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深度解讀:宇宙紅移,天文學家如何測量遙遠宇宙!建議收藏

2024-08-09科學

這張照片是韋伯望遠鏡拍攝的一張深空場,大家註意照片中這個微弱暗紅的斑點,它距離我們大約 130億光年

也就是以光的速度飛行130億年的距離。

但,就這麽一個微弱的光點,天文學家是怎麽看出,它距離我們130億光年的

大家好啊,我是騰寶,這期就給大家詳細的解答下這個問題。

文章我們從科學家探索光開始,然後就是一步步解開光的秘密,到最後,天文學家又是怎麽利用解開的謎題,從而得到遙遠天體的資訊。

所以,這也是研究光的一段發現史,希望大家收藏哈。

前言

對於天體距離的測量,我們有很多種方法,像 視差法 標準燭光法

但對於遙遠的距離,像那種幾十上百億光年的距離,卻只有一種準確的測量方法,那就是 紅移測量

而要說到紅移測量,這就不得不提到 夫朗禾費線 了。

這是人們探索光的一個偉大發現。

故事呢,還要從17世紀開始。

光中暗線

在 17 世紀時,牛頓首次發現, 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後,它會分散成如彩虹那般不同顏色的光

也就是光的色散現象,牛頓把這種色散後得到的光稱為光譜。

光的色散

雖然這個現象看著很簡單,但它卻是我們解開光中秘密的開始。

在牛頓得到光譜的一百年後,1802 年英國的物理學家 沃拉斯頓 對牛頓的實驗進行了改進,使色散後的光譜的精度提高,提高後,他在太陽的光譜中首次發現, 光譜中存在許多暗色的條紋

沃拉斯頓
光譜中的暗線

但當時他對這些條紋沒有太在意。

只是認為這可能是儀器造成或者顏色的分界線什麽的。

所以他對此也沒進行深入的研究。

直到1814年,夫朗禾費的出現才讓人們重視這些暗線的存在。

夫朗禾費

1814年,夫朗禾費這個時候二十多歲,很年輕,但他制造光學儀器的技術卻相當了得,這個時候他設計出了現代首款光譜儀。

夫朗禾費展示光譜儀

1814年,他透過自己的光譜儀也在太陽光譜中發現了那些暗色的條紋。

但和沃拉斯頓不同,夫朗禾費對這些暗色條紋很感興趣,起初他也認為可能是儀器的原因,但隨著他對儀器的不斷改良,這些暗線卻並沒有在光譜中消失,反而是光譜中的暗線越來越多。

太陽光譜中的暗線

所以夫朗禾費認為,這些暗線可能是光源本身的問題。

之後他對這些暗線出現的位置以及粗細、波長都進行了仔細的測量,並且他又測量了其它幾顆明亮恒星的光譜,在那些恒星的光譜中,他也發現了暗線的存在,但這些暗線和太陽光譜中的暗線排列卻不一樣。

所以在幾輪研究後,夫朗禾費得到資訊:這些暗線應該就是太陽和恒星本身所致,與地球和儀器無關.

雖然不知道它們是什麽,但夫朗禾費的研究,把這些暗線的產生原因指向了光源的本身。

也就是因為他的這些探索,在45年後,人們才得以解開暗線的秘密。

暗線之謎

1859 年的時候,這時有兩位科學家,德國的物理學家基爾霍夫和化學家本生。

他們兩個在這個時候喜歡玩火,就是燒各種不同的元素。

在燒元素時他們發現, 燃燒不同的元素,光譜儀會留下不同的亮線

元素焰色

這些明亮的線條和之前夫朗禾費發現的暗線很相似。

所以,他們這個時候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些暗線會不會與元素有關呢。

之後,他們兩個用本生燈發出的石灰光做了一個實驗,

石灰光是一種連續的光譜,也就是沒有暗色條紋的光。

連續光譜

當他們讓這種光經過不同元素的冷氣體時發現, 原本連續的光譜出現了暗色的條紋

這和夫朗禾費測量的暗色條紋一致,並且暗色條紋出現的位置,和之前燃燒元素,出現的亮條紋,可以一一對應。

所以他們兩個得出結論,燃燒這些元素可以發出不同的光,從而產生亮線,而當光經過這些含有元素的冷氣體時,元素又會把這部份光吸收掉,留下暗線。

這便是暗線產生的原因, 它們是元素的吸收線

有了這個發現,從此我們探索宇宙,便有了一個了不起的武器-- 光譜探測

利用光譜中的暗線,我們可以在無法離開地球的情況下,了解遙遠太陽的元素組成,遙遠星系的元素組成,以及任何只要能得到吸收線或發射線的天體,我們都可以知道它們的組成,這便是研究這些暗線帶給我們的資訊。

而後人為了紀念夫朗禾費率先對暗線做出的研究,便 把這些暗線稱為了夫朗禾費線

那麽我們這次要說的紅移測量,便是夫朗禾費線在光譜中的一個位移。

紅移

透過前面夫朗禾費線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暗線是由不同元素吸收而留,而不同的元素只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所以元素吸收線的位置是固定不變的。

但1912年的時候,一個名叫梅爾文-斯萊弗的天文學家在測量一些螺旋星雲時。

在這裏我們提一下哈,這些星雲其實是就是我們所說的星系,因為在這個時候,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還停留在銀河系就是宇宙全部的思維中,所以當觀測到一些圓盤彌散狀的斑點時,認為它們是銀河系內的星雲,但實際上,它們是遙遠的星系。

那麽斯萊弗在測量這些星雲時發現,這些星雲中的暗線並沒有在固定的位置,它們似乎往光譜中的紅波段移動了。

光譜紅移

這是什麽原因呢,斯萊弗認為,這可能是它們的速度導致,就像都卜勒效應那樣,他們在遠離我們,遠離時將光波拉長,從而讓暗線往紅端發生了位移。

這便是紅移。

這次的發現,發現了星系的紅移,且將紅移與速度聯系了起來,這為之後哈伯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紅移示意

1924年的時候,哈伯在測量仙女座星雲時,在其中發現了幾個被稱為造父變星的恒星,這是一種可作為標準燭光的恒星。

利用它,哈伯測量了仙女座星雲的距離,發現這個星雲距離我們遠大於之前認為銀河系的尺寸,所以哈伯斷定,這個星雲不在銀河系之內,它是獨立於銀河系之外的另一個星系。

至此,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才從銀河系的大小走了出來, 銀河系之外還有星系

所以從這之後,哈伯又相繼測量了其它星系的距離。

於是,1929年的時候,發現了驚天的秘密。

哈伯

之前斯萊弗已經確定紅移和速度有關,所以根據紅移,我們可以計算星系的退行速度。

那麽當哈伯用星系的距離與速度對比後發現,星系退行的速度與距離存在一個線性的關系,也就是 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它們退行的速度也就越大

速度與距離成正比關系。

這就是著名的哈伯定律,

它的發現證實了宇宙是一個正在膨脹的宇宙,而不是靜態不變的宇宙,這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證據,讓世人驚嘆。

同時,這個發現也讓紅移和距離確定了關系。

也就是, 紅移值越大星系距離我們就越遠

所以透過這個關系,只要我們測出譜線中紅移的大小,便可計算出它的實際距離。

這便是天文學家測量遙遠天體的方法的由來-- 紅移測量

我是騰寶,一個熱愛天文的科普創作者,還希望大家多多關註與支持

【點選主頁,檢視更多宇宙探索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