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華科大6月Nature又+1!聚焦這一新方向!

2024-06-29科學

6月初,華科大一項

交叉創新成果登上Nature

剛剛

我校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最新成果

又登上Nature!

新興研究方向剛出現

華科大這群急先鋒

就在最新領域連續取得突破

弄潮科學前沿

一起來看!

6月26日,【自然】(Nature)線上刊發了我校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陳煒-劉宗豪團隊題為Buried interface molecular hybrid for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論文。

反式(p-i-n)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其兼顧高效率和穩定性、易於量產和疊層等優勢,是當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一新興光伏技術產業化的主流技術路線。但在學術研究領域, 正式(n-i-p)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此前一直處於相對領先的位置 ,早期研究正式結構電池的學者更多。

一直到2023年 ,得益於自組裝單分子(SAMs)電洞選擇層(HSLs)和缺陷鈍化策略的發展, 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才超過正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然而, 常用的自組裝單分子存在系列缺陷,限制了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進一步取得突破 。如[4-(3,6-二甲基-9H-哢唑-9-基)丁基]膦酸(Me-4PACz),其本征導電性並不理想,器件效率對自組裝單分子的薄膜厚度極為敏感。這種分子在基底上的自組裝狀態不受控制、分子尺度上的分布不均會造成界面電荷傳輸損失,並且Me-4PACz對鈣鈦礦前驅體溶液的表面浸潤性差,造成大量埋底界面微小孔洞和結晶不理想,從而導致大量埋底界面缺陷引發嚴重的界面復合。 這些缺點在制造大面積器件時還會被進一步放大

針對這一問題, 陳煒、劉宗豪團隊創新地提出一種埋底界面自組裝單分子混成(hybrid)策略 ,即在高效能自組裝單分子Me-4PACz前驅液中引入同樣具有大π共軛基團且含有對稱多羧基的三苯胺單體(4,4’,4’’-硝基三苯甲酸(NA))。

基於第一性原理計算的不同hybridHSLs界面自組裝狀態

透過對比TA、BA等共吸附劑,發現NA作為共吸附劑,其分子結構更有利於增強與Me-4PACz間強π-π相互作用,能更好的減少Me-4PACz超薄膜在沈積過程中的自聚集效應,誘導Me-4PACz分子在2nm尺度上獲得更加均勻的分布,從而提高了鈣鈦礦薄膜埋底界面處光生載流子的抽取效率。另外,分子動力學模擬結果顯示,Me-4PACz平趴式分布在氧化鎳/鈣鈦礦界面,其膦酸基團和π環均可以與氧化鎳基底作用,且Me-4PACz的π環能夠鈍化Vpb2+深能階陷阱,從而減少界面非輻射復合。

不同hybridHSLs埋底界面處鈣鈦礦微孔形貌和結晶質素差異

不僅如此,多羧基NA單體的存在使得鈣鈦礦溶液在Me-4PACz上的潤濕性得到了有效改善,消除了埋底界面處的納米孔隙並釋放了鈣鈦礦薄膜壓縮應力,增強了鈣鈦礦埋底界面結晶性,這進一步降低了埋底界面缺陷濃度,且有利於大面積鈣鈦礦薄膜的均勻制備。

器件的權威認證效率超同期效率紀錄

因此,自組裝單分子混成電洞傳輸材料具有超浸潤、納米尺度均勻分布、載流子抽取速度快和非輻射復合低等優點,能夠同時實作埋底界面載流子高效輸運和缺陷鈍化,大幅提升器件效能。基於擇優帶隙FA0.95Cs0.05PbI3鈣鈦礦的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權威第三方機構國家光伏產業計量測試中心NPVM的準穩態認證效率高達26.54%,超過此前同機構認證的進表效率紀錄(26.1%,NPVM)。此外,該新型混成自組裝單分子材料良好的浸潤性十分有利於制備大面積器件,在孔徑面積為11.1cm2的微型模組中實作了22.74%的認證效率,為反式微型模組 國際同期最高認證效率 ,證明了埋底界面自組裝分子混成策略的可拓展性及其在大面積鈣鈦礦元件中的巨大套用前景。共吸附的多羧基單體增強了埋底界面處鈣鈦礦與NiO的鍵合連線,除效率提升外,也同步改善了器件的穩定性。目前上述研究成果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我校是該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 ,我校劉三萬博士、陳銳博士、孫振興碩士、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李競白副教授、武漢理工大學肖文珊博士和南方科技大學章勇助理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我校陳煒教授、劉宗豪副教授和南韓成均館大學Nam-Gyu Park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研究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光谷實驗室創新計劃等專案資助。

陳煒、劉宗豪團隊一直致力於推動面向套用的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歷年來在大面積、高效率、高穩定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模組研究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2015年和2016年,陳煒教授先後在Science和Nature Energy發表論文。2019年和2023年,團隊成果兩次登上Nature Communications和,團隊為第一完成單位。2020年和2021年,團隊率先突破大面積高效率模組制造瓶頸,成果先後發表在Nature Energy和Science Advances上。

2023年,團隊在反式鈣鈦礦電池極限效率研究方面取得系列突破,成果密集湧現,反式電池高效率論文陸續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 Energy上。

文章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編輯:楊楚帆