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李約瑟說: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麽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稱之為李約瑟難題。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李約瑟難題」非常感興趣,中國是文明古國,在歷史上我們這個民族對人類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我們許多技術發明至今仍然影響著世界。但是到了現代西方的科學技術以及他們巨大的生產力征服了全球,他們變成了「先進」「文明」的代名詞,反觀我們反而落後了,這背後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這就得從科學說起了。眾所周知,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都起源於西方,工業革命提升了生產力,自然能為西方人生產更多的武器,改善他們的生活;在農業時代西方人或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但是到了工業時代,決定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本質是你的生產力。抗日戰爭就是一個很好例子,當時的日本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工業國,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一個工業國打一個農業國那是降維打擊,抗日戰爭前期我們打得那麽艱難,是因為我們是一個農業國我們只能生產一些輕武器,日本能生產飛機、大炮、軍艦。由此可見雙方的實力差距是多麽的大。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紡織行業,不需要科學的指導,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化工、電氣等行業,這次工業革命中的很多難題單靠經驗是解決不了的,需要科學的深度參與,沒有科學的指導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不可能發生的,由此人類告別了農業時代進入到了工業時代,
也可以說是科學締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鋪墊了這麽多,我就是想說:為什麽科學起源於西方而不是中國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從中西方的歷史、文化、環境為切入點,中國在先秦以前百家爭鳴,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產生了很多影響後世的偉大思想家,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歷史上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思想碰撞了,從先秦以後中國一直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在唐朝時科舉興起,讀書人都去學「四書五經」了,八股文禁錮了人心。天下人一心考科舉光耀門楣,在一個統一的政治結構下,很難萌發其他的思想,加之古代能讀書的人是非常少的,大部份人都是文盲,當然這也是統治者樂於看到的。
檢視東亞的地圖你會發現,中國所處的東亞地區是一塊典型的封閉地貌,很少能與其他的文明交流,歷史上中原王朝稱呼周邊的少數民族為「蠻夷」可見其文明程度較低,不足以對中原王朝產生影響。中國是一個農業文明,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口是比較多的,人口多也就意味著土地資源緊張,由此會帶來人際關系和資源關系的緊張,這會使中國古代的先賢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處理人倫問題和社會問題上了,所以中國從古至今道德討論、倫理討論、社會關懷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基礎。這就使得中國的先賢在哲學方面討論很少,這裏的哲學指的是「自然哲學」是關於世界本源方面的,也就是對自然現象的追問,因此我們說哲學是科學之母,科學起源於哲學;中國人的哲學一般指的是文化、道德方面的。從古至今中國很少有關於自然哲學方面的討論,甚至文人士大夫幾乎沒有人關心自然問題。
孔子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就是最好的說明,意思是:研攻異端雜學,不過帶來危害罷了,可見自然哲學在孔子的眼裏一定是異端學說。
這一點和歐洲恰恰相反,歐洲是一個碎片化的地貌,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構成的,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結構,這就為他們思想交流和碰撞締造了條件,地中海成為了古希臘和其他文明交流的紐帶,加之古希臘是一個半農業半公商業文明,這樣的文明有利於智力的調動,這就是科學誕生於西方的原因。牛頓的【自然哲學】剛發表的時候,由於很多的公式都是他自己發明的,導致當時很多的大學教授看不懂,就是這本絕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書卻締造了整個工業時代,同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表的時候只有兩個半人能夠看懂。他的「相對論」締造了今天的核能時代也可以叫愛因斯坦時代。
科學誕生於西方不是他們比其他文明優秀,而是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的,縱觀人類歷史只有古希臘具備這樣的條件,而西方文明是古希臘孕育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麽科學誕生在西方而不是其他的地區。當然我們也不用妄自菲薄,中華民族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民族,今天的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已經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們一定能重回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