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800萬元最高科技獎得主揭曉,花落南方科技大學,薛其坤校長拿下!

2024-06-26科學

2024年6月24日上午揭曉,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 依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規定,2019年1月8日對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進行了調整,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額度由設立之初的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分配結構調整,全部由獲獎者個人支配。

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建立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南方科技大學及數學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南方科技大學作為一所新創大學,學校根據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和目標,面向國家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以理、工、醫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的學科體系,快速建成本碩博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目前已設定理學院、工學院等八大學院,建成33個院系及若幹中心,開設39個本科專業。2018年,南科大入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及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獲批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等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及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獲批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其個人簡介如下: 薛其坤,男,漢族,1962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1984年9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一、薛其坤研究團隊首次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震驚國際學術界

2013年,薛其坤帶領其研究團隊,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從實驗上首次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該成果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後,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震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稱其為「諾貝爾獎級的物理學論文」。其成果將推動新一代低能耗晶體管和電子學器件的發展,可能加速推進資訊科技革命行程。

二、薛其坤兼任社會工作職務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會學術交流委員會主任;

原子分子納米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大功率半導體照明套用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

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主任;

哈爾濱工業大學首席學術顧問;

入選第二屆山東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特聘專家名單,擔任副主任委員;

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創新聯盟首屆理事長。

三、薛其坤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1、本科學士攻讀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在山東大學光學系激光專業本科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曲阜師範大學物理系任教;

2、碩士博士攻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2年至1999年先後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物理系學習和工作;

1999年8月至2007年7月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999年9月至2005年9月任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3、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5月到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歷任物理系副主任、理學院院長、物理系主任;

2011年至2016年任清華大學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3年3月至2013年5月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科研院院長;

4、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7年之久

2013年5月至2020年11月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2017年12月任北京量子資訊科學研究院院長;

5、2020年履新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四、薛其坤科研學術成就貢獻

薛其坤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高/低能電子繞射、光學探針以及各種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種金屬、半導體表面晶體結構/化學性質、異/同質結薄膜外延和低維納米結構的生長動力學和控制。2013年,薛其坤帶領他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作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開展了GaAs半導體薄膜、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效能間內在聯系,發現了薄膜熱膨脹系數、功函數、超導轉變溫度等的量子振蕩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幹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開展了第二代半導體薄膜GaAs、InAs/GaAs量子阱(點)、寬禁帶半導體GaN和ZnO 薄膜生長動力學研究, 發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表面再構的基本規律;開展了半導體Si襯底上金屬超薄膜量子尺寸效應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屬薄膜體系量子效應和材料效能間內在聯系,發現了薄膜熱膨脹系數、功函數、超導轉變溫度等的量子振蕩現象;開展了有序納米結構的自組織生長研究,發明了若幹原子尺度精確控制生長技術,解決了異質外延生長納米有序結構的難題。研制了幾套低溫生長及原子尺度原位檢測裝置。

五、薛其坤學術獎章榮譽稱號

1994年,榮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1996年,榮獲日本文部省青年科學家海外獎學金;

1999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薛其坤帶領的團隊獲得中國科學院"重大創新貢獻團隊"獎;

2003年,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4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5年,榮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06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8年,榮獲中國重大科學進展;

2011年,帶領的團隊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集體獎;

2011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12年,榮獲陳嘉庚數理科學獎;

2014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2016年,榮獲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獎金100萬美金);

2017年,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9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2020年,榮獲年度菲列茲·倫敦獎;

2023年,榮獲年度巴克利獎;

2024年6月24日,榮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