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活在【詩經】裏的「辣椒」,卻是遭人嫌棄的「蓼」,藥用價值珍貴

2024-08-07科學

說起「辣蓼」,對於在農村長大的農村娃都不陌生,鄉野裏到處都是,俯拾皆是。

圖片01~02):辣蓼的花穗

可是說起「辣蓼」的辣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醉魚草」。因為辣蓼也有「辣醉」魚的功效,此外,山野上的馬桑葉,也具備這個功效。所以,很多人稱「馬桑」「辣蓼」也是醉魚草。這個「辣醉」,對於魚來說,只是「短暫」的迷糊作用,旋即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在廣袤的自然資源植物之中,隱藏著許多既平凡又神奇的植物,辣蓼也算是其中之一。這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獨特的辛辣風味和豐富的藥用價值,贏得了人們的青睞。

圖片03~04):河邊上的「醉」魚草

【現代漢語詞典】【新華字典】【國語詞典】對「蓼」的釋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披針形,花小。淡綠色或者淺紅色,果實卵形扁平。生於水邊或者水中,味辛辣,可以調味,全草入藥。」

而【爾雅】中對「蓼」的釋義為「薔,虞蓼。」【說文解字】中「蓼」的解釋為:「(蓼)辛者,薔虞也。」

圖片05~06):野生的辣蓼

「虞蓼」「薔虞」也就是我們常見的水辣蓼子。其實,我們說的「辣蓼」是眾多「辣蓼」植物的統稱,裏面其實還有很多不品種,比如紅蓼,青蓼,香蓼,紫蓼,馬蓼,假水蓼等。

本期圖文,清江鶴將與各位親們各位老師重點關註和聊聊關於「辣蓼」的話題。希望透過本文分享,讓我們帶你一起走進辣蓼的世界,探究分享它的基本生物學特征、食用價值、藥用價值以及那些鮮為人知的人文趣味故事。希望你喜歡並積極參與互動。

圖片07~08):摘穗制酒曲

辣蓼是木蘭綱石竹目蓼科萹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辣蓼是活躍在【詩經】裏的一種植物。【詩經】中曾經有4首詩提到「辣蓼」。只不過這4首詩中的「辣蓼」都不是因為「吃」的這個事。

【詩經】之【鄭風】中稱「辣蓼」為「遊龍」,說「山有喬松,隰有遊龍。",遊龍即辣蓼。

圖片09~10):不同的辣蓼

【詩經】之【小雅】中稱「辣蓼」為「藍蓼」,是一種染色的辣蓼。【詩經】之【周頌】中借「蓼」起興,在詩歌中運用「比興」手法。只是一種寫作手段而已。借「蓼」的辛辣來比喻人間生活的艱辛。而【詩經】之【周頌】(良耜)中所提到的「荼蓼」是一種危害農作物的雜草,也許與我們農田裏的野生辣蓼差不多吧,都是遭人嫌棄的農田雜草。

【中國植物誌】中所載的辣蓼實際上是「偏」指「水蓼」,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這種「辣蓼」雜草,既有「通稱」之廣義也有「獨」指之狹義。

圖片11~12):摘穗制作酒曲

「辣蓼」屬於蓼科萹蓄屬一年生植物,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中國南北各省區的野生植物。

辣蓼在田間株高約40-70厘米,莖直立且多分枝,無毛,節部顯著膨大,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生命力。

辣蓼葉片呈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0.5-2.5厘米,邊緣全緣,尖端漸尖基部楔形,具有辛辣味(對魚有短暫的迷糊作用),這使得它在眾多植物中脫穎而出。

圖片13~14):辣蓼開花前後

辣蓼的花序為總狀花序,呈穗狀,頂生或腋生,花被5深裂,綠色上部常帶白色或淡紅色,花期集中在5至9月,果期6~10月。夏季辣蓼為夏季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辣蓼在古代,是一種蔬菜。

【本草綱目】中載:「種蓼為蔬,而和羹膾。」這裏明確說了,人們種「蓼」作為鮮食蔬菜。【蓼蟲忘草】中說,人們「吃慣了」辣蓼,以致於人們忘了「辣椒」的味道。

圖片15~16):辣蓼花穗

辣蓼味道辛辣而清新,清江鶴孩提時代就吃過辣蓼,確實是這麽個「怪」辣味。相關資料載,辣蓼富含維生素C、鉀、鈣等多種營養元素,以及一定量的黃酮類物質,這些成分不僅有助於抗氧化、降血壓、調節血糖,還能提升菜肴的風味。

在古代民間,辣蓼常被用來烹飪涼拌菜、紅燒肉、火鍋和煲湯等,為餐桌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辛香。除了食用鮮嫩的莖葉外,還鮮食辣蓼的果實。

圖片17~18):辣蓼花穗

【齊民要術】中載:「蓼作菹者,長寸則剪。以袋盛沈於甕,又長再剪,常得嫩者,掐尖辣蓼。」說的就是人們「掐食」鮮嫩辣蓼莖葉。

在【禮記】之【內則】中,記載了人們用「辣蓼」種子(或果實)腌制豬肉,雞肉等情形。還提及到古人在「蒸煮」魚肉,甲鱉等美食時,塗可以用辣蓼種子入味外,也可以用鮮嫩的辣蓼莖葉切段,直接與魚,雛鳥,魚鱉等食物共燒蒸的情節。

圖片19~20):河邊的辣蓼

此外,辣蓼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是夏季消暑解膩的佳品。

不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經活躍在【詩經】裏的辣蓼這種「調味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視野,而成為山野裏一株人人嫌棄的農田雜草。這正所謂「青山依舊迷人眼,不見當年辣蓼紅。」

圖片21~22):花壇上的辣蓼花穗

辣蓼全草入藥,除濕健脾利水豁痰:

辣蓼的藥用價值同樣不容小覷。【福建藥物誌】中載:「(辣蓼)除濕健脾,利水豁痰。主治腸炎,痢疾,中暑腹痛,瘧疾,小兒疳積。」

中醫認為,辣蓼味辛性溫,歸胃、大腸經,具有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等多種功效。

可用於治療痢疾、胃腸炎、腹瀉、風濕關節痛、跌打腫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病癥,外用還能治療毒蛇咬傷、皮膚濕疹等。

圖片23~24):辣蓼花穗

辣蓼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幫助人體排除毒素,恢復健康。

【唐本草】中載:「(辣蓼)主被蛇傷,搗敷之。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悶。水煮漬腳捋之,消腳氣腫。」

同時,其含有的黃酮類物質還具有抗菌、消炎、鎮痛等藥理作用,為現代醫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註:本文不構成用藥建議)

圖片25~26):漂亮的辣蓼花穗

辣蓼的「草言草語」:

相傳,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就開始采摘和食用這種野生的辣蓼植物,所以辣蓼是較早走進人們生活的「救荒本草」。

而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辣蓼也常常成為抒發情感的載體。

有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一位即將遠行的官員,在臨別之際,他的好友們紛紛作詩相送。其中一位看似粗鄙的武官,在眾人的嘲笑聲中,吟出了「極目江邊一望賒,你我作詩送老鐵。江南江北蓼花紅,都是離人眼中血」的佳句,令所有在場的文人都為之慚愧。這不僅展現了辣蓼在自然景觀中的美麗,也寓意了人們對離別的深情厚誼。

圖片27~28):不同的辣蓼品種

所以有的地方也稱辣蓼為「淚中血",概源於這些辣蓼故事吧。

宋代王詩朋在【蓼花】中說:「秋色在何許,蓼花含淺紅。客情禁不住,歸興逐西風。」作者在看到辣蓼花以後就想到了家鄉的辣蓼。

辣蓼不僅是夏天的風景,也是秋天的懷念。黃庚說「十分秋色無人管,半屬蘆花半蓼花。」宋代劉克莊在【蓼花】中說:「分紅間白汀州晚,拜雨揖風江漢秋。看渠耐得清霜去,卻恐蘆花先白頭。」在風雨之中,作者很為秋霜之中的蓼花擔憂。不過,他認為,比起蓼花來說,蘆葦會先遭遇寒霜的「洗」禮。

圖片29~30):辣蓼花穗

寫在「辣蓼」最後面的話語:

辣蓼,這種看似平凡的野生植物,卻蘊含著獨特的生物學特征、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它以其獨有的辛辣風味和多樣的功效,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無論是作為食材還是藥材,辣蓼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和尊重。

在未來的日子裏,讓我們繼續探索辣蓼的奧秘,讓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更多的健康和美好。

圖片31~32):河邊的「醉」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