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上帝粒子為何被視為宇宙之源?它有多強大?是否主宰著整個宇宙?

2024-03-28科學

上帝粒子,也被稱為希格斯粒子,被認為是21世紀物理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同時也是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塊拼圖。

希格斯粒子被認為是萬物起源的基石。如果沒有希格斯粒子,宇宙的構成將會截然不同,生命的存在也將成為不可能。希格斯粒子的發現使得標準模型得以完善,而物理學的下一步發展方向則是邁向萬有理論。

那麽,什麽是希格斯粒子,以及為什麽它對於構建現今的宇宙如此關鍵呢?

在2012年,對物理學來說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一年,希格斯粒子,即上帝粒子,以統計學上的顯著性被發現,從而驗證了物理學家在1964年提出的希格斯機制。這一發現解開了困擾物理學界半個多世紀的粒子質素來源之謎。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我們從未直接探測到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但物理學家卻對其存在性有著堅定的信念。那麽為什麽會如此呢?

因此,本文將探討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希格斯粒子的概念、建立、原理,以及驗證過程,帶領讀者踏上探索上帝粒子的旅程。

如今的標準模型描述了除重力外,宇宙中所有明物質的構成和相互作用力。其中,電磁力由光子描述,強力由膠子描述,弱力由W和Z玻色子描述。而原子的構成則由誇克和電子描述。

然而,在希格斯粒子被發現之前,標準模型仍存在一個重大問題,即無法解釋大部份基本粒子的質素來源。例如,理論上W和Z玻色子的質素應該為零,但實際觀測卻顯示它們具有固有質素。這一質素來源的謎團成為物理學界的一個難題。

或許有些讀者會有疑惑,因為在我們的潛意識中,粒子本應具有質素,為何質素來源會成為一個謎團呢?

事實上,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什麽是粒子。很多人可能會將粒子想象為實心的小球,這種觀念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德謨克利特的古典原子論。然而,量子力學的發現徹底顛覆了這種觀念。

現今我們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而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則由誇克構成。

因此,構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誇克和電子。在量子力學的早期,我們曾認為誇克和電子是一種具有波動性的能量包。換言之,像誇克和電子這樣的基本粒子並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形狀,它們具有波粒二象性和量子疊加效應。然而,這種觀點在當前看來已經過時。

標準模型是一種基於量子場論的理論框架,因此它認為所謂的基本粒子只是一種假象。實際上,宇宙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量子場,而量子場本身沒有固定的邊界,其延伸範圍取決於宇宙的大小。每種量子場都具有特定的激發能量值。

例如,如果一個量子場激發所需的能量值為3,那麽只有當該量子場從外界吸收的能量恰好是3的整數倍時,才能激發出整數倍個粒子。因此,粒子的質素實際上是由其對應量子場的激發能量確定的。

然而,根據量子場論的假設,所有量子場本身並不攜帶額外的能量。因此,基本粒子要從外界吸收能量以滿足激發所需的能量。

這就引出了希格斯機制的概念。根據希格斯機制,希格斯場自發對稱性的破缺導致了希格斯場不斷釋放能量,從而提供其他量子場所需的能量。

希格斯粒子的質素非常大,因此它極易衰變。在標準模型中,希格斯粒子的質素僅次於頂誇克,是電子質素的25萬倍。因此,希格斯粒子不斷衰變並釋放能量,從而滿足其他量子場的能量需求。

要驗證希格斯機制的關鍵點,就是直接發現希格斯粒子。盡管物理學家從未直接觀測到或探測到希格斯粒子,但他們透過間接的方式確認了其存在。

一種驗證方式是透過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實驗。在這種實驗中,兩個高能質子相互碰撞,有可能產生希格斯粒子。盡管希格斯粒子很快衰變並難以直接觀測到,但可以透過檢測其衰變產物來間接確認其存在。

透過大量重復的實驗和數據分析,物理學家最終確認了希格斯粒子的存在,並在2012年正式宣布了這一發現。

至此,希格斯粒子在標準模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未來,物理學將繼續探索,嘗試統一四大基本力的萬有理論。或許在這一新的征程中,將會有新的發現出現,挑戰現有的物理模型,但這也正是科學前進的魅力所在。最後,讓我們銘記,已知的圈越大,未知的圈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