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科普|天外隕石何處來

2024-10-21科學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唐誌強)當人們在夜晚仰望天空時或許會看到流星墜落的閃光軌跡。流星體如果沒在大氣層內燃盡,墜落地面後就成為隕石。這些「天外來客」是從哪裏飛到地球的?
2013年10月22日,在納米比亞北部小城赫魯特方丹,一名遊客參觀納米比亞戈巴隕鐵。新華社記者高磊攝 目前人類已知的隕石有7萬多顆。此前科學界根據它們的構成判定,其中約有6%來自月球、火星和竈神星。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歐洲南方天文台和捷克查理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期在【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雜誌和【自然】雜誌上先後發表3篇論文說,他們發現,目前已知隕石中約有70%來自3個小行星家族。
這3個小行星家族分別命名為「卡琳」「科羅尼斯」和「馬賽」,位於火星和木星軌域之間的太陽系主小行星帶,是由距今580萬年、750萬年和4000萬年前的3次撞擊形成的。研究人員透過望遠鏡觀測主小行星帶所有主要小行星家族的構成,並用電腦模擬了這些小行星家族的撞擊和演化得出了上述結論。其中僅「馬賽」小行星家族就貢獻了37%的「訪地」隕石。
主小行星帶也被稱為主帶,匯集了太陽系內近98.5%的小行星。它們由原始太陽星雲中的一部份星子(比行星微小的行星前身)形成。因為木星重力的影響,這些星子既不能被火星吸收,自身也不能積聚成大行星,最終演化成了大量小行星。小行星在主帶內一旦「撞車」,碎片會形成更多的小行星或飛出主帶。
從宇宙的時間尺度看,這3次撞擊算是「新近發生」。研究人員解釋說,相比更加古老的天體碰撞,新近撞擊產生的小行星家族碎片更多、更活躍。這些碎片脫離主帶飛向地球的概率更高。
套用這種方法,研究人員還確定了更多隕石的來源,目前總計超過90%的地球隕石「身世」已明確。他們未來將聚焦近5000萬年內撞擊產生的小行星家族,為剩余不到10%的隕石溯源助力。同樣的方法還可用於追溯千米級大小的小行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