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一顆紅矮星正在逼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剩150萬年嗎?

2024-09-06科學

【綜述】

從人類文明出現起,咱們對太空的想象就一直沒斷過。特別是好幾千年前,各個國家那些相關的神話故事都是以太空當背景的。到了現在,由於科技文明越發先進,咱們總算曉得地外那些所謂的神仙就是人們滿是浪漫色彩的幻想罷了,宇宙深處也就只是沒完沒了的黑暗和冷清。

可誰能想到呢,看似特平靜的宇宙竟有著想不到的危險。2013 年 12 月 19 號,ESA 的「蓋亞」衛星發射上去後,竟意外觀測到一顆正朝太陽系靠近的紅矮星。科學家對這顆紅矮星的執行路徑一分析,發現它可能在 150 萬年之後對地球有威脅。到那會兒,咱人類該咋辦呢?

【宇宙】

每個人小時候都瞧過星空,也都特別好奇星空裏有啥。天上那些一閃一閃的東西都是啥呀?跟我們的距離大概有多少啊?甚至每個人都會在感覺上有個錯覺,就算在同一時候,地外天體和地球的距離好像一會兒近一會兒遠似的。

實際上,人類肉眼能看到的任何一個天體,跟咱的距離都老老遠了。能接收到它們發出的「訊號」,靠的就是光傳播。可在這當中,就因為光速太快了,要是用地球上平常過日子的那種思維去想,那可就全錯了。

咱舉個簡單例子哈,那滋養萬物的太陽給人類還有地球供能呢。靠著太陽,人類才能發展到現在這樣。可其實沒多少人曉得,咱看到的太陽光,那都是太陽八分鐘前發出來的。光在太陽系裏頭,光速都得花這麽長時間呢。那想想,太陽系外頭的星系,跟咱的距離得有多遠啊。

也許就是由於距離實在太遙遠啦,人類才會在千年前對天體弄不清楚概念。特別是在那地心說流行的時候,人們把地球當宇宙中心,其實也就是宗教為了維護傳承,人們沒辦法有力反駁才有的結果罷了。

好在時間慢慢過去,人們總算對宇宙有了正確認識。特別是曾經有了日心說後,雖說結果不對,但對天體運轉規律可是頭一回進行了科學分析。也就在那之後,人們才搞明白了地外天體的基本執行規則。

拿現在的可觀測宇宙來講,宇宙裏有的天體大體能分成行星、恒星、衛星還有彗星之類的,好多特別的天體也都是從這幾種天體變過來的。就說咱每個人都曉得的黑洞吧,實際上就是那種有極大質素的超巨星塌了形成的。等它對空間的扭曲到了一定地步後,連光都沒法跑出去了。

另外啊,宇宙基本的結構組成還算好懂,在現今天文學領域裏,科學家把宇宙結構按照地月系統、太陽系、銀河系還有星系群、星系團啥的進行細致分類。要是好好去了解一下其中的差別就能知道,人類在整個宇宙裏,那簡直連一點點都算不上。

【紅矮星】

要是說黑洞是極大質素的恒星天體塌縮而成,那紅矮星又是咋形成的呢?從外表看,紅矮星就是那種外表顏色發紅,且表面溫度比較低的恒星嘛。在所有主序星裏,紅矮星是相對來說比較「冷」的 M 型和 K 型恒星。

好多人可能不太懂這啥意思,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紅矮星自身質素通常不會超過太陽質素一半,那表面溫度也沒法跟太陽比。當然啦,這主要也是因為類比的物件不一樣,要是跟地球比的話,紅矮星的溫度其實也挺嚇人的。

在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裏,雖說大概有 1000 億到 4000 億顆恒星呢,可實際上大部份都是紅矮星。在整個宇宙裏,紅矮星也占了所有恒星數的四分之三。因為表面溫度在天體那不算高,所以要是靠肉眼去看,人類根本就看不到紅矮星。

除此之外,由於對紅矮星的認識,科學家們在之前的某段時間還設想過人類移民的事呢。畢竟從紅矮星的特點來說,比較溫和的表面溫度更能給周圍的行星創造出生命誕生的條件。

等這個設想越來越完善的時候,哈勃望遠鏡卻意外察覺,要是想讓周邊行星有適宜的溫度,行星跟紅矮星的距離就得特別近,甚至比水星與太陽的距離還小。可要是到了這樣的距離,不管紅矮星有啥變故,都會給行星帶來致命的影響。在這種狀況下,科學家們也只能選擇放棄了。

這顆叫 Gliese 710 的紅矮星處在巨蛇座。論體積的話,直徑大概是 80 到 90 萬公裏,離咱地球 62.954 光年。科學家依據距離和執行速度分析,覺得這顆紅矮星極有可能在 150 萬年以後靠近太陽系。要是在這段時間裏,人類沒想出恰當的解決辦法,那就可能遭遇新一輪生存危機。

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聖彼得堡 Pulkovo 天文台的研究人員 Vadim Bobylev 還向外講,Gliese 710 撞擊太陽系外層奧特雲帶的可能性有 86%那麽高。要是真出現這種狀況,那紅矮星本身具有的強大重力就會讓大量太陽系外圍的彗星被吸引到地球這邊。隨後,這些彗星跟地球碰撞的概率肯定就會增大了。

懂地球跟太陽系關系的人都明白,地球能平平安安地處在太陽系裏。除了太陽系本身穩定外,實際上還靠兩顆天外天體來保護。首先就是木星對太陽的保護,因為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 1321 倍,質素是地球的 318 倍,所以好多從太陽系外面來的彗星進到太陽系裏面時,都會被木星給攔住。

雖說從體積和質素上講,木星好像有點外強中幹的感覺,但它對地球的保護那是絕對沒話說的。要是沒有木星在,地球都不知道被地外隕石襲擊多少回了。

再就是月球的保護作用了,科學家在月球表面看到好多好多隕石坑,這些其實都是月球給地球當「屏障」而攬下的事兒。一些「漏網之魚」要是幸運地躲過了木星的攔截,最後也會被月球吸過去。就因為這樣,地球從誕生到現在這 45 億年裏,很少有意外狀況。

但要是 Gliese 710 到了太陽系邊緣,木星跟月球自身都難保了,肯定就沒法給地球提供保護啦。要曉得木星雖說比太陽系其他所有行星質素加起來還多 2.5 倍呢,可它連太陽質素的千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據科學家觀察,Gliese 710 的質素大概在太陽的 0.4 到 0.6 倍左右,木星跟它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光這樣,讓奧特雲中的彗星進到內太陽系,這只是 Gliese 710 可能帶來的眾多威脅裏,傷害最小的那一種。科學家們假設,要是地球自己也受到了一定程度影響,那可能在小行星撞地球以前,地球的命運就已經完全變樣了。

【「碰撞」的後果】

簡單來說就是,小行星、彗星這些天體都會被 Gliese 710 影響到,那地球肯定也會被影響啊。等它跟太陽系擦身而過時,地球就很可能在「驅動力」作用下失控地靠近太陽。要是運氣稍好點呢,可能在走的過程中被同樣也在移動的金星或者水星給擋住。

但要是運氣太差,當水星和金星也以一樣的速度去靠近太陽時,那地球跟太陽的距離也就必然會靠近了。在這種情形下,地球會完全替代現在的金星或者水星,人類要想在這樣的狀況下活下去,確實是太艱難了。

到那時候,也許人類就只能靠著移民太空或者「流浪地球」這樣的辦法去解決這事了。不過呢,不管是哪種辦法,就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而言,那都壓根兒沒可能實作。

更關鍵的是,科學家預計 150 萬年這個時間,主要是 Gliese 710 到太陽系以及對地球形成威脅的時間,可不是說人類就剩 150 萬年時間了。人類要是真想靠上面說的辦法來躲過這一劫,那肯定得提前做好準備。畢竟 Gliese 710 行進過程中,以天體為單位帶來的影響,咱們也得提前想到。

那當然了,實際上 150 萬年這時間對現代人來講,著實是太遙遠啦。地球科技到那時會發展成啥樣,咱沒法預料也想不出來。可對咱來說,最要緊的其實就是把咱現在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好。劉慈欣在【三體】裏曾說過一個觀念:要給歲月賦予文明,而不是給文明硬湊歲月。

要是文明沒法保證地球能持續發展,使得地球生命能長久地活下去,那 150 萬年之後的威脅,壓根就沒啥要緊的。畢竟那時候地球生命都早沒了,誰還能感覺到 Gliese 710 要來呢?

當然了,越清楚危險多可怕,咱們就越得敢於秉持科學發展的精神。150 萬年這麽長的時間跨度,足夠讓人類弄出任何奇跡來。要是到了未來真快到 150 年那個年限的時候,人類就選擇放棄,然後接受自己的命,那可真不應該啊。

【結語】

關於宇宙的秘密,人類現今曉得的只是一小點,那未來咋發展,誰能講明白呀?說不定等人類科技文明越發先進了,科學家們就會找到新契機。關鍵是,在這當中,人類肯定也能想出不錯的解決辦法。

另外,把當下做好才是咱真正該重視的。要是人類文明連 150 萬年以後都到不了,那現在再多的猜測也都白搭。咱完全能對未來的人類有信心,就算是太空來的危機也能好好處理。可在這之前,咱們要做的就是讓文明能延續到那時候。

現在可持續發展這理念早就被大家深深記住了,地球是有限的沒錯,可人類的創造力那可是沒邊的呀,咱又何必太為以後發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