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浦東機場T3航站樓地下工程等專案獲首屆數碼城市建設成果大賽特等獎

2024-04-01科學

AI人工智能、5G、大數據、BIM(建築資訊模型)等技術為代表的基礎性數碼技術,在上海的重大工程專案建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月31日,以「科創上海 數碼建設」為主題的上海市第一屆「數建杯」數碼城市建設成果賽頒獎禮暨數碼城市建設發展論壇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主辦,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上海市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協會主承辦。

記者獲悉,本屆大賽吸引了200多家單位、480個專案參賽。參賽專案覆蓋鐵路、軌域交通、機場、港口、公園、高端制造等近20個領域,基本涵蓋數碼城市建設的全範圍、全流程。

經預賽、復賽、總決賽,最終,軌域交通全生命期數碼化工程模型(BIM)數據共享與整合套用、上海港智慧指揮中心、上海浦東機場T3航站樓地下工程全場景BIM套用研究與實踐等6個專案獲特等獎。同時評選出9個一等獎、12個二等獎以及數碼城市建設「領軍英才」10人、「技術能手」20人。

其中,上海浦東機場T3航站樓地下工程全場景BIM套用研究與實踐專案基於BIM技術,開展特大超深地下工程全流程、工序級、分層式BIM體系研究和套用,為浦東機場T3航站樓地下交通樞紐工程形成套用類、數據類、網絡安全類等多套數碼化建設標準與管理辦法。透過BIM最佳化,降低成本、提高設計質素,全面提升工程的建設管理效能。

上海港智慧指揮中心融合套用數碼孿生、機器視覺、大數據等數碼技術,構建數以百萬計的智能孿生體。實作港口全域從碼頭泊位、堆場、道口到橋吊、軌域吊、自動引導車等全要素、全流程一體化即時監控。同時兼具全港生產作業態勢推演、執行評估、異常預警等功能,資訊更新速度不超過1秒,達到所見即所得的實用效果。

而軌域交通全生命期數碼化工程模型(BIM)數據共享與整合套用,則透過BIM、物聯網、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軌域交通數碼孿生體,建立地鐵「數碼底座」,運用於設計、施工、運維等全生命期管理,助力實作管理物件數碼化、管理業務數碼化。在上海軌域交通14號線工程全過程中的實踐套用,有效提升了設計、建設質素與營運服務水平。

本次論壇由數碼城市建設發展主論壇,基礎設施、建築工程和數碼孿生及國產軟件3個專題論壇組成,就數碼設計助力行業發展新動能、數碼建設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思考與實踐等話題進行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