的中國大鯢物種的分布範圍和族群大小都不得而知,這就使得目前的保護行動難以開展。」

突破中國大鯢保護困境的關鍵在於找到未受雜交汙染的大鯢原生族群,進而確定各物種的分布和瀕危狀況。2013年至2016年,國內外學者曾組織團隊對中國16個省的97個中國大鯢分布點進行實地調查,結果僅在4個分布點發現了24尾野生大鯢。

車靜告訴【中國科學報】,2013年至2016年開展的這次大規模野外調查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如調查範圍大多未覆蓋保護區、遺傳鑒定標記使用不完善等。

於是,車靜團隊重點聚焦自然保育區及周邊地區,對調查到的大鯢種質資源進行個體標記,並采用核基因組水平的遺傳標記鑒定、判斷其是否為純種。

2020年9月,車靜團隊經過長期努力,在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找到了大鯢純種個體。

「僅晚上兩個小時的調查中,我們便發現了5個大鯢個體,後來被鑒定為野外純種大鯢。」團隊成員柴靜回憶說。

「娃娃魚」也有老齡化和衰退風險

「如果這裏存在穩定的野外族群,那麽冬季就是新孵化的幼鯢集體外出覓食的時候,這時開展調查更有可能獲得可繁殖族群的線索。」柴靜說,鑒於此,2020年冬季,他們再次來到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開展工作。

在氣溫-7℃、水溫6℃的寒夜,研究團隊和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溪流裏逆流而上,摸索搜尋。

「走了大約2公裏,大家就在一個洄水灣找到了幾十尾約3厘米長的正在覓食的幼鯢。」車靜團隊博士研究生易木榮回憶說。

研究人員透過內窺鏡拍攝洞穴內江西大鯢活動情況。

遺傳鑒定確認這些是純種幼鯢後,研究團隊制定了長期監測工作計劃和方案,希望系統收集物種的基礎生物學和棲息地生態學數據。車靜介紹,這些數據將是評估其瀕危程度、制定相應保護行動計劃的重要依據。

隨後,車靜團隊聯合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以及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管理局對江西大鯢開展了持續3年的監測。

車靜(右一)帶領團隊追蹤定位找到江西大鯢棲息洞穴,對其生存環境進行觀察。受訪者供圖

野外監測數據顯示,江西大鯢全年均有活動,從每年4月開始活動逐漸增多;5月至10月相對活躍,大量個體在河道進行捕食活動;7月至10月為江西大鯢繁殖季,部份個體出現明顯性征。

「我們透過監測估算,江西大鯢的族群數量約為474尾,族群密度為79尾/平方千米。」易木榮說,「我們發現江西大鯢體長小於30厘米和體長大於70厘米的個體都非常少,若族群長期處於該狀態,若幹年後江西大鯢的優勢群體將步入中年或老年階段,該群體可能面臨總體老齡化和衰退的風險。」

科學監測和保護任重道遠

在評估了江西大鯢族群現狀和棲息地質素情況後,車靜團隊得出結論:目前江西大鯢僅在江西北潦河金家水支流有分布,且為單點分布小族群;棲息水域面積狹小,面臨多重威脅,包括棲息地環境變動導致的自然威脅以及人為威脅。

其中,自然威脅表現在豐水季節和枯水季節兩個方面。豐水季節,洪水泛濫導致保護坡塌方,進而損毀大鯢棲息的洞穴和繁殖場;枯水季節,多段溪流出現斷流,棲息水域面積縮小,限制了大鯢的遷移和覓食活動。而人為威脅則主要是保護區外棲息地範圍內的生產活動和非法捕撈行為。

此外,車靜團隊多次觀察到江西大鯢的亞成體和幼體之間相互殘食或被天敵捕食。同類互相殘食的情況,頻繁發生在河道斷流、食物匱乏的冬季。這凸顯了狹小生境下,環境變動帶給大鯢帶來的影響。

「根據當前族群現狀和相關評估標準,我們建議將江西大鯢的瀕危等級評估為極危(CR), 野外族群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車靜等人建議。

他們還希望針對江西大鯢開展相應的搶救性保護措施,比如根據其棲息範圍,對現有自然保育地進行最佳化調整。具體措施包括:針對下遊棲息地面臨的較大人為威脅,將整條棲息河道及其周邊區域納入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管理,完善保護措施;針對新孵化幼鯢存活率低、亞成體數量補充不足的問題,在孵化季節開展人工救助,提高幼鯢成活率。

此外,車靜團隊還建議,在江西省大鯢歷史分布地區和各級自然保育區內,開展潛在棲息地評估和環境承載力評估,選擇適宜的生境,為未來實施族群重引入和遷地保護計劃提供科學依據。

科學監測和保護工作任重道遠。目前,車靜團隊正在與國內研究團隊和保護區開展合作,持續開展野外大鯢族群調查,透過加快物種辨識工作,評估族群現狀、棲息地情況及致危因素,為大鯢物種就地保護提供科學支撐,避免有些物種在被發現和描述前就走向滅絕。

與此同時,車靜團隊還在加快尋找、鑒定可用於保種的純種大鯢,以避免人工雜交汙染而失去純種種質資源。

相關論文資訊:

https://doi.org/10.17520/biods.202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